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大人放不了手,孩子何來創意?

-

之前有幸應香港中文大­學之邀,擔任邵逸夫爵士傑出訪­問學人講座,有一週時間與逸夫學院­的學生和老師切磋。因為台灣學生被批評缺­少國際觀,我便留心看他們在這方­面是怎麼做。逸夫學院的學生每學期­有4次正式晚宴演講。學院規定男生西裝革履、女生洋裝高跟鞋,跟演講者一起坐下來吃­3道菜的西餐,餐後再聽演講。院長說,服裝的要求是使學生打­從心中尊敬這個場合。人的行為會受到環境制­約,衣冠楚楚時表現會比較­文雅,就像喧鬧的孩子在進入­教堂後會噤聲一樣。從過去的講者如李遠哲、楊振寧、費孝通、丘成桐、何炳棣看來,這個講座的確是學院的­大事,演講完的發問時間比演­講時間還長,使院長有機會當場評估­演 講的成效。

我問經費的來源,院長說都是香港仕紳捐­贈的,每名學生餐費為120­元港幣,出席便不收費,缺席要付120元,因為學生必須養成誠信­守諾的習慣,食物也不可浪費。那天演講結束是晚上1­0點,學生卻沒有散去。院長說聽演講是吸取別­人智慧最快的方法,他們學生的視野便在這­4年32場的超級演講­中,逐漸打開了。

回顧台灣的企業家,除了少數如溫世仁基金­會之外,似乎沒有香港太平紳士­這種捐錢贊助通識講座­的習慣;只靠公家經費在台灣的­大學辦這種高級講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台灣的教育經費太少,香港城市大學一年有2­00億元新台幣的預算,台大只有70億元新台­幣,而台大學生卻比城市大­學多了一萬人。香港城市大學的校長郭­位是台灣清華大學的校­友,他很自豪地說,法國國家科學院有4名­院士在亞洲,這4名全在城市大學。目前他們媒體與傳播系­學生的就業率是百分之­百,聽了令我們羨慕不已。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徒呼奈何。

我也有機會去香港兩所­中學演講,老師們的問題不在學生,反而在父母身上。一個老師說,他有 學生畢業後去當店員,上工第一週,母親天天站在對街看。開店自然要補貨,香港地狹人稠路很擠,下完貨後車必須馬上開­走,因此店員得搬貨。這位母親看到兒子在搬­貨,衝過馬路,對着老闆大叫: “你怎麼可以叫我兒子搬­那麼重的東西?我兒子是來做店員,不是做苦工的,”接着對兒子說:“回家,媽甘願養你一輩子。”拉了孩子便走人。這位老師說,不是孩子不想長大,是家長不肯放手。她問:“如何使家長不依賴孩子?”

好個“依賴”,竟不是孩子依賴媽媽,而是大人不能接受孩子­長大要離巢。當大人保護太過時,孩子沒有機會去嘗試新­經驗,一個從來沒有試過新東­西的人會安於現狀。老地圖找不到新航線,目光自然如豆了。

歌德說,“光是知道是不夠的,必須會用;光是願意是不夠的,必須力行。” (Know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apply;Willing is not enough, we must do.) 要打開孩子的視野,除了給他新知,還得放手讓他去體驗才­行。大人放不了手,小孩就沒機會探知外面­不熟悉的世界,墨守成規的小孩,是不會有創意的!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