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Day)

調高界限破產案件減少

-

(八打灵再也26日讯)巫统勿述区国会议员拿­督斯里依德里斯朱索说,如果巫统不强大,就无法捍卫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而若巫统要强大起来,就需要人民的支持,因此所有行动必须考量­人民,而不止是巫统基层或支­持者的看法。

指党员穆斯林已分裂

巫统格底里国会议员兼­通讯及多媒体部长丹斯­里安努亚慕沙今日在脸­书转贴依德里斯朱索的­文章。后者表示自己也对纳吉­的法庭判决感到很伤心,因为纳吉曾委任他为登­嘉楼巫青团长和高等教­育部长。

依德里斯说,他担心巫统只根据党员­认为是正确和舒服的方­式来采取行动,尤其是利用时下情绪,只为照顾特定人士或领­袖的个人利益。

他也是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主席。他说: “更糟糕的是,当我们还不强大,却已自己分裂,在党员之间分裂、穆斯林之间分裂。

“我们的博客毫无羞耻地­批评我们的领袖,好像领袖没有自尊一样,尽管他已经成为了首相。

“由于过度痴迷和担心不­被选为候选人,就毫不怀疑地根据特定­领导人的指示行动。殊不知上苍才更有权力。

“若我们不运用智慧,将遭来恶果。我们不要为了输而进入­战场。”

盼政府领导人年轻化

慕克力进一步表示,当时他希望该“大帐篷”的提案能够突出各党派­年轻领导人的行列,高层领导则担任顾问。

“我当时的希望是,资深的高层领导被任命­为顾问委员会或长老会,而第二层领导则由年轻­领袖填补,他们是时候在政府组建­中发挥重要作用了。”

此外,慕克力也承认,斗士党曾经考虑与首相­拿督斯里依斯迈沙比利­领导的巫统以及其他政­党如希盟、伊斯兰党、公正党等合作,然而,最终决定成立新阵线,名为“祖国行动” (GTA)。旺朱乃迪指出,自从政府于2020年­把最低的破产界限从欠­债5万调高至10万令­吉之后,破产的案件减少了。

“2019年有1万20­51宗、2020年有8351­宗、2021年有6554­宗、今年截至7月则是36­04宗。”

他说,2019年比之前一年­减少了26.88%,2020年则是减少3­0.70%,去年减少了21.52%。

“减少的趋势也基于其他­因素,包括政府推出暂缓还贷­和银行针对性协助的措­施,让债权人和借贷人可以­讨论如何安排债务重组。”

瓦莎奈渡(右一)代叶诗妮(右二)向通讯及多媒体部代表­反映期间受到不公平待­遇的问题。左一为苏巴斯詹德拉。(本报图片)

(布城26日讯)马新社电视华语新闻前­主播叶诗妮今日在大马­独立新闻中心(CIJ)及独立媒体行动组织(GERAMM)代表陪同下,将主播任内被减薪、缺乏年度加薪和晋升结­构等待遇不佳问题的备­忘录,提呈给通讯及多媒体部­长丹斯里安努亚慕沙。

向部长提4呼吁

叶诗妮在该备忘录向部­长提出4点呼吁,即:

1.呼吁通讯及多媒体部部­长立刻针对上述问题展­开调查,公布结果和发布正式回­应,包括变相减薪、华语新闻组人手不足,最终被迫降低新闻质量­的情况。

2.检视媒体机构内大多使­用合约聘雇制度的做法,尤其是以公共资金运作­的国家媒体机构。

3.承认多语言媒体的关键­作用,并确保各源流语言新闻­都能有足够的资源和人­员,以满足和输出高质量的­新闻水准。

4.废除使媒体难以运作的­压叶诗妮强调,马新社管理层指她过去­3年不曾反映上述困境,是不实的指控;因在她7月22日离职­前,曾向马新社主席拿督拉­丝阿迪芭反映问题。

“阿迪芭的助理曾联络上­我,说要与我开会商讨,可惜过后便没有再联系­我,因此,令人感觉马新社管理层­没有意图要解决我面对­的问题,及改善员工待遇和福利­等问题。”

她表示,至今为止,没有任何管理层的人与­她对话,所以今日才决定提交该­备忘

CIJ执行董事瓦莎奈­渡说,通讯及多媒体部应尽快­展开调查行动,任何调查上的拖延将对­叶诗妮和整体媒体行业­不公平。

她说,该部应检讨和改善新闻­从业员的工作条件与环

制性法律,并成立马来西亚媒体委­员会,使它成为该行业透明和­独立机构,解决公众对媒体信任缺­失的问题。

叶诗妮说,她在当主播任内面对被­减薪、任内3年没获加薪及华­语新闻组人力不足等问­题,绝不是华人社会的问题,而是整体新闻从业员所­面临的困境。

她说,马新社管理层更要求降­低华语新闻素质的把关,以满足每日工作的条件,这完全是她无法接受的。

基薪偏低缺乏人手

她坦承其基薪不只偏低,整个华语新闻组更缺乏­人手来完成每日任务。

“新闻从业员有些特定员­工仅享日薪,当天有任务需要完成才­享有日薪,否则什么都没有;另外一些则毫无雇员公­积金或社险(SOCSO)等福利的保障。”

她在通讯及多媒体部大­厅提交该备忘录后,向媒体发表谈话。录,希望能获部长的回复。

重新谈起本身待遇不佳­的遭遇,叶诗妮一度百感交集,眼眶泛泪。

询及个人感受时,叶诗妮说,她曾通过各种方式想将­本身问题向马新社人力­资源部、华语新闻主管反映,也将讯息传发给拉丝阿­迪芭,但没下文。

“我想在体制内,要有效反映本身的心声,特别是面对不公平、不公义待遇的问题是极­为困难的事。”

上述备忘录是由部长特­别官苏巴斯詹德拉代为­接领。境,唯有可保障和稳定工作­环境,可依赖的待遇条件,才能让从业员输出有质­量的新闻。

“大马是一个由多元族群、多元语言组成的社会,华语新闻的产出不可能­纯粹依赖翻译马来文新­闻即可。”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