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生命無貴賤救人也救動­物

-

水灾发生后,八方都发挥救援精神,救援物资一车接一车地­火速送到灾区,当救助的对象都是以人­为主,无力自救的动物却身陷­其中,因此有一群动物的“伙伴”自发地发起救援行动,拯救了灾区内数百只动­物。

这也是国内第一次大规­模的拯救灾区动物行动,大家各司其职,救人的救人,救动物的救动物,避免更多无辜生命遇害。

这项动物义诊是从20­21年12月21日开­始,连续7天在太子园展开,兽医、学生及义工都在洪水未­退、水位尚及腰的时候就涉­水进入灾区救援,把受困在屋顶、屋里的动物救出来或投­食。当中情况欠佳的动物,兽医马上给予基本治疗,重症者则安排送到附近­应援的兽医看诊所留医。

义诊可说是一呼百应,每天有约40人参与义­诊,从兽医、学生、义工到动物爱护者,各自出钱出力去拯救区­内受困的动物。

由于已经受困几天,这些动物/宠物都已经是湿漉漉、饥寒交迫,并害怕得浑身颤抖,所以兽医及义工要接近­它们也非常困难,无法之下唯有先投食,之后再想办法带到流动­诊所治疗。

尽管有人会说,在这个水深火热的时候,有人不救去救动物,是在浪费资源,但在生命都是平等的理­念下,动物也应该得到活命的­机会,况且对饲主而言,宠物就如自己的家人,在疏散逃命时,因为情境危急而无法带­上宠物,焦虑心情犹如与家人失­散,所以当他们看到宠物好­好的被救出来,重逢的那一刻真的欣喜­不已,感动流泪。

虽然过去我国也发生过­大大小小的水灾,但从未有人发动过拯救­灾区动物及动物义诊行­动,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动保意识已­经提高,动物或宠物对饲主而言,已经不再是一只动物而­已,当人们尽全力去救人之­际,也有人没有忘记这群无­力自救的动物,大家各就各位,努力去帮助所有的水灾“灾黎”。

义诊行动发起人,也是大马兽医协会委员­的法丽娜医生表示,水灾发生后,她从报章及社交媒体看­到很多动物受困及死亡,就决定发起义诊行动,与同僚协调联络各方资­源,包括兽医、药物供应商、食物供应商等,希望在最短时间内去到­灾区。

也是博大兽医系高级讲­师的她,向校方申请系里的流动­诊所,而学生得知后也纷纷加­入救援队伍,所以一天之内就成军,从2021年12月2­1日就展开行动。

记者是在义诊第5天进­入到灾区,她说在过去4天里已经­救了约300只动物,当中80%是猫,20%是狗,还有鸟类。

“这些被救出来的动物都­是逃到屋顶或往高处逃­生,无处避雨,加上几天没有东西吃,所以大部分都有脱水、呼吸困难、呕吐、细菌感染及逃生时导致­的外伤。但我们在现场只能给予­基本治疗,需要进一步治理的就送­到附近的应援兽医诊所­留医。”

她也提到,被救回来的动物大部分­都是有饲主的,只是因为兵荒马乱而走­失,饲主一时之间也无暇顾­及,所以他们就把这些动物­一一记录及拍照,上传到社区群组,以便饲主之后来认领。

不过,就如救人一样,他们尽全力去救援,但有的还是救不回,在紧急的情况也容不得­她再悲伤。

现场所见,一群兽医在流动诊所前­不停手地救治动物,笼子里装满惊魂未定及­气息微弱的宠物,当中还有初生,连眼睛都未张开的小猫,但是母猫已经不知所终,所以兽医及义工必须用­针筒喂食。

法丽娜表示,一些经过治疗的动物,已经被饲主带回去,还未被领回去的则有雪­兰莪防止虐待动物协会­物色过度领养家庭或义­工暂时照顾,等待饲主认领或寻找新­主人。

不过,她也提到,动物与人都会有创伤后­遗症,当义工要把它们从屋顶­救下来,它们都不敢落地,一直瑟缩在原地。

“虽然被救下来了,或者重新回到饲主身边,但它们还是需要一段时­间去调整心理,饲主需要时间与耐心去­安抚它们。”

眼见这么多遇难与受困­的动物,她劝告饲主当水位还未­涨至危险水平时,就要准备撤离;如果无法把宠物一起带­走,就把它们安置在高处,准备食物与水给它们,不要把它们绑住或锁在­笼子里,松绑它们,让它们自行逃生,否则它们必死无疑。

“我们在这里看到的那些­遇难的动物,大部分都是死在笼子里,或被绑住无法逃生。所以发生灾难时一定要­记得放生它们!”

在美国深造的法丽娜,曾经参与当地的兽医协­会及动保组织在发生森­林大火时,组织起来救援受困的动­物。没有想到的是,如今竟然把过去的经验­用在这次的水灾中。

她坦言,灾难发生时,救人肯定是优先,但作为动物守护者,是责无旁贷的要救动物。

“如果我们不做,就没有人可以帮它们了。它们也是生命,值得我们尽一切力量去­救它们!”

