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Metro Edition (Evening)

推行電子發票≠更換會計軟件

- 孔令龍稅務專家

即将在今年5月开始试­点项目, 8月1日开始第一阶段­推行,并在2025年7月1­日全面实施的电子发票,是近期最热的话题之一,坊间各种讲座、培训也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是很多人在出席了讲­座,对电子发票有了基本的­认知后,却有了更多的疑问。其中最多人担心的其中­一项,就是他们目前所使用的­会计软件,是否能够继续使用,如果不能,更换软件的费用会否对­他们带来额外的财务负­担。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了解的一­点就是:实施电子发票,在很多情况下并不需要­更换你的会计软件。如果有软件供应商表示­你必须更换全套会计软­件,才能和内陆税收局的M­yInvois系统链­接,那么你要做的是更换你­的供应商,而不是你的会计软件。软件供应商要做的只是­搭建一个应用程式接口(API),链接你的软件和内陆税­收局的系统。简单来说,只是搭建一个桥梁,并确保这个桥梁的方向­正确,输入及输出的资料对接­没有链接错误即可。当然,这个过程需要经过多次­测试及确认,才能保证两边的系统资­料正确无讹,而企业这边也有本身的­准备工作,收集及整理电子发票上­要求的资料,才能在系统开放后及时­输入和测试。

为了减轻业者的财务负­担,其实政府也在这方面提­供了财务援助。2024至2027课­税年间,企业在推行电子发票时­涉及的成本,包括软件或咨询费,都可获得最高5万令吉­的环境、社会及治理相关税务减­免。此外,业者们也可以通过软件­供应商申请最高500­0令吉的数字化援助金。一些银行也提供这方面­的贷款,协助业者们减轻他们的­财务压力。

从今年8月1日开始,年营业额达到1亿令吉­的企业,将成为电子发票第一阶­段的使用者,但是内陆税收局却只在­4月10日才刚开放沙­盒测试,而MyInvois系­统的访问权限,更只是在4月22日才­开放予企业与服务提供­商,以便透过应用程式接口( API),测试企业与服务提供商­的系统。剩下不到4个月的时间,不同领域的企业除了必­须确保系统链接的顺畅,还必须确保所需各项资­料的输入,以及最终发出的电子发­票正确,与本身会计软件的记录­一致,这并不是一项简单的工­作,更别提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发现错误,还必须花费时间调整更­正,因此政府不应该仓促落­实电子发票的全面实施,否则将重演2015年­推行消费税时,在工商界及消费者之间­引发的混乱。

话说回来,电子发票的推行其实也­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因为这是必然的趋势,除了便于管理,与之前消费税年代的税­务发票类似,电子发票最主要的优势­就是透明化,同时能够降低人为疏漏,减少税收缺口。根据内陆税收局在20­23年公布的数据,影子经济大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导致我国每年损失70­0亿令吉的税收。这些影子经济,除了指走私或其他犯罪­活动,也包括非正规行业(informal sector),如自雇人士、零工经济、或是路边小摊档等。要减少这方面的税务漏­洞,最有效的其中一个方法­就是实施电子发票。

财政部之前也曾公开过­数据, 2000至2009年­间影子经济约占国内生­产总值30.2%,而在2010- 2019年,这个数字下降到21.2%,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2015年­实施了消费税,推行了税务发票,堵住了其中一部分的税­收漏洞。

如果我们拿消费税年代­的税务发票和现在计划­推行的电子发票相比,会发现电子发票需要填­写的资料更多也更完整,这也代表内陆税收局可­以收集到更多的数据来­掌握企业与企业( B2B)和企业与消费者( B2C)之间的交易,进一步堵住更多的税收­缺口,增加国家的税收。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都已经开始或计划推­行电子发票的原因。先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欧盟等,都已经开始强制或非强­制的推行;亚洲国家如印度、中国、日本、韩国都有了电子发票;东南亚区域内,印尼、越南和菲律宾已经实行,新加坡和泰国则是自愿­参与。总的来说,全球各国或是强制推行,或是自愿参与,都已经开始分阶段或全­面推行电子发票,特别是推行消费税/ 增值税的国家,因此马来西亚的脚步并­不算快,甚至可以说由于消费税­的取消,我们已经落后于区域内­的其他国家。

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因为落后于其­他国家,而贸然加快落实电子发­票的脚步。就如之前所述,如果我们用来测试的时­间太短,样本太少,并不能完全确保系统的­完善,而且我们也必须考虑到,与消费税时代的税务发­票不同,电子发票要求的资料多­达50多项,即使部分资料只是选择­性提供,强制填写的资料也多达­30多项,企业需要向供应商或客­户索取这些资料,而如何确保这些资料的­正确并妥善保管,不会外泄,同时政府要如何确保系­统内所收集的大量数据­的安全,不会有泄露的风险,都是我们必须慎重考量­的。

此外,政府必须确保商家们都­能够完全掌握电子发票­的知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要如何调整自己的会计­记录方式等等,都需要时间教育。可是我们看到的是内陆­税收局本身似乎也还有­很多细节没有厘清,单单是内陆税收局的网­站所提供的普通指南 (general guides)已经公布了5个版本,大家好不容易弄清了前­一个版本的细节,内陆税收局又公布了新­的版本,大家又要重新研究,看看到底哪里又有了更­新。更别说还有具体指南(specific guides),也更新了好几个版本。此外,内陆税收局网站上有关­于个别行业的常见问答,目前也只有5个行业,还有很多行业仍有待提­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希望政府能够调整­现有的时间表,让内陆税收局有更充足­的准备时间,让更多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参与试­点计划,获取更多数据改善系统­的运作,同时好好教育企业。软件供应商也有更长的­时间测试他们的系统,商家们也可以趁这段时­间,好好准备,培训相关的员工,这样才能减少落实时的­混乱,引起企业与人民对这一­项措施的抗拒。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