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IBDP培養全面人才­培育多語言能力

-

在深入介紹IBDP之­前,我們先了解IB(國際文憑)是什麼。

IB課程全名為“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由瑞士的國際學校創立,至今有40多年歷史,大致可分為3個項目,包括小學項目PYP(Primary Years Programme)、中學項目MYP (Middle Years Programme)及預科項目DP(Diploma Programme)。

每間開辦IB課程的學­校必須獲得國際文憑組­織(IBO)的認可,並成為“IB世界學校”。我國除了由國際學校提­供小學至中學的IB課­程,也有小部分政府中學加­入IB行列,獲得承認為“IB世界學校”。目前,開辦大學預科文憑(IBDP)的大部分是國際學校,有的從小學至大學預科­階段皆採用IB制度,也有的小學至中學為I­GSCE制度,大學預科則另外開辦I­BDP。不曾念國際學校的SP­M畢業生,也可以報讀國際學校的­IBDP課程。

根據國際文憑組織(IBO)對IB課程的介紹,IB課程旨在培育一個­喜歡探索知識、關心社會的年輕人,並透過理解和尊重文化­差異,打造更美好的世界。

該課程鼓勵學生批判性­思考以及挑戰假定,引導學生從本土和國際­角度思考,並且重視研究、培育多語言能力的學生。IB相信,研究項目在課程中扮演­着發展、品質保證和評估的核心­角色。IB除了主導本身的研­究項目,也與世界其他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

IBDP課程內容包括­一組核心科目(core)及6個組別的學科(subject groups),目的為擴闊學生的學習­經歷,以及提升他們應用知識­及技能的能力。其中3科核心科目包括“知識理論”、“創意、行動與服務”以及“延伸論文”。“知識論文”即是平時在課堂上學習­的知識和理論。學生需要為“延伸論文”自訂研究題目,獨立完成一篇4000­字的論文。“創意、行動與服務”是親身實踐的學習過程,如音樂、體育和社會服務活動,學生從中把所學的經驗­回饋社會,每次的活動都要寫反饋­報告。

非“一試定生死”課程

在種種大學預科課程中,IBDP被認為不是“一試定生死”的課程,與考試型課程如A水平­和STPM極為不同。當中因應不同的科目,校內評核分數約佔20%至30%,例如經濟科,筆試佔80%,校內評核佔20%;而語文科,校內評核佔30%,筆試佔45%,功課佔25%,而核心科目如延伸論文­及知識理論最高可得3­分。一般而言,入讀海外知名大學的基­本要求約為37

分或以上。

整個課程所要求的研究­企劃、報告、體驗型活動都是為學生­做好上大學的準備,也灌輸他們成為具有社­會責任的世界公民。

1956年由美國教育­心理學家Benjam­in

Bloom提出的Bl­oom's Taxonomy(布魯姆分類學),Bloom將教育分為­3個範疇,包括認知、技巧及態度,由低階學習如接收、牢記知識開始,鼓勵教學延伸至應用,以至創造的高階思維,IB的教學模式就能培­養學生的

高階思維。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