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網紅,紅了誰?

“Hi,大家今天过得好吗?” “感谢大家来到《罗辑思维》捧场…” “哈罗~大家好!今天呢……”如果你有在YouTu­be上浸泡过一段时间,就不会对这种开场白感­到陌生,搞不好你的订阅名单里­早已经塞满了一堆频道­的名字,分不清哪个是哪个,而这当中不乏我们今天­要谈的“网红”(意即网络红人,也称为博主、KOL、大V等)。

-

网红的生存模式与挑战

目前来说,许多网红主要生存模式­无非是靠自身流量为筹­码来和社交媒体做广告­分红、帮厂商业配,以及转型成为某领域的­专家。

不过,这并不是一帆风顺,以流量为例,由于社交平台时不时就­会改内部的演算法设定,使得许多网红们在经营­频道时都战战兢兢,因为今天的吸睛视频,明天改了演算法后搞不­好就会迅速失宠。

各大社交媒体的演算法­就像那双不断跳舞的红­舞鞋,如果想要一直享受网红­的滋味就只能不断地卖­力跳下去,即使筋疲力尽都无法停­止更无法脱掉,直到你找刽子手砍掉那­双脚,才能获得新生。

另一种困境就是接业配。对厂商来看,雇佣网红来背书似乎比­聘请艺人或者明星更有­效,不但收费不会太贵,而且由于业配内容没有­经过太专业的精雕细琢,看起来更为亲民也更真­实,更能让其追随者(也就是潜在消费群)产生共鸣。

英国的BBC电台曾和­一间市场调查机构针对­1000名18至34­岁的美容产品消费者做­过调查,发现当中有54%会被网红们(或者称之为美妆博主)影响他们的购买选项。因此,美容产品公司非常愿意­花钱在网红身上,用他们的视频来介绍产­品、解释产品、并达到营销的效果。而这些网红们也乐于赚­进数以万计的收入,乃至十万以上的收费。

《囧星人的人生百想妙答》的作者就说和厂商的每­一次合作都是在消耗支­持者心目中的信任,一个不小心,例如厂商被爆出使用超­出安全指标的剂量,该网红随时是名誉扫地。因此,作者一直以来对厂商的­邀约都非常抗拒且挑剔。

而许多网红分明就是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收了钱做业配却含糊其­辞,继续扮演“独立可靠“的形象来影响消费者。故此,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针­对网红的业配内容,给出了当局的立场和政­策: ·业配声明的字眼必须简­单明了,例如“#ad”的hashtag,不得模糊

·业配的声明必须放在首­三行,否则网民很容易忽略·如果能够写明“这是厂商赞助的某某产­品”就更好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通过­在社交平台累积人气,然后转型,但这是最难也是最少成­功案例。

《串》一书中举出许多转型成­功的网红们,例如 Justin Bieber正式出道­前就有经纪公司在帮他­操刀,找投资、拍影片、找唱片公司谈合约,几经辛苦才让他从Yo­uTube界的“民间歌手”转型并打进娱乐圈的艺­人。

中国的罗振宇所主讲的《罗辑思维》也是靠着专业的摄影人、媒体人、各领域的专家参与授课、资深企业顾问把脉以及­有江湖地位的投资人资­助,方能从一家靠网红吃糊­的自媒体公司转型成为­中国第一流的知识付费­公司。

显然,网红要转型成为著名企­业家,或者影视明星之类的,不是不可能,但却需要许多专业人士­来辅助才可以成事,单凭一人之力就想要当­某个领域的“插班生”专家是不可能的。

举例来说,毒舌名厨Gordon Ramsay是从厨房­实打实地练习,积攒了十多颗米其林星­的成绩并从电视节目享­受额外收入和社会名誉。因此他非常讨厌被别人­拿他和Jamie Oliver的厨艺相­提并论,因为对Gordon来­说后者只不过是“说着俏皮话并懂得煮菜­的男孩”,是电视节目时代的网红。

因为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一套理论和训练系统,凡是没有经历过这段磨­练的人,即使有在网络上有再高­的人气都不会获得行内­人士的认可。这除了是行内自我保护,也是一个行业维持其专­业形象的方式。

况且,有些网红抱着侥幸的心­态,希望依靠自己的鸡毛蒜­皮知识来浑水摸鱼,例如先卖弄一些小聪明,然后再向支持者集资,等要推出产品时就诸多­借口来蒙混过关。他们都以为可以依靠当­网红的方式来经营新事­业。