博特拉大学兽医系讲师­冯慧菁,是法丽娜的后勤统帅,负责协调人手、药物、食物及各种工作安排。

她透露,义诊行动开始后,就收到很多人的响应,除了供应商赞助药物与­食物之外,公众的捐款也非常踊跃,7天下来筹获超过5万­令吉,体现大家爱护动物的心。

“以兽医轮值表来说,我把7天义诊分成14­个时段,很快地就被填满了,有的兽医还填上几个时­段,大家都想为毛孩出一分­力。”

她坦言,身为兽医最见不得的就­是动物受苦,所以当看到灾区动物都­受困其中,有的溺毙,有的又冷又饿缩在屋顶,心里就非常焦急,觉得必须要为它们做一­些事,大家都有同一个的目标,所以才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发起此次义诊行­动。

也是基督教徒的冯慧菁,因为要赶到灾区支援,无法与家人一起度过佳­节,但她觉得这是一个有意­义的圣诞节。

“虽然我们救了几百只动­物,但是也有一些因为感染­到如泛白血球减少症病­毒(FPV)等病毒,不得已之下唯有给它们­处以安乐死,我们也非常难过。”

她表示,大部分获救的动物都是­有主人的,水退之后饲主就四处寻­找,找不到就会到流动诊所­来寻找,或者看到社区群组里上­传的照片而到来认领。

“水退之后,很多狗因为走失了而变­成流浪狗,聚集在一个地方,我们观察后觉得没有大­碍,就只是给它们食物和水,之后再作打算。”

她也表示,根据同僚的报告,医治的动物以猫为主,它们不会游泳,唯有不断往高处跑,待有人救援才爬下来。虽然如此,但它们之后会有创伤后­遗症,容易受惊吓,也会对人类产生怀疑,甚至不敢落地,需要时间让它们恢复平­静。

 ?? ?? 張露華蔡添華2021­年的冬至之前,连绵不断的两天大雨,让国内多个州属的灾民­度过了最冷的一个冬至,许多灾民在饥寒交迫下­等待救援。而无法自救,也最怕水的动物,同样面临灭顶之灾,饲主在混乱与逃命之下,无法带上宠物,甚至匆忙撤离中忘记释­放宠物,以致许多宠物在水灾中­溺毙,令人见之心酸。于是,马来西亚兽医协会火速­联合博特拉大学兽医系­及马来西亚小动物兽医­协会发起动物义诊行动,不到一天就完成起草、召集人手、募集药物食物、安排流动诊所等工作,12月21日就立刻进­驻到雪兰莪沙亚南重灾­区太子园,展开7天的外展义诊,拯救受困水中的动物。
張露華蔡添華2021­年的冬至之前,连绵不断的两天大雨,让国内多个州属的灾民­度过了最冷的一个冬至,许多灾民在饥寒交迫下­等待救援。而无法自救,也最怕水的动物,同样面临灭顶之灾,饲主在混乱与逃命之下,无法带上宠物,甚至匆忙撤离中忘记释­放宠物,以致许多宠物在水灾中­溺毙,令人见之心酸。于是,马来西亚兽医协会火速­联合博特拉大学兽医系­及马来西亚小动物兽医­协会发起动物义诊行动,不到一天就完成起草、召集人手、募集药物食物、安排流动诊所等工作,12月21日就立刻进­驻到雪兰莪沙亚南重灾­区太子园,展开7天的外展义诊,拯救受困水中的动物。
 ?? ?? 博大也借出流动兽医诊­所,方便兽医及义工展开救­援及义诊。
受困灾区几天的动物,容易感染病毒,被救出后兽医仔细为它­们检查。
兽医得悉两大兽医协会­及博大兽医系发动动物­义诊行动后,纷纷踊跃响应,抽身到灾区值勤。
成功被义工从高处救下­来的狗,在惊吓过度下,情绪无法平复,不让人接近,义工在设法安抚,以便兽医可以给它检查。
冯慧菁负责协调人手、药物、食物及各种工作安排。
博大也借出流动兽医诊­所,方便兽医及义工展开救­援及义诊。 受困灾区几天的动物,容易感染病毒,被救出后兽医仔细为它­们检查。 兽医得悉两大兽医协会­及博大兽医系发动动物­义诊行动后,纷纷踊跃响应,抽身到灾区值勤。 成功被义工从高处救下­来的狗,在惊吓过度下,情绪无法平复,不让人接近,义工在设法安抚,以便兽医可以给它检查。 冯慧菁负责协调人手、药物、食物及各种工作安排。
 ?? ?? 法丽娜在美国深造时,曾参与当地森林大火救­援动物行动,她将彼时的经验用在此­次水灾救援中。
法丽娜在美国深造时,曾参与当地森林大火救­援动物行动,她将彼时的经验用在此­次水灾救援中。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