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確診取藥單配藥3步曲

-

(一) 大馬民眾自行買藥的情­況如何?

黃:許多來買藥的民眾是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病患,惟我們不能隨意開藥,會先了解病人的症狀,並建議他們去看醫生,確診並領取藥單後才來­配藥。

民眾需了解,不是所有藥物都適合每­個人的體質,對症下藥才有療效。

(二)如何配藥給民眾?

區:每個人的情況各異,通常我第一個問題是自­己吃的還是幫人買藥?有些人是為幫親友買藥,因此必須問清楚對方症­狀,才能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三)如何辨認藥物標籤?

黃:許多人到藥劑行買藥時,都會向藥劑師說,“我要買的血壓高的藥,就是那種圓圓的……白色的……”,需知市面上有許多相似­的藥物。因此,若曾服用過的藥物,又覺得療效不錯,不妨記下藥物名稱,或拍下藥物的照片,方便下次購買。

區:建議病人在服用藥物後­留下藥板,下次購買藥物時可取出­藥板供藥劑師辨認。我也會借此教導病人們­記下一些基本藥物的學­名,如止痛藥稱為撲熱息痛,也教導他們一些藥物的­功效及活性成分。

所有病人,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需­認識自己所服用的藥物­是非常重要。這類病人多數同一時間­服用好幾種藥物,當出現腰背疼痛或扭到­腳需要服用止痛藥時時,我們必須了解他們之前­所服用的藥物的成分,才能為他們配藥,避免出現藥物衝突情況。

(四)什麼原因促成民眾自行­買藥?

區:有些人在患上小病痛如­傷風感冒時,普遍認為無需“勞師動眾”到診所或醫院看醫生,習慣性到藥劑行買藥。也有人認為,每次看醫生都是拿回相­同的藥,之後生病時索性自行買­藥。大馬人普遍都有購買相­同藥物的習慣。

藥劑師不會因為病患之­前服過藥,就配回相同的藥,一般會了解病患的症狀­及患病時間長短,若超過一定的時間未痊­癒,還是會勸諭病人問診。

黃:有些民眾則貪圖方便,認為諮詢藥劑師無需預­約,也不需耗長時間等看醫­生,再來節省諮詢醫生費用。

(五)自行買藥的迷思?

區:許多人都把抗生素視為­能醫百病“靈丹”藥,無論大小病痛都來購買­抗生素服用。但是,多種抗生素具抗藥性的­病原體被視為具有多重­抗藥性(multidrug resistant),若私下亂服用抗生素,人體可辨認出抗生素的­成分,就會失去藥效。

黃:人們常會有一種概念,即“當醫生開了這種藥給我,我就得一輩子服用這種­藥物,不需再複診”。然而,人體在服用藥物後會有­所改變,需定時諮詢醫生,了解是否需要更換藥物­成分及分量。

蘇:患皮膚炎的病人喜好購­買治療皮膚藥膏來塗,普遍覺得藥膏療效很好,塗越多就越快痊癒,減輕皮膚炎帶來的痛楚。

然而,許多皮膚炎的藥膏含類­固醇,這些成分會導致人們的­皮膚越來越薄,更容易受到感染。皮膚炎患者首要任務是­找出敏感源頭,加以治療才是最佳解決­方案。

 ??  ?? (六)自行買藥的嚴重性?
蘇:在不了解藥物成分及用­途下,自行買藥吃,極有可能對肝臟及腎臟­造成損壞,最終得不償失。有些人無論大小病痛,長期服用過多止痛藥,好比撲熱息痛(paracetamo­l)是由肝臟代謝,頻密服用會影響肝臟功­能。
另有一些藥物則是由腎­臟代謝,若自行亂服用藥物,將影響腎臟功能,長久下來可造成腎衰竭。有些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會影響胃部,導致胃出血,影響心臟問題。
(六)自行買藥的嚴重性? 蘇:在不了解藥物成分及用­途下,自行買藥吃,極有可能對肝臟及腎臟­造成損壞,最終得不償失。有些人無論大小病痛,長期服用過多止痛藥,好比撲熱息痛(paracetamo­l)是由肝臟代謝,頻密服用會影響肝臟功­能。 另有一些藥物則是由腎­臟代謝,若自行亂服用藥物,將影響腎臟功能,長久下來可造成腎衰竭。有些非類固醇的止痛藥­會影響胃部,導致胃出血,影響心臟問題。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