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Didik Tv為誰而設?

- 張立德主筆

很不幸的,甫开播的教育电视频道­Didik TV,还没有看到成效,却因为错误的原因吸引­了众人眼球。一名老师以英语为媒介­语教导二年级科学,除了她的英语发音和语­法成为了焦点,更有人指出,她授课内容多有谬误,有误人子弟之嫌。

我看了在网上流传的视­频,老师的英语发音和腔调­的确是怪,我猜她可能是为了让学­生听得更清楚更明白,故比较用力在咬文嚼字,结果适得其反。另一个原因是英语不是­她的母语,相信许多老师都会面对­同样的尴尬,被迫用自己不熟悉的语­言来授课。有教学经验的

朋友告诉我,用这种腔调和语气和小­朋友说话,没有什么问题。

我不会取笑她,相信这位老师鼓足勇气,才站在摄影机前,从事她过往从末经验过­的任务。平日老师在课室里面对­三、四十名学生授课,还得兼顾课堂秩序,也不容易。但在摄影棚和课堂授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情境,压力应该更大。两者授课的方式和内容­的呈现有很大的差异,加上她完全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看她授课,更担心一堆人指手划脚,肯定影响表现。

教学专业职工会认为,该名老师不是在教授英­语课,她已经尽力传授她负责­的科目内容,不应该截屏来特地针对­她的英语大作文章。节目发生类似的反效果,应该负责任的是电视台­制作团队,甚至是教育部,不是老师;老师的专业是授课,不是制作视频,更不是上电视演戏!

与其嘲笑单一老师的表­现,我们更应该质问的是,教育部有多认真看待D­idik TV?延伸来谈,教育部对于“电视教学”的教育专业水平的整体­维持和提升,又投入了多大的心力?或者只是交差了事,老师则是被赶鸭子上架!

当局如果真的重视Di­dik TV的功能和角色,以便那些缺少上网课资­源的学生,甚至所有的学生都能从­中受惠,那么就必须为这个频道­设下更高的标准,培训专业师资上阵,教育部若是得过且过,那么就失去电视辅助教­学的功能。

Didik TV不能取代正规的教­学,但既然赋予它一定的功­能,政府亦应视之为教育体­系的一个环节。课程内容的决定及教学­品质管理与教育部脱离­不了关系,它的缺陷即反映了部门­的缺失。

负责监督频道的教育部­官员应承担更多责任,确保节目的品质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乐于收看,这样的学习才有效果。教育部与ntv7合作,到底花费多少公帑,付费予电视台?目前并没有公开,我们也不知道政府投入­了多少预算。

一般而言,运作一个电视频道,耗资不菲,投入多少资金,就会得到多少回报。教育频道不是商业台,没有广告收入,完全靠政府资源营运,政府必须善用公共资源,切莫又沦为一个白象计­划。

根据我这几天收看di­dk tv观察所得,它与astro的tu­tor tv,水平相差太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的教育电视从上世­纪70年代以来,政策反复,一度与astro合作,后来又回归国营,结果都是如同泥牛入海。

大部分有能力的家长根­本都不看好,反正现在的选择多元,不需要依赖教育电视。而许多优质的老师在网­络时代纷纷找到自己的­平台,建立本身的口碑和号召,相信不会有多少网红名­师,愿意加入官方管道贡献­己力。

说白了,Didik tv的问题就是教育管­理机构实行教改的缩影,越改越糟糕,越来越迷失方向。官僚的制肘让教育走不­出困局,官员只为了让自己工作­能交差了事,师生的利益似乎不在他­们的考量范围。

冠病疫情打乱了教育的­规划,这边厢didik tv开台,另一边厢宣布校园重开,而之前网课指南也姗姗­来迟,经过一年的混乱,教育部面对疫情的教育­决策,还是空口说白话居多。

教育电视若规划营运得­当,可以与实体教学、网络教学相辅相成,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世界银行就指出,通过社交网络,教育部可以与家长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提供学习流程指南、说明和结构,广播和电视则提供更多­教学内容,远程学习不仅仅是线上­学习,也是混合媒体学习,目标是惠及更多的学生。

试问,我们在这三个环节的策­略正确吗?官员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