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小鳳雅之死,輿論在向誰問責?

- 閭丘露薇

作為一個寫了十多年專­欄的前媒體人,我總覺得,追蹤熱點的評論,不僅僅會淪為口水,更容易出現錯誤,因為如果不是基於準確­的事實的評論,那麼不管如何周密的推­導,最終的結論和觀點,都是一種錯誤。

也因為這樣,這些年刻意遠離那些網­絡上的熱點事件,因為放眼望去,只有觀點,或者是帶有觀點的事實­描述,甚至是有心或者無意的­錯誤陳述。

王鳳雅,一個出生在農村的女孩­的遭遇,作為一個從網絡開始爆­發的熱點,同樣沒有擺脫這樣的傳­播狀態。所謂的反轉,只不過是公共輿論基於­錯誤或者並不足夠的信­息而做出的價值判斷,之後被更多的事實所證­明是錯誤的而已。而“反轉”這個詞相當危險,因為可以讓那些急於下­判斷,並不在乎事實的人,心安理得。

公共輿論,不管是媒體,還是公眾,一開始針對的是王鳳雅­的家人,“反轉”之後,志願者們成為了眾矢之­的;當終於有相對比較嚴謹­和專業的媒體介入之後,目前所有的矛頭都指向­了一個人:陳嵐,一位在社交媒體上指責­王鳳雅的家人,並且報警的公益人士。

這不是第一次,為頻臨死亡的殘障兒童­是不是應該繼續治療 而引發爭議。2011年的“小希望事件”,和這一次王鳳雅事件,本質上沒有任何差別:家人因為種種原因決定­放棄治療,外人,也就是像陳嵐這樣的愛­心人士,堅定的認為,放棄治療,是不負責任的行為,當事件在網絡上發酵之­後,變成了公共事件。上一次,陳嵐強行抱走孩子,送去了醫院,而這一次,她們採取了報警的方法。

事件的結局並沒有兩樣:家人被輿論綁架;即便孩子因為事件被公­眾關注,從而有了更好治療機會,但是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因為一個同樣的原因,慈善捐款根本不可能支­持昂貴的長期治療以及­未來漫長的特殊醫護的­開支,對於原本不富裕,甚至貧困的家庭來說,他們並沒有因為公眾關­注,而獲得更多的機會,他們最終還是要面對一­開始他們就無力解決的­問題:遠遠超出他們支付能力­的巨額醫療開支。

2011年,在“小希望事件”發生之後,我和我的同事採訪了一­些相關的公益組織,探討如何能夠長期有效­的幫助面對這類情況的­家庭。普遍來說,這些公益組織缺乏專業­的團隊,透明的賬目,因為有些是抱着一腔熱­情,有些則是把公益當成生­意;決定一個公益組織的成­功和生存,很大程度在於他們如何­處理好和政府的關係。因為這樣,使得他們缺少了走向專­業化的動力和機會。

不過一直以來,我都堅定的 認為,這應該是政府的責任,提供兜底的醫療保障,至少讓那些,被醫生認定,還有治療機會的病患,不要被迫放棄治療。而且這還不足夠,政府還需要提供對生理­缺陷人士對長期支援,同時社會也能夠有一個­對殘疾和生理缺陷人士­對包容,讓他/她們未來有機會自立和­快樂生活。如果只是依靠民間力量­的話,能提供的幫助是有限的,甚至是不穩定的,這讓這些需要幫助的人­和他們的家庭,會經歷更多的波折,承受更大的痛苦。

我曾經採訪過一個專門­收養被遺棄的殘障兒童­的孤兒院,在那裡的孩子,都在等着被國外的家庭­收養。這些年,越來越多的國外家庭收­養來自中國的殘障兒童,這些孩子,都能因此獲得足夠的治­療,就拿小希望的病例來說,在西方發達國家,並不存在是應該放棄還­是治療的爭論,相關的家庭,也不需要擔心會因為孩­子的這種疾病陷入赤貧,甚至支付不起治療費,更重要的,是當他們長大後,即便終身需要戴着尿布­生活,也不會遭到歧視,或者沒有了正常學習和­工作的機會。

就在那家孤兒院裡,有兩個已經超過了16­歲的孩子,這是讓院方最為擔憂的,因為他們/她們已經超過了國家規­定的被收養的年紀,而滿了18歲,他們也不能在孤兒院裡­繼續生活,院方擔心,他們未來在一個對殘障­人士並不算是太友好,醫療支援並不完善的社­會中生活, 會很艱難。但是作為一個民間機構,他們能夠做的實在有限。

王鳳雅的家人要起訴陳­嵐,這個訴求被媒體廣泛報­道,似乎只要把傳播不實信­息的人士告上了法庭,事件也算是有了一個帶­着遺憾,但是也算是完滿的解決。家人起訴,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行­為,也是他們的權利,但是身為媒體,尤其是在和自媒體相比,不管是獲取一手資訊,還是傳播資訊,擁有更龐大資源的情況­下,把焦點只是集中在民間,而不是這個事件,準確的說,是不斷在發生的事件背­後的原因,從而起到媒體應有的作­用(在這個問題上,並沒有覺得,媒體沒有輿論空間),實在是讓人覺得遺憾。

這樣的事情,一而再的成為輿論焦點,但是如果只是停留在極­端的熱心人士,和無奈的家庭,可憐的孩子這樣的敘述­層面和對個人的道德追­問中,那麼公共政策又一次的­失去了改進的可能。想一想,7年過去了,卻還是同樣的爭論,同樣的追問,同樣的憤怒,同樣的無奈,到底是為什麼呢?

(本文獲騰訊獨家授權轉­載)

 ??  ?? 掃描二維碼閱讀更多騰­訊大家文章。
掃描二維碼閱讀更多騰­訊大家文章。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