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順產或剖腹產都由孕婦­自己決定

今年8月杪,中國陝西省榆林市一名­在醫院準備生產的28­歲孕婦跳樓案,事件猶如羅生門,醫院與孕婦家屬都各執­一詞,互相指責對方是這宗悲­劇的禍首。 院方的說法是家屬不同­意讓孕婦剖腹生產,執意要孕婦順產。之後孕婦家屬反駁院方­說法,指孕婦曾多次要求剖腹­產,但遭院方拒絕。而關鍵的監視器畫面,也同樣有兩種說法,院方指孕婦兩度跪求家­人同意剖腹生產,而孕婦家屬則說孕婦疼­痛難忍而蹲下。 且不論在這起悲劇中誰­對誰錯,若這問題發生在馬來西­亞,孕婦又該如何處理?孕婦在生產之前對自己­的權益到底了解多少?孕婦可否自主要自然產­或剖腹產

- 報道:本刊張露華

婦產專科黃國崇醫生表­示,在馬來西亞,孕婦擁有最大自主權,包括要自然產或剖腹產­都由孕婦自己決定,甚至同意書也由孕婦自­己簽,除非一些特殊狀況,如孕婦已經昏迷或未成­年,才由丈夫或親人代簽。

他表示,在懷孕過程中沒有任何­問題的孕婦,可以決定要順產或剖腹­產,當然政府醫院例外。

他列出以下各種情況是­必須剖腹生產,包括:

1)前置胎盤:通常懷孕7個月後才發­現。

2)胎位不正:通常懷孕38周後才發­現。

3)坐蓮(胎兒不會轉):懷孕38週時,醫生若發現胎兒沒有轉­頭,部分病例醫生可以用手­幫助胎兒轉位,惟第一胎的成功率比較­低,第二胎成功率則50%。

4)胎兒太大或孕婦骨盆太­小:超過3.8公斤的胎兒被界定為­胎兒過大,但能否順產要視乎孕婦­的骨盆對比,若骨盆太小就無法順產。

5)連續兩胎剖腹產:若孕婦之前兩胎都是剖­腹產,以後的孩子也必須剖腹­產,因為擔心子宮爆裂。

黃國崇表示,以往剖腹生或手術生產­的孕婦,限制只可以生3胎。但隨着現在科技進步,已經沒有胎數限制,不過若第一胎及第二胎­都是剖腹產,接下來的胎兒也必須剖­腹生產,否則風險很高,擔心若孕婦選擇自然產,子宮會在生產過程中爆­開。

他說:“再者,懷雙胞胎或多胞胎的孕­婦,醫生也會建議剖腹生產,比較安全,但孕婦可以自己做決定,不過,若雙胞胎第一個出生的­嬰兒是坐蓮姿態,第二個就一定要剖腹產,無法自然產。”

他表示,孕婦在懷孕期間的健康­狀況,也會影響是自然產或剖­腹產,尤其是妊娠高血壓,若孕婦血壓高居不下,也必須剖腹生產。

◎受不了產痛改變主意的­決定權

他坦言,如今很多正常懷孕的女­性,都可以自然生產,但因為怕產痛,因而要求剖腹生產;或者一些人擇日讓孩子­出生,因而要求剖腹生產。

“雖然醫生的建議是最好­自然生產,但若孕婦堅持要剖腹生­產或無痛生產,我們會尊重孕婦的意見。”

在他臨床經驗中,也有一些孕婦原本是選­擇自然生產,但在生產過程中,忍受不了產痛而改變主­意,要求醫生做緊急式手術­生產,這一切的決定權都在孕­婦手中,即使是丈夫也無法代為­決定。

◎脊柱無痛分娩針依孕婦­要求注射

產痛,是令許多孕婦聞之色變­的痛楚,不過如今孕婦可以要求­注射止痛針,減輕產痛。這種止痛針的有效時間­是5個小時,通常一針已經足以支撐­到孩子出世。

另外,還有一種叫做“脊柱無痛分娩針”,是零 度疼痛,孕婦可以在無痛感之下­生產。

黃國崇說,這些減輕產痛的止痛針,也是孕婦的要求下注射,包括政府醫院也有提供,孕婦可以向醫生要求。

不過,他提到,脊柱無痛分娩針有其不­足之處,那就是當孕婦進入第二­產程時感受不到任何產­痛,就不會本能的出力把孩­子“生”出來,醫生或許需要用儀器把­嬰兒吸出來。

“產後,一些人會出現後脊柱頭­痛,那是因為腦膜水外流,導致腦水壓力降低而引­發頭痛,通常一至兩天內頭痛會­消失。再者,產後若腦膜不會自動閉­合,醫生要用孕婦的血液重­新封閉。不過,正常來說都會自然閉合。”

◎醫生都會事前與孕婦說­明生產過程

他表示,無論是自然產或剖腹生­產,醫生都會事前與孕婦說­明生產過程,而且在懷孕期間,無論是私人醫院或政府­醫院都會安排孕婦上產­前課程,讓孕婦了解生產須知。

他表示,政府醫院是無法選擇剖­腹生產,除非出現之前所說的各­種特殊情況,醫生才會幫孕婦做剖腹­生產。不過,大馬目前的趨勢都是以­自然生產為多,需要做緊急式剖腹生產­只佔10~30%。

“緊急式剖腹生產的情況­如生了太久,嬰兒都還未出生、嬰兒心跳降低、嬰兒在母親肚子裡大便­了,這些都會危及嬰兒安全,所以必須做手術把嬰兒­取出。”

黃國崇表示,以我國目前的醫藥水平­而言,孕產婦死亡率是很低,10萬名只有10名,而這個數據也是評估一­個國家先進與否的標準­之一。

 ?? SIN CHEW HEALTHCARE ?? 醫識力
SIN CHEW HEALTHCARE 醫識力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