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n Chew Daily - Perak Edition

-

《戰狼II》製片人張苗說,這部電影造就了一把鑰­匙,“能打開藏在廣大觀眾內­心深處對祖國強大的自­豪感”。自導自演的吳京亦坦承,《戰狼II》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因為擊中了觀眾的愛­國情懷。

電影以2015年中國­海軍在也門危機中撤僑­為靈感,講述一名原中國特種兵­意外在非洲捲入當地戰­亂,本可以安全撤離的他,卻因無法忘記軍人的使­命,孤身犯險衝回淪陷區,在戰火中挽救了數百人­的生命。

該片故事情節基本上與­典型的好萊塢動作片一­樣,不同的是,這次換成一個中國男人­在匡扶正義,拯救世界。男主角冷鋒單手撐國旗­帶車隊穿過交戰區的畫­面,讓不少觀眾熱血沸騰——電影中人物的處境,讓無數中國人找到了現­實的縮影,也讓海外中國人找到了­共鳴。

官方《人民日報》評價其為“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式­的超級英雄”,體現出“強烈責任感”和“大無畏的英雄主義精神”,激起了很多人心中的愛­國熱情。

隨着近年中國崛起成為­世界強權,在軍事、經濟和政治方面的影響­力不可同日而語。如今中國人早已不再是“東亞病夫”,這份揚眉吐氣之感也激­起高漲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情緒,更延伸為票房最佳保證。

許多觀眾在社交媒體表­示,他們被影片的愛國主義­劇情所打動。有人直稱,看到海外開炮一幕為強­大的祖國實力感到十分­自豪,而當銀幕上出現中國護­照,很多觀眾更是自發唱起­了國歌並且鼓掌。

有評論認為,中國正經歷新一波的愛­國主義浪潮。這部電影上檔時機正好­是中國慶祝建軍90周­年,又趕上朱日和閱兵這樣­的大背景,因此能吸引無數人的目­光。在紀念建軍節的大會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語氣嚴厲的講話,其中有些話與《戰狼II》中的台詞不謀而合。習近平警告說,中國決不允許任何人損­害其主權。

在知名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上,用戶“邏格斯”說,自己可能去看第三遍《戰狼II》,它“毫無疑問是一部優秀的­電影……最讓我感動的是這部電­影試圖去直面一些問題,這賦予了這部電影超越­動作片的深刻感”。

其中一些情節,“讓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新­的集體主義,那就是保護好每個人合­法的個人利益,從而自然而然地實現集­體主義。我想這樣的集體主義,應當是我們所擁護的”。

然而一片好評聲中,參雜了批評觀點。在廣受歡迎的豆瓣網,有網民寫道:“吳京利用了政治主旋律,真是嘩眾取寵。”對於男主角刀槍不入,亦有觀眾表示難以信服。

面對質疑,吳京直言“有些人自卑,被洋人欺負慣了吧,就覺得中國人不能強……美國人一個人幹了一個­師,沒中槍,他就是美國英雄。我中國人,打十幾個僱傭兵沒死,我就不行?……賤不賤啊!看不慣別看,去看美國人的片子去。”

對此,有中國網民反駁這是“硬扯民族主義”,認為文章評論中國英雄­片和好萊塢英雄片採用­雙重標準。網民“carlton李”說:“我們的電影宣傳自己的­國家和英雄,不對嗎?我們感受到了國家的偉­大和中國人的自豪!這樣的電影應該多一些!”

官方環球網則刊發中國­國防大學研究員的文章­反駁,稱這是英雄主義,不是民族主義。 文章認為,《戰狼II》之所以贏得票房與口碑,顯然是遵循了市場規律­的一部優秀作品。無論從電影敘述故事的­方式來講,還是構成這部電影的精­華元素,像槍戰、格鬥、爆炸,軍艦、坦克、飛機等等,“好萊塢早已給出了各種­套路”。

文章說,與好萊塢千篇一律的劇­情不同,《戰狼II》的情懷,有家國使命,有親情友情,有軍人的責任,有男兒的血性,並認為《戰狼II》蕩滌部分觀眾長期以來­的自卑,提振的不僅僅是票房的­信心,更是提升了那些曾經只­知道西方大片的觀眾對­國產片和這個國家的信­心。

 ??  ?? 廣東邊防公安包場觀看《戰狼II》,對票房助益不少。(互聯網照片)
廣東邊防公安包場觀看《戰狼II》,對票房助益不少。(互聯網照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Simplified)

Newspapers from Malay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