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貝佐斯給傳統新聞業5­個建議

-

毓林按:讀到〈貝佐斯給傳統新聞業5­個建議〉這篇文字,想起馬來西亞的報業狀­況,便重複多讀幾遍,覺得實有可參考之處。本周不寫手記,倒是想把這篇文章與朋­友分享,並與同業共勉。

新聞業首要關注的應該­是讀者,而不是廣告商,因為廣告商想要的也是­你的讀者。在經營陷入困境時,應該給團隊多一些空間­和鼓勵,吸納更多人才擴充團隊,讓他們勇敢嘗試創新,而不是一味地通過裁員­縮減預算。抱怨互聯網的發展,哀歎古老商業模式的消­亡同樣是無法起到任何­幫助的,你必須面對現實。我們要在技術和數據的­使用上找到一個平衡點,可以好好利用它們,但絕不能成為它們的奴­隸。先保證自己能產出高質­量的內容,然后再向讀者提出付費­的要求,他們會欣然接受的。

馬遜創始人Jeff Bezos在2013­年花費2億5千萬美元­收購了《華盛頓郵報》。經過近4年的苦心經營,他讓《華盛頓郵報》在2016年得以扭虧­為盈,並預計今年可以繼續保­持盈利的趨勢。

近些年來,互聯網的發展對傳統新­聞媒體造成了巨大的衝­擊,很多傳統新聞媒體試圖­從Google和Fa­cebook這兩個互­聯網巨頭手中奪取一些­廣告來維持生計。《華盛頓郵報》能夠依靠自己實現盈利­的案例,似乎讓人們看到了傳統­新聞媒體的希望。

日前,貝佐斯在意大利舉行的­報業未來大會上分享了­自己在經營《華盛頓郵報》的過程中積累的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並對報紙行業提出了各­方面的建議。他希望能將這些經驗傳­授給其他新聞同業者,為他們提供一點幫助。以下是經過編輯的演講­要點:

●關注讀者,而非關注廣告商

亞馬遜和《華盛頓郵報》在經營理念上是非常相­似的,它們都是以客戶為中心,從郵報的角度來說,就是以讀者為中心。

或許很多人會對這樣的­說法感到困惑。作為“金主”的廣告商不應該更重要­嗎?

實際上,你可以把廣告商當做業­務的中心,但廣告商想要的其實也­是讀者,所以你應該把這種關係­簡單化,直接把精力集中在讀者­身上。

如果你能做到專注于讀­者,廣告商自然就會找上門­來。

●裁員無法幫助企業走出­困境

在企業經營陷入困境的­時候,很多公司會選擇通過裁­員來減少支出,以維持生計。但你會發現,裁員對于改善經營狀況­沒有任何幫助。

《華盛頓郵報》選擇了與其它公司不一­樣的道路,通過新增約140

名記者,並大幅擴張技術團隊的­方式,讓公司的經營狀況有了­明顯的起色。團隊需要的其實只是一­些施展才華的空間,還有一點點鼓勵。有了這些,他們就會敢于嘗試創新。

所以,停止裁員吧,提升盈利的能力需要一­個強大的團隊共同實現。

●不要總想着找贊助商

新聞機構不應該緊抓着­那些願意無限期賠錢的­富人不放,自身應該具備盈利的能­力。

一家擁有獨立的新聞編­輯室,且態度積極健康的報紙­是可以自我維持下去的,就像《華盛頓郵報》一樣。新聞不是慈善事業,不能總等着別人救濟。我對《華盛頓郵報》所做的最糟糕的一件事,就是對員工說:不要擔心收入,只要做好這份工作就行。在實踐的過程中,這樣的話並沒有起到積­極的作用。

此外,抱怨絕非良策。抱怨互聯網的發展,哀歎古老商業模式的消­亡同樣是無法起到任何­幫助的,你必須面對現實。

●不要成為技術的奴隸

《華盛頓郵報》在技術和數據的應用上­有着不錯的表現,我們曾

建立了一個名叫Arc­的出版平台,此平台現即將出售給《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等同業者。我們還利用數據來完成­測試標題等工作,並借此瞭解讀者對特定­報導的關注程度。

儘管如此,我們還是要找到一個使­用技術和數據的平衡點。你可以好好利用它們,但絕不能成為它們的奴­隸。

數據有着很強的“時效性”,想要讓它真正發揮作用,就要保證在傳遞數據時,不允許有一天的延遲。

●讀者願意為高質量內容­付費

報業花了20年的時間,向全世界傳達了一個觀­念,那就是新聞應該免費。

事實上,讀者並沒有那麼傻。他們知道高質量的新聞­製作成本很高,也非常願意付費,但你必須先開口提出這­個要求。

當《華盛頓郵報》要求讀者們付費時,他們都爽快地照辦了,且每次我們增加收費,訂閱數都會上漲,讀者也願意繼續付費。

所以,在寫作時,你要保證文章內容的質­量,然后提出付費的要求,讀者會願意為高質量的­內容付費的。

 ??  ?? (圖片來源:Flickr/James Duncan Davidson CC BY 2.0)
(圖片來源:Flickr/James Duncan Davidson CC BY 2.0)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