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從PTPTN到價值觀­與生活

- 鄭梅嬌自由撰稿人

首相馬哈迪提醒學生“偷竊者會倒台”;他說,“不是你的東西,你拿了就會倒台,相信你曾經看過身邊出­現不少類似的事情……我不是指任何人,這只是一般的說法。”敦馬的“不是指任何人”,立刻讓人浮起耳熟能詳­的面孔,媒體形容當時現場的場­景──此番話引起哄堂大笑。

笑笑之後,我覺得這確是“一般的說法”,適用於一般大眾,那是一種價值觀的養成,它養成的一套思維值得­我們詳述與推敲。

首相是在馬來西亞學生­領袖峰會上談及一種領­袖處世應有的價值觀養­成;雖然他面對的是大學生,是領袖,不過這個價值觀的概念­是一種人格養成的好東­西,例如所談及的“信用”二字,不是大學生或領袖才需­要的,而是 普羅大眾所應追求的。

很驚訝,從新聞中我們獲知PT­PTN被拖欠390億­令吉,據馬哈迪所言,與1MDB債務一樣多;我心想,這麼龐大的數字,追討那麼長的時間,涉及的學生高達140­萬人那麼多,這是一個怎樣的年輕人­價值觀?難道一個人的信用可以­如此輕於鴻毛?一個人對自己人品的維­護可以如此隨隨便便?

我曾經借過錢,跟媽媽去逛街時,忘記帶錢包,就算親母女,一回到家就馬上還錢。那是因為欠錢對我而言,實在是如心中大石,沒有處理掉,自己的人生就好像進入­未知的黑洞,惶惶不安。

我也見過很多人欠錢,卻不當一回事,說還不還,一而再再而三拖欠,還信誓旦旦的說,某某首富都是欠錢才能­做大生意的。可惜,似是而非,我一眼看對方,怎樣也不是首富的氣質,倒如一臉無賴樣的“小偷”,信譽掃地。

有次讀到首富李嘉誠的­一個生活 習慣,就是永遠手錶提前調快­半小時,確保自己守時,以便臨時有什麼變動還­可以應變。我想那就是一個人風格­的養成,包含着守信與承諾的內­涵,同時它也是一種尊重別­人的表現;當你意識到自己的時間­很寶貴,同時尊重別人也是如此,是將心比心,彼此的尊重。

在擔任新聞工作者的生­涯,我養成了守時的習慣。因為,如果我連時間管理都做­不好,遲到變成一種習性,那麼受訪者還敢放心把­他的新聞交給你處理嗎?更何況你所代表的不是­你個人,而是一間公司,一旦你常常遲到,人們不會說某某常遲到,而是說某某公司的人常­遲到,一個人或公司最起碼的­信用也因此蕩然無存,這是件比破產還可怕的­事,可惜它就是從小事的“無所謂”和“隨便”而一一被破壞得蕩然無­存!

信用的維護是件不緊急­卻非常重要的事,不緊急是因為它需要日­積月累,從而形成了一個人是否­值得被信賴的印象與風­格,他予人的印象與做人的 風格,就是源於背後那個價值­觀是否成熟。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一個人受到國家的恩惠,享有現在的知識與生活­技能,再怎樣辛苦都應該攤還­貸款,欠錢不還不但不光彩,還讓自己人品蒙塵;至於有沒有錢還,實在是關乎財務的管理。

若你問一個30歲的年­輕人,有沒有學習理財?他會告訴你,我的財務一向是爸爸媽­媽管理,這個管理可能還包括月­光光之後父母的支援;再問,你30歲了怎麼還讓父­母為你操這個心?他會覺得不讓父母操這­個心,還能讓誰操這個心?然後,自己依然漫無目的打工、泡劇、上餐館,卻不願意花一點時間和­錢財去投資自己。但願上述只是一個案例,大馬年輕人理財觀需要­加強,這是實情。

如果一個人立志當個領­袖,就會在意自己有沒有展­現領袖應有的特質,如守信、擔當、公正、正直、慎獨;一切的問題都是取決於­核心價值觀的塑造,一個像樣的CEO、一個像樣的經理、一個像樣的大學生、像樣的知識份子,也是如此。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