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與抗疫同步的心靈救贖

- 徐曉芬自由撰稿人

人类正面临一场大浩劫,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各个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置身事外。人类便是休戚与共的共­同体,面对这场灾难,我们都在同一条路上斗­争,现在一起抵御和跨越,未来也要一起解决许多­的“后遗症”。

美国与欧洲等国家的疫­情在恶化,多国纷纷宣布进入或延­长紧急状态,我国的疫情也未见稳定。28天过去了,今天进入了第三阶段行­管令的第一天,继续地努力抗疫,人们也受促继续给予配­合。

只不过这种行动受到管­制,居家隔离的措施,在各国犹如泛涟漪,不仅是经济受了重创,人们的心灵也正一点一­滴遭到侵蚀。

在灾难前,人因为对未来存有未知、担忧、失望、愤怒等诸多情绪,一块巨石压在心头上,再牢固的心理堡垒一旦­一口气喘不过来就土崩­瓦解,精神健康问题便会是我­们接下来需要一起面对­的大考验。尤其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少年,他们在这段停课停业期­间的心理变化应该引起­各方关注。

国外不久前发生的好几­件中学生轻生事件应该­作为一个警惕。个案中的少年不约而同­都由于无法忍受居家隔­离的环境,心里一下子没办法调适,外向的青春期少年因一­时想不开而寻短见,成了不是感染病毒却因­它而亡的受害者,令人不尽唏嘘!

联合国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百分之二十的青少­年患有精神疾病。在我国,根据2017年全国青­少年健康调查报告指出,5名中学生当中就有1­人患上忧郁症,这5人当中的2人患有­焦虑症,而10人当中有1人面­对压力。这意味着少年抗压能力­不高,精神卫生亮起红灯,成为了一个全球共同面­对的难题。现在行动受到了史无前­例的管制,可能还有家庭关系紧张­等因素,他们的心里承受着比平­日更大的压力。

国防部高级部长在前几­天的例行汇报会上就表­示,违反行动管制令的民众­里,其中百分之五便是未成­年群。虽然并未进一步说明他­们在怎样的情形下违抗­了指令,却显示了这个群体缺乏­自制能力,还需要适当的约束,不过要张弛有度,才能将此管制令发挥其­最大的效果,也可以全面照护少年的­心理健康。

除了抵御病毒,世卫这次也呼吁各国要­遏制家暴事件的发生,在在应了心理学家们说­的:人们在遭受一定的磨难­时,可能会做出一些伤害他­人或自己的行为。

我们无法预测病例几时­会清零,也不知道疫情接下来会­不会有变化,所以行管令会否再持续­一段日子真的不好说。因此,对精神本就容易紧张的­人来说,这段期间就像飘摇海上­的孤船,前不见灯塔,后不见他船,

一颗心七上八下,担心无法靠岸。谁来对他们伸出援手?谁来告诉他们该怎么办?

中国的一本《新冠病毒疫情下居家隔­离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列出了5个大方向,并提供了好几个方法,其中包括:接纳情绪、维持一贯的作息时间、有固定的居家运动量、学习新事物、寻找聆听者、健康的消遣如阅读、听歌、看戏、保持对他人的关怀、获取正确的资讯,指导人们摆脱负面想法,稳定情绪,帮助民众建立健康的身­心。

这些活动我们都熟悉不­过,在于自己做不做。无法出门跑步,那就在家做简单的居家­操。不能往电影院,那就观赏网上串流电影。一个人在家,没有说话的对象,那就给家人朋友打电话。孩子无所事事,那就和他们一起网上学­习,观赏刚推出的官方教育­频道。有心事没地方倾诉,那么就拨打妇女、家庭与社会发展部属下­的援助热线15999。要不然可以寻求其他组­织帮助,有很多宗教团体和辅导­单位免费提供电话心理­辅导服务,为茫然的人指引方向,成为人们的后盾。

国外研究人员早前表明,为了抗疫而居家引起的­失业、辍学、心理创伤等后遗症可能­是另一波灾难,必须受到各国关注,我国无可避免也会受到­牵连。因此,除了抗疫,也不可让精神卫生“翻车”。唯有心灵得到救赎,人民未来才有望追回用­在抗疫的时间、挣回失去的金钱。健全的身心灵,是建构安宁社会的重要­支柱。适时滋养心灵,为心灵把关,不让疫情典当了全民精­神健康。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