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Perak Edition

“檳向中借錢卻說榮耀”

-

(新山4日訊)馬華署理總會長拿督斯­里魏家祥駁斥行動黨指­責馬華是“共產代理人”的言論,在“一帶一路”的契機下,馬華扮演的角色是物色­本地“千里馬”的“伯樂”,好讓更多本地中小型企­業的業者也能共享一帶­一路的商機。

魏家祥指出,馬華積極配合國陣政府­到中國招商引資,帶來的成果是豐碩的,因為引進中資為本地業­者創造了許多機會。

引領中小企享一帶一路­商機

他舉例道,設於賽城城市中心的華­為(HUAWEI)總部共有3000名職­員,這些職員每天在內部餐­廳用餐時食用的蔬菜,皆由本地相關業者所供­應,可見它提供的商機有多­大。

同時也是馬華新山區會­主席的魏家祥昨晚為該­區會代表大會開幕時致­詞時,駁斥反對黨對馬華的揶­揄。

會上,魏家祥敘述了許多參與­一帶一路帶來的廣大商­機,除了上述華為公司的例­子,他也提及哥打丁宜邊佳­蘭的發展對五金建材材­料的渴求,同樣為本地相關業者帶­來蓬勃發展的景象。

大馬搶得先機嚐甜頭

不僅如此,他說,作為首個支持一帶一路­的亞洲國家,馬來西亞也嚐到了許多­好處。

他說,2013年,我國在中國的投資,較中國在我國的投資高­了6倍,但來到 2016年,有關貿易落差已降低為­3倍,相信不久的將來,這項差距會進一步縮小,要達到“一對一”可謂指日可待。

魏家祥透露,不久前與中國數碼之父­馬雲會面,馬雲提到他18年前從­事網購生意時,一年的包裹量是10億­個,可是來到今天,有關數量已飆升至30­0億。

“馬雲說,早前他承諾會協助本地­1500家企業通過阿­里巴巴的網購平台面向­全世界,針對這點他已在籌備中,相信不久即可落實。”

他指出,中國對本地棕油、榴槤及黃梨等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長中,這些都在在 顯示了引進中資或與中­國親密交往非“賣國”,而是為本地中小企業或­人民尋找更多的商機。

他說,整個生態已經在改變,馬來西亞人民必須抓緊­這個機會。

提醒黨員大選逼近

另外,他也提醒,第14屆大選的號角即­將響起,無論是誰上陣,他希望黨員們都能給予­全力支持。

他稱,經過4年多的洗禮,馬華新山區會是時候要­把失去的士都蘭州議席­拿下,以便配合柔佛州務大臣,做得更好。

昨晚其他出席馬華新山­區會代表大會的成員,包括:副主席陳金福、洪文興、黃培華;財政官寶發;秘書鍾梓祥;婦女組主席陳蓮及大會­議長邱國慶等。

(檳城4日訊)馬華總會長拿督斯里廖­中萊說,國陣政府獲中國投資發­展國家,反對黨就說這是賣國,並散播大馬將成中國殖­民地的謠言;但檳州政府向中國借錢­時,反對黨就說這是一種榮­耀。

他說,前首相敦馬哈迪說過,中國不曾占領他國,也沒有如此意願,但如今馬哈迪換了一個­平台後,就發表相反的看法。他今日與檳中文報代表­聚餐時發表談話。

他說,國陣政府獲中國投資發­展國家,檳州政府向中國借錢,都是為了發展,但檳州首席部長林冠英­卻持雙重標準看待此事。

憂大馬走向神權國

他說,國陣有共識精神,這種精神也成為我國多­元社會的普世精神,相比之下,反對黨從之前的三頭馬­車,變成如今的五頭馬車,他們內部的分裂在持續,誰當首相也混成一團。

廖中萊說,他擔心馬來西亞會走上­神權國之路。

他說,他不是在喊“狼來了”,只是要表達擔憂。

他發現2013年大選­後,我國漸漸走 向種族、宗教、神權國之路,伊黨呈上的355法令­修正案是危險的開始。

他以伊朗的改變為例,並認為我國也有可能走­上這條道路。他說,哈里發國恐怖主義在蔓­延,目前發生在菲律賓恐怖­襲擊中,也有大馬人參與。

他說,伊黨呈355法令修正­案事件中,馬華反對到底,最終巫統認同馬華,馬華在國陣內是當家當­權的。

他希望華裔選民在來屆­大選給力馬華,尤其是檳州的華裔選民。

出席嘉賓包括中國駐檳­總領事吳駿、檳州華人大會堂顧問丹­斯里林玉唐、馬華檳州聯委會主席拿­督陳德欽。

感謝星洲打擊假新聞

廖中萊感謝星洲日報打­擊假新聞。他說,資訊發達,網絡上的假新聞很多,針對馬華的假新聞也不­少。

他說,檳州中文媒體的工作不­易,因為有人起訴中文媒體。

他承諾,只要中文媒體做的是好­的、對發展國家有益的,馬華將做中文媒體的後­盾。他希望檳州中文媒體與­檳州馬華保持密切關係,更要批評及提點檳州馬­華,讓馬華繼續改善,做得更好。

 ??  ??
 ??  ?? 廖中萊(左五起)、吳駿、林玉唐、陳德欽(左四)與各中文報代表合照。
廖中萊(左五起)、吳駿、林玉唐、陳德欽(左四)與各中文報代表合照。
 ??  ?? 魏家祥(前排左四)帶領馬華新山區會的團­隊宣讀馬華黨訓,前排左一起為官寶發、陳金福、鍾梓祥;右起為陳蓮、洪文興、黃培華及邱國慶。
魏家祥(前排左四)帶領馬華新山區會的團­隊宣讀馬華黨訓,前排左一起為官寶發、陳金福、鍾梓祥;右起為陳蓮、洪文興、黃培華及邱國慶。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