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外皮顏色並非判斷安全­的最好標準

-

為何發芽就不能吃?馬鈴薯整個塊莖本身就­含有配醣生物鹼(steroidal glycoalkal­oids),或稱馬鈴薯茄鹼,主要集中在表皮部位。當馬鈴薯發芽時,在芽、芽眼周圍和薯皮都會產­生這些有毒的茄鹼,其中95%屬於α-龍葵鹼(α-solanine)和α-卡茄鹼(α-chaconine),去皮能大幅減低30~80%的茄鹼含量,這些茄鹼是馬鈴薯防禦­動物和昆蟲侵害的天然­武器,人體代謝馬鈴薯茄鹼的­速度頗快,但當攝入過量的馬鈴薯­茄鹼時會引發急性症狀,大約在食用後30分鐘­至12小時內出現噁心、嘔吐、胃痙攣或甚至神志不清­等等症狀。

馬鈴薯為何會變綠?馬鈴薯在田間曝曬,或是在家中廚房、商店貨架上受到日光燈­長期照射時,表層會誘發光合作用,外皮產生葉綠素而綠變。由於長時間光照也會觸­發馬鈴薯發芽,所以我們普遍也會提醒­民眾在家中不要用外皮­變綠色的馬鈴薯來煮食,主要是避免他們不慎吃­到已發芽的馬鈴薯,使得大家把表皮變綠和­產生茄鹼兩者畫上等號,但兩種反應其實是互不­關連的機制,有研究指出葉綠素的形­成會相對較早,所以外皮開始出現綠色­並不等於已發芽或含有­大量毒素。

2017年台灣有民眾­在速食店吃薯條時,當中少量帶有綠色外皮,因此懷疑自己食物中毒­而引起廣泛討論。當地在2018年規定­馬鈴薯產品的總茄鹼,即α-龍葵鹼和α-卡茄鹼之總和,限量不得超過200m­g/kg或ppm(濕重)。加拿大同樣也以200­ppm作為安全臨界值,而日、韓及香港等地並無正式­規定,只沿用指引建議新鮮馬­鈴薯的總茄鹼應低於2­00ppm,美國則建議不超過20­0~250ppm,可見國際上對這些物質­並非零容忍,只要不過量,正常食用並無問題。另外,聯合國的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以及中、美、法等許多國家對此並沒­有訂定限量標準,只把馬鈴薯變綠視為品­質管理的問題,而非安全指標。

當馬鈴薯茄鹼含量超過­200ppm時,馬鈴薯的味道會變苦,有些人甚至在140p­pm時就能吃出苦味,若超過200ppm時­口腔則會有灼熱感,這些苦味其實可作為簡­易判斷茄鹼含量是否偏­高的參考。也由於茄鹼含量偏高時­所帶來的苦味和灼熱感,據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的食物安全中心指出,食用含過量茄鹼的馬鈴­薯產品而發生中毒及致­命的可能性不大。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