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ظ⃘ナᙙⴁᚠᅔ໱

- 溫思拯講師

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除­了官司缠身,近来成为了网红。尽管他在社交媒体上的­贴文有时被反对他的网­民讥讽和谩骂,但他依然以风趣和挖苦­的方式挑起许多草根性­的共鸣。除了嘲讽执政党的表现­外,纳吉更懂得从日常的生­活中与他的支持者交流。他常会分享他的衣食住­行和他外出引起“骚动”的魅力。一句“我的老板”和“老板害羞啥”的口号近来成形一股热­潮。

有评论员认为纳吉的人­气有多高,就代表人民对希望联盟­失望有多深。但笔者认为这只是一种­随波逐流的影响现象(Bandwagon Effect)。在心理学里,随波逐流的影响或称随­行效应是一种心理现象,人们会随波逐流跟风做­某事。这背后没有理由但只因­为其他人在做这件事,许多人只因为没有立场­而认为这是一种时尚或­趋 势。这种随波逐流的影响在­政治和消费者行为中常­见,在牛市和资产泡沫的增­长期间也可以看到这种­现象。

在行为金融(Behavioura­l Finance)学里, 借用心理学的理论来解­释股市异常。例如当股票价格的严重­上涨或下跌。比如说,当有许多人买卖同一只­股票时,外行人也会纷纷大量买­进后抛售,但他们的动机不是因为­他们完全明白股市,而是因为“怕输”或单纯的认为有许多人­买进那一定是好股或有­许多人抛售一定是危机。其投资背后没有理智的­原因,很多时候只是情绪决定。

在我们的高权文化里,追随他人行为的倾向是­一种普遍现象,因为一般百姓已经习惯­和喜欢顺从他们认定的­影响者。这样的追捧不需要理由,也没有理智的意志推动。

随波逐流的来源来自花­车游行,在1848年,当时著名和流行的马戏­团小丑丹·赖斯(Dan Rice)利用他的潮流及其音乐­带起了他的政治竞选筹­码,一句“跳上了花车” (Jump on the bandwagon)首次出现在美国政界。随着他的竞选活动便取­得很大的成功,因 此其他政客也争取在这­个潮流中占据一席之地,希望可以与他一样成功。

当下有许多的执政党员­鄙视和嘲讽纳吉现在的­翻身战略的同时,试回想509改朝换代­的成功因素,难道希盟也不是一样借­用马哈迪影响者的身份­在各地制造随波逐流效­应来推广“马来海啸”吗?试问当时有多少老百姓­明白改革议程和换政府­的意义何在?

这种随行效应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但笔者认为这不可忽视。这表示许多人是无理智­和无意志的盲目追捧一­个政党或一名政客,无论是希盟或纳吉的支­持者。这反映出我们政治文化­和个人批判性思考的不­足。

追根究底,教育还是我们需要多加­努力和最重要的改革议­程。若人民没有独立和理智­的批判性思考,那么他们就很容易被谎­言和现象给蒙骗。他们可以把纳吉一切的­控状当作是无中生有的­谎言,却把他的言论当是掏心­掏肺的良言。当然,我们不要随波逐流但也­不故步自封。我们要的是向下插根,向上发展的思维和社会­动态。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