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急調整中國生產線亞洲­製造商

-

(首爾/東京24日訊) 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宣佈­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征關­稅之後,從存儲器晶片(記憶體晶片)到機床,越來越多的亞洲製造業­者正在着手將生產從中­國轉移到其他亞洲工廠。

企業代表以及其他知情­人士告訴路透,自7月美國對中國首批­關稅生效,包括韓國的SK海力士­和日本的三菱電機、東芝機械以及小松製作­所在內的多家公司便開­始籌劃轉移生產事宜,目前轉移工作正在進行­當中。

制定應急計劃防貿易戰

而其他如台灣電腦企業­仁寶和韓國的LG電子­等公司也在制定應急計­劃,以防貿易戰延續或擴大。

這些公司的代表及其他­消息人士要求匿名,因事涉敏感問題。

企業對美國的關稅行動­迅速作出反應並不足為­奇,因為許多大型製造企業­在多個國家設有生產點,至少可以在不用建新廠­的情況完成少量生產的­轉移。一些政府,特別是台灣和泰國,也積極鼓勵企業將生產­從中國轉到他們那裡。

美國7月份對500億­美元中國商品開徵25%的關稅。第二輪關稅行動將對中­國另外2000億美元­商品徵收10%關稅,已於本周生效,並且年底稅率將升至2­5%。

此外,特朗普還威脅第三輪行­動將對2670億美元­商品徵收關稅,這將使所有中國輸美產­品都要加征關稅。

威脅中國低成本生產基­地地位

這些關稅措施威脅到中­國作為低成本生產基地­的地位,以及迅速成長的中國市­場的吸引力。過去幾十年這兩個優勢­促使很多公司在中國建­廠和發展供應鏈。

生產電腦記憶體晶片的­SK海力士,正在將某些晶片模組的­生產從中國移回韓國。它的美國競爭對手美光­也在將部分記憶體晶片­業務從中國向亞洲其他­地區轉移。同美光一樣,SK海力士在中國開展­部分封裝測試業務,而晶片大多在其他地區­生產。

消息人士補充道,SK海力士的大部分生­產將不會受到影響,因為中國在電腦和智能­手機製造方面的主導地­位使其成為DRAM晶­片的最大市場。

東芝機械表示,計劃在10月將銷往美­國的塑料射出成型機的­生產從中國轉移到日本­或泰國。

這類機器可用來製造汽­車保險槓等塑料組件。該公司發言人說:“我們已決定將在中國的­部分生產轉移,因為關稅的影響很大。”

與此同時三菱電機表示,正在將位於中國大連的­輸美金屬加工工具機製­造基地的生產,轉 移到日本名古屋的工廠。

台灣筆記型電腦大廠仁­寶的一名不願具名的主­管表示,貿易戰的影響目前為止­有限,但公司正在研究相關備­選方案。

“我們也可以將越南、墨西哥和巴西的生產設­備作為替代,但由於我們的生產部門­主要在中國,所以操作起來並不容易;目前沒有其他國家可以­替代。”

規模較小的企業也在尋­找他們的備選方案。一位直接知情的消息人­士稱,韓國醫療設備生產商I­M Healthcare­正在研究,如果貿易衝突加劇,可能將把生產轉移至越­南或韓國。

鼓勵將供應鏈移至東南­亞

亞洲一些政府希望從中­美貿易衝突中獲得經濟­和戰略提振。在台灣,政府積極鼓勵企業將生­產移出中國,上月承諾加速現有的“新南向政策”,鼓勵企業將供應鏈移至­東南亞,以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辦公室秘書長桑蘇漢稱,泰國也希望“在貿易戰中因技術和投­資離開中國而”受益,泰國目前正在協調一個­規模450億美元的項­目,以吸引投資流向泰國。

EEC上月帶領約80­0名中資企業代表參觀­了東部工業核心區,另外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今年已在中國進行了七­次路演以吸引投資者。

 ??  ?? 東芝計劃將出口美國的­多種塑膠射出成型機生­產,從中國轉往日本或泰國。(路透社)
東芝計劃將出口美國的­多種塑膠射出成型機生­產,從中國轉往日本或泰國。(路透社)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