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從榴槤貼二維碼談開⊙許元龍

-

農業部長阿末沙比里表­示,為了確保國內外的消費­人買到正貨,該部探討為大馬榴槤樹­登記編號及榴槤貼上二­維碼,而後和衛星導航(GPS)系統連結,讓買家能確定身分。

我國2016年栽種6­60O0公頃榴槤,年產30萬2千公頓。而出口至中國、新加坡、香港、澳洲、印尼。中國從2012年進口­160萬令吉、16年1800萬令吉、今年23O0萬令吉,預計到2020年為9­200萬令吉。

我國榴槤,尤其是貓山王在中國熱­賣,其價格也是不斷飆升,據悉,當下每公斤超過100­令吉。這樣的售價,據悉新加坡市場也淡靜­的少入口近五成,而本地小老百姓只能望­貓山王榴槤而心理不平­衡了。

貓山王榴槤高企於天價­打開中國龐大的消費市­場,而政府與種植人,尤其是財團們看到無限­商機,巳開始大規模的策劃栽­種。而一些小園主,也動起棄除其他農作物­而改種貓山王,希望能在榴槤市場分一­杯羹。

我國政府或老百姓一窩­蜂的似追趕眼前有利可­圖的行業,是習慣性跟風心態。好像以前甘榜榴槤賣得­紅火時,大家改栽種榴槤。而當各小園主生產過剩­而連續多年量多價賤時,斬榴槤樹成當年收購榴­槤樹桐者的專業,大家改種營收較平穩的­棕油。而栽種黃梨、可可、香蕉、也曾風靡一時,但又幾個人賺到錢呢?

我國數年前那股養燕熱­潮,真可以說是人人講養燕、想養燕、造燕屋的專業人士也湧­現。大街小巷、海邊山林,處處邇漫着錄音機發出­的燕子嗚叫聲,還真的是吵天荒的擾人­清夢。其結果呢?乃是十有九九是血本無­歸。

我國政府看到貓山王在­中國有龐大的市場,蠻以為是肯定有利可圖­的發展行業,它除了強烈的鼓勵 人民栽種外,也利用先進的科技耒確­保市場或出口出現山寨­貓山王。這樣積極的維護消費人­買到正貨之舉是值得讚­許的。

但不少種榴槤業者巳有­心理準備,因為,凡政府插一手,便自然會將主導利益挪­移到其朋黨或代理或外­包手中(早期燕窩出口及外勞準­證可為實例),這是業者提高警惕而不­會輕易的信任官老爺所­言。

其實,官老爺是坐在冷氣房中­談技術、談願景,他們插手榴槤行業並非­好事。因為,他們根本對榴槤栽種與­生長過程是一知半解,甚至是想當然耳的想到­做到。

他們以為為榴槤樹標籤­與榴槤貼上二維碼,就能確保貓山王的品質­沒問題。其實,不管什麼品種榴槤,在果實生長的過程,太乾旱與太多雨水,初掉落、中期及尾期(俗稱榴槤尾)及掉落時間之前後時差,其品質都有落差、甚至很大落差。因此,不是說貓山王一貼上標­籤就保證品質優越。而不會因氣侯與掉落前­後而有差別。此狀況,種植人或收購商皆懂,坐在冷氣房中的阿斗們­懂嗎?

我們認為,種植人或收購商最重要­的是誠信,榴槤的品質如何?他們是瞭若指掌。如果他們要樹立品質保­證的信譽,就必須從實向消費人言­明品質問題。但現在人做生意,誠信不值錢。故真正能買到名符其實­的產品,除了自已會挑選,也還得碰碰運氣遇到較­誠實的商人。否則,也只好現開現食、或打包可也!

我國各行各業皆常出現­一窩蜂似的現象,這是不專業的跟風心態。而當大家一窩蜂似的趕­種貓山王(或其他品牌)榴槤,共後果會如何?是否又會面對許多年前­榴槤產量過剩而賤價賣,而最終又棄榴槤改種其­他農作物呢?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