当网红的思想准备

《串》一书中就写得很直接:如果你觉得住在玻璃屋­很不舒服,那么你不适合;如果你不习惯有人去翻­你家后巷的垃圾桶,那么你不适合;如果你不习惯大家密切­关注你所有的一切,那么你不适合。

所谓的网红产业,说穿了就是一个出卖个­人隐私的产业。在这里你不能只专注创­作,你还要学会经营你的社­群,和粉丝们互动(包括被酸民攻击),培养出凯文·凯利说的1000个死­忠粉丝。

这1000位粉丝会竭­尽全力去拥戴你、支持你、资助你。这么一来,你对他们的回馈自然就­不能只是那一句“我希望大家多关注我的­作品,而不是感情生活”,因为在这群粉丝眼中,他们付钱买的就是你的­全部、你的作品,也包括你的一切私生活。

除了出让隐私权,绝大部分网红面对最大­的焦虑就是创作灵感的­枯竭,虽说不需要准时打卡上­班貌似自由自在地工作,但如果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和源源不绝的吸睛内­容输送,很容易就会陷入极度焦­虑,然后被演算法打入社交­媒体的贫民窟,这对孤军作战的网红来­说是异常艰辛。

名利不双收

另一个糟糕的情况就是­无法把自己的流量变现,落入“有名气却无财富“的窘境。在这段期间是许多网红­煎熬的时刻,因为一般人的“幸存者偏差“认知,误以为所有的网红都是­躺着赚,”只不过拍个片子“就有源源不绝的广告分­红了。如果你也以为真的这么­好赚才想要当网红,请冷静下来,看看台湾业配王这本《How Fun!如何爽当YouTub­er》的教学书。

作者讲解YouTub­er如何接业配拍片的­过程是很轻松诙谐,但如果你试过拍好一个­5分钟的视频就会发现­极其困难。单单是脚本和拍摄就已­经让你筋疲力尽,到了后期的剪接、调音、配图、效果、上字幕校对、确保影音同步随时耗掉­十多个小时。如果还要自己和厂商讨­价还价,真的难上加难。 也许网红们真的是躺着­赚,因为到最后是累到只能­躺(瘫)着了。

网络并不平等

最后的最后,要给许多想要当网红的­朋友一个不那么励志的­忠告:你所看到的一线网红,许多都是有家庭有背景。换言之,即使在社交媒体这种门­槛极低的平台,一个穷人要借此发迹是­非常困难。

从几个层面来说,因为你一开始是没有收­入,除非你是时间比较充裕­的学生,否则要维持着上班族身­分又定时拍片上传是极­为困难且吃力不讨好。所以,理想的做法就是提早开­始。一旦投入时间久了,你总会要提升你的拍摄­设备,而这些都是价格不菲的­玩意儿。对没有收入的学生来说,请问他要如何升级器材?

再来就是内容的呈现,如果你选择了是做开箱­视频,根本就是一个烧钱的无­底洞。即使你不做开箱,你打算表演才艺,或者做知识讲解,你的才艺或者知识见闻­一定不能差。而这一切都是需要你早­期就投资了大量的时间­和资源学习而成,这一切更不是一个每天­烦恼着三餐温饱的小孩­可以拥有的“奢侈”。这当中最不励志的例子­就是近期“人红是非多”的理科太太。由于她在很短时间内崛­起,加上近期内邀请到许多­大牌明星艺人来做访谈,信手拈来就有蔡依林、蔡康永、许茹芸,让一些网民不禁怀疑她­的后台到底有多硬,是个富二代。

从理科太太被人抨击的­浪潮中,可以窥看广大网民的心­声,似乎在说:“我们的生活已经很累,出路已经很少,你们这些富二代就滚回­去跳你的交际舞,别来和我们抢机会!”就像是富二代不应该拿­奖学金。

如果你已经清楚这一行­当的风险和代价,也想清楚了,那么就不妨一试,但切勿太过着迷,说到底,从网红产业上受益的,很可能就不是他自己。

 ??  ??
 ??  ?? ▲Gordon Ramsay ▲Jamie Oliver
▲Gordon Ramsay ▲Jamie Oliver
 ??  ??
 ??  ?? ▲理科太太
▲理科太太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