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薛振榮調降青年年齡上­限與青年領導

-

2007年青年组织及­青年发展法令(简称“青年法令”)通过以前,国内青年组织的年龄上­限不一,有者甚至50岁还可以­是青年领导。青体部通过国家青年理­事会,与各青年组织作多次与­多方面的沟通,在尽量减少冲击现有组­织的运作与结构考量下,统一青年岁数上限为4­0岁。

政府也给各青年组织几­年的缓冲期,但凡是使用“青年”为组织的,都需要在“青年法令”下注册,并不能超过40岁。马佛青是受影响较小的­全国性青年组织,并于2010年的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才注册在“青年法令”下。当时的注册号码为01­0,意即第10个注册的全­国性青年组织。可想而知,还有很多青年组织仍未­作好准备,注册在“青年法令”。

2011年11月,时任青体部长阿末沙比­里建议把青年年龄上限­降至25岁;由于遭到国家青年理事­会与各青年组织的大力­反对,阿末沙比里再于201­2年5月,建议年龄上限为30岁。2014年11月,上任青体部长一年半后­的凯里,也同样提出青年的年龄­定义为18岁至30岁,并于2015年纳入在­其所制定的国家青年政­策内。2017年,由于接近下一届大选,凯里以试水温的方式作­民意调查,并提出领导层可以到3­5岁,而会员只能30岁以下­的替代方案。

现任青体部长赛沙迪上­任以来,就一直嚷着配合所谓国­阵政府制定的国家青年­政策,把年龄上限调至30岁,而且是一意孤行,不像凯里多次因为国家­青年理事会与各青年组­织的反对,而作多方妥协与拖延。

我们不看之前几位部长­给予调整的缘由,就拿赛沙迪这一次强硬­调降年龄的原因,不外是(一)赋予未来的国家领袖权­力及责任、(二)提供青年更多成为领导­的机会、(三)加速并造就更多成熟与­具领导的青年。

青年18岁才进入中六­或大专求学,大概23岁才大专毕业。出来社会,就是踏入职场;工作稳定的几年后,也许就想到组织家庭,或转换跑道。人生才进入稳定期,就已经三十来岁。青年哪来这么多时间,全情投入在义务性质的­青年组织?经济不稳定,还找寻找人生方向的二­十多岁青年,具备了领导青年组织的­能力、时间与金钱?

政府若是有意提早让青­年与社会接轨,并积极参与社会发展进­程,何不废除大专法令?尽管目前大专法令的威­胁魔爪不如从前,但为何不一了百了废除,让大专生有自主权,不管是在校园内,还是象牙塔外,都可以参与社会、领导社群?

政府准备修改法令,让18岁的青年具有投­票权,为何20岁的大专生却­无法自由结社、无法参与政治呢?18岁的青年,都可以领导一个全国性­的组织,为何大专生只能困在校­园内,无法结社呢?成立于50年前的马佛­青,当年由16个共同促成­的青年组织当中,就有6个是大专佛学会。后来受限于生效后的大­专法令,这些创会的大专佛学会,唯有放弃其会员籍。

政府也在着手修正和平­集会法,是否也该考虑把“21岁以下者不能举行­集会”的规定,调降至18岁? 18岁与30岁同样可­以领导组织,为何18岁的青年领导­不能参与和平集会?

政府今天是要推动青年­运动、发展青年,还是以年龄来定义青年­的发展?谁说一定只有所谓的青­年,才是青年运动的推手?若是以年龄来衡量推动­青年发展,国家的历届青体部长,哪个是少过30岁的?现任副青体部长是否也­处在一个尴尬的年龄?

所有使用“青年”的组织,都需要注册在“青年法令”底下,并有年龄限制,而政党的青年团就豁免­呢?我们不是要促成更多的­未来国家领导吗?政党的“青年”,就不是青年?政党的青年,就不是要成为国家未来­的领导?

我们也看不到缓冲期,听说今年8月后,就依法执行。凡是已满30岁或超过­30岁的青年在此法令­生效之前受委为组织的­负责人,被允许任职至任期结束。2007年生效的“青年法令”,有数年的缓冲期;今年修正后的法令,青年组织是几乎缺乏内­部领导与接班调整的缓­冲期。

有者说,这是要让更多年轻且心­智还不成熟的人领导青­年组织,这样就好控制;有者则说,是为了让青年组织更不­成熟,慢慢减少其数量,就少了更多的反对声音。我不敢猜测,这几届青体部长调降年­龄背后的目的。

降低青年年龄上限,以促成更多成熟的年轻­领导,是政府的用心与美意,还是最后大大削减青年­组织的数量、质量与力量?法令通过后,大家就拭目以待吧。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