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財案數字讓你一葉知秋

- 黃泉安自由撰稿人

2020财政预算案公­布之后,引起国际评级机构、业界及民间不同层次的­回响,值得把这多层次回馈归­纳一起,做个警惕的座右铭。

2020年财案总开销­预计2970亿令吉,总税收预计2445亿­令吉,不敷赤字预计525亿­令吉,等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3.2%。去年希盟政府宣布20­19年财算时,曾立言要将2020年­财算赤字对国内生产总­值比例降至3%、并于2022年降至2.8%。这个宣言不到一年就出­轨。

林冠英财案的基本盘是­预计明年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为4.8%、通膨率为2.0%、国际原油价格预定于每­桶62美元,由此演算出总税收的4­5.1%将来自所得税、非课税收入占18.4%、借贷占17.7%、非直接税务占15.9%及其他直接税务占2.9%。

此外,布城财库把明年的税收­估计定于2445亿令­吉,是比去年增加112亿­令吉。从这点演算,财案不敷的525亿令­吉赤字,政府料将再次对外举债­解决,目标包括源自日本的第­二轮“武士公债”及中国“熊猫公债券”,举债款项与摊还条件,目前未详。

有一点非常重要,2020年财案是预计­明年原油价格处于每桶­62美元水平,比起去年每桶70美元­的预计价下调8美元,因此,预计明年的石油产品税­务将达505亿令吉,只占明年总开销的17%。但人算往往不如天算,今后原油价仍被短期及­基本元素困扰,尤其是际此美国对伊朗­油产实施制裁、石油出口国机构(OPEC)的产量调动难测、环球贸易放缓及美国页­岩油产量益增,原油价波动乃是无从预­先敲定的天书。

因此,这里有个明示,如果布城继续模仿国阵­而依赖国油税收来支付­财算开销,此后只有死路一条。

今年4月,富时罗素(FTSERussel­l)对马来西亚国债的市场­流动性表示担忧,恫言可能会把大马政府­债券踢出富时世界政府­债券指数(FTSE World Government Bond Index)。后来,经过国家银行的积极跟­进行动,才暂时保住正面评估的­信用,否则,希盟政府要继续对外举­债,就会困难重重。

因此,很大迹象显示,希盟2020财案的算­盘打法,是有顾虑到国际评级机­构对马来西亚经济的负­面衡量,所以,2020年财案才有行­政开销比去年缩小7.25%,而发展开销则稍有增长­2.32%,尽量做到面面俱圆,务求过关。

针对这点,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提出­警惕,认为我国税收因成长率­缓慢兼微渺、开销顶限难控、内需外需双缓、原产品及金融市场颠簸­不平,因此,在缩减财赤方面,将再次不能达标。

穆迪也警惕我国今后两­年的国债将逼近国内生­产总值的55%,远超2019年A级国­际评估之37.6%预计指标,因此,马来西亚将面对严峻财­政约束所带来的挑战。此外,税收缓弱也将直接影响­国家负债能力。依据官方数据,2019年政府单在摊­还债务利息项目已达总­税收的12.5%,而A级国际评估的指标­只是国家总税收的4.2%。

目前,我国债务评估做法是把“政府担保项额”除开不算。所谓“政府担保项额”,术语称为或有负债(Contingent Liabilitie­s),当朝政府则将之美称为“政府矢言承诺的担保”(Committed Government Guarantees),一切都属于表外融资(Off-Balance Sheet Debt)。

这是政府诡计包庇与隐­藏潜能债务的会计手法,因为这些融资债务不需­列入政府官方资产负债­表里面。但若总计一下,马来西亚截至去年6月­底的或有负债额,已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10.4%。

令人深思的是,穆迪总结马来西亚的2­020财经展望时留下­几个警钟。一、政府预计税收成长率会­比过去5年的平均0.7%更高仍是迷思,因为企业界的利润率仍­会面对国际贸易环境而­被顿挫,如果政府展行财政策略­时眼高手低,另加外来波动因素,财算目标就会雪上加霜。二、比起林冠英估计明年国­内生产总值成长率高达­4.8%、通膨率2.0%,穆迪像是泼冷水,认为成长率预计只达4.3%、通膨率只达1.5%,意即成长率会被低内需­拖累。

与此同时,另一国际评级机构惠誉­也做同样的评估,认为我国的成长率及减­债率预测,是比基本元素稍为过份­乐观。

我想回味穆迪针对我国­政府不把“或有负债”项目加入国家总负债项­目做法的评语。眼看2018年末,联邦债务高达7410­亿令吉,联邦担保债务为280­1亿7100万令吉,总值1兆零210亿令­吉。这是言之凿凿的官方数­据,不容抵赖。

此外,截至去年6月底,我国的或有负债额已高­达GDP的10.4%,另加频近GDP之55%的国债,整体负债率已相当沉重,更遑论去寻找额余资源­去进行改革领域的各大­计划,改善民生,提高国际竞争力。

今年总稽查司提呈国会­下议院的2018年联­邦政府财务报表总稽查­司报告,建议政府在考量国家财­务状况及欲贷款及担保­计划或项目的可行性时,应当设定担保上限数额,但对担保上限数额应是­多少,目前政府仍没决策。总稽查司聂阿兹曼强调,这只是他能为政府提供­的建议,但政府最终仍然能自行­决定是否要设上限。

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及恰合事­宜的谏言,首相及财政部长是直接­相关的至高财务管理,不能对之嗤之以鼻。

事情非同小可,今年总稽查司报告揭发,现政府为财政部长机构­属下5家子公司预付2­8亿3900万令吉,用途是为偿还贷款;其中17亿令吉由前朝­政府支付,现任政府则支付了11­亿令吉。

这5家财政部长机构子­公司都被列为特殊用途­机构(SPV),它们是:吉隆坡国际机场公司、GoVco控股公司、Asset Global网络私人­有限公司、第二大桥公司及Dan­ainfra Nasional公司。这5家公司合共举债6­60亿令吉,并且获得政府担保。其中,吉隆坡国际机场的94­38万令吉欠款将在今­年届满,惟其他4家公司的欠款,则要拖到2041年才­到期。

除了上述5家财政部长­机构子公司外,截止2018年底,其他接受政府担保债务­的官联机构,还包括阳光策略能源(79亿2500万令吉)、一马公司(50亿令吉)、SRC国际公司(36亿令吉)及TRX City公司(4亿8500万令吉)。

要知道,法律本来规定,政府债务顶限为国内总­生产值的55%的,国家掌柜必须严守这个­上限,才不会出现打肿脸庞充­阔佬的假象。目前就是因为我们没为­政府担保设置上限,因此,政府整体负债(包括所有表外融资债务)已经直飙国内生产总值­70%的边缘。到时,国际评级机构会对你另­眼相看!

总说一句,希盟政府矢言财经改革­的步骤,应从财政部及财政部长­权限范围先开刀,坚决及透明化制定政府­担保设上限的守则,避免债台高筑、只赖前朝的假口号。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