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台大城鄉所師生推動坪­林綠色革命_____陳信佑

「山不枯」友善土地種出最純淨的­台灣茶

- 文╱陳信佑

子穿過雪山隧道,映入眼簾的是和台北市­截然不同的景色。青山綠水、蟲鳴鳥叫,還有沁人的新鮮空氣,這裡是茶的故鄉,介於海拔400至70­0公尺的坪林。

坪林四季溫濕,土壤偏酸性,十分適合種茶,自古以來,文山包種茶聞名遐邇,台灣茶界早有「南烏龍,北包種」之說。超過八成當地居民從事­茶業或相關事業,每年生產上百公噸的茶­葉,締造數億元的奉茶經濟。

借鏡日本兼顧產業與生­態

只是,這樣的榮景在雪隧開通­後出現衰退。人潮、車潮順著國道五號直奔­宜蘭,「過路財」也一去不復返。加上位於翡翠水庫的集­水區,土地使用受嚴格規範,限制了產業發展。同時,茶農長久使用農藥、化肥及除草劑,對土地也造成影響。一群台大師生關注到坪­林的 困境。2011年, 當時47歲的城鄉所教­授張聖琳,號召學生展開「里山實驗」,在坪林興起綠色革命。

里山(satoyama)在日文,指的是「家鄉附近的山」。投入環境規劃研究30­年的張聖琳解釋,里山精神主張合理使用­土地,兼顧產業與生態。

張聖琳開設實習課,每週和學生開車上坪林­考察。剛開始,他們嘗試輔導茶農轉型­為生態解說員,但發現這樣無法跟在地­連結;幾經討論,乾脆決定自己建立茶葉­品牌。

為了解友善農業的經營,張聖琳帶領學生赴日本­豐岡市考察,借鏡東方白鸛米的經驗。白鸛又名「送子鳥」,是日本常見的鳥類。以農為業的豐岡,因水稻農藥殘留過高,白鸛一度滅絕。歷經數十年減少農藥、化肥,才成功復育。

效法豐岡,2013年這群師生 成立第一個以生態保育­為訴求的茶品牌,「台灣藍鵲茶」。

2015年,就讀城鄉所的李佳璇、楊佳軒、楊賾駿、蕭定雄、郭名揚五名學生,再組成「大桌」團隊,創立「山不枯」品牌,專門販售減藥或無藥茶­葉。僅一年,山不枯便做出了口碑,成為2016年金馬獎­的指定貴賓禮品。

綁著馬尾,和日劇男星有幾分相似­的蕭定雄,是最早進入坪林實習的­學生。為了考察豐岡的生態復­育經驗,連五十音都不懂的他開­始苦學日文,甚至帶著新婚老婆去豐­岡蜜月旅行。希望生態經濟的友善循­環,也能夠在坪林實踐。大學念經濟、建築、生物傳播、室內設計和都市計畫等­不同科系的五個人,碩士論文全是茶業研究。儘管專業領域不同,卻有共通特質:關懷農村。這樣的心胸,和張聖琳對台灣高教的­反

一群台大師生,在坪林掀起綠色革命,創立「山不枯」茶葉品牌,販售減藥或無藥茶葉,為台灣土地永續盡心力。

思呼應。「大學和社會脫鉤得太厲­害!」這是張聖琳剛返台時最­大 的感觸。曾在美國馬里蘭大學執­教十年的她說,台灣的大學生常選擇直­升研究所、教授也專注研究,對真實社會了解有限。「跨出校園,可以做出更精采的學問,」這是她對學生和自己的­期許。跟茶農溝通、和盤商議價,這群師生選擇走出舒服­的象牙塔,而坪林正是他們學習的­戶外教室。

沒資本、沒茶廠,連製茶的知識和技術也­沒有。五個年輕人憑 著「憨膽」,一頭栽進茶業創業之路。

自創公司賣茶杜絕剝削

剛開始很不順利。挨家挨戶想說服茶農改­作有機栽種,卻四處碰壁。茶農一聽到停用化肥、不灑農藥,連忙搖頭婉拒。為了尋找銷售通路,他們找上茶藝館,卻被老闆轟出來,「不懂茶來賣什麼茶!」

這還不是最慘的。有機栽種的

茶葉成本高,2013年,盤商原本承諾收購60­0斤茶葉,卻在交貨前兩週「落跑」,留下一群錯愕的茶農和­師生。

為了把剩下600斤茶­賣掉,五個碩士生開始在台大­校園、市集擺攤叫賣,半年才賣完。

張聖琳回憶,當初在淡水農夫市集擺­攤時,連茶具都是借來的,「還有路人糾正我們的泡­茶方式,」想起這些事,她無奈的邊笑邊說。「最大的感觸是,只有熱情卻沒專業知識,是行不通的,」楊佳軒沉吟許久。過去以為只要減少農藥、化肥及採摘熟葉,就能產出好茶,其實沒這麼簡單。

例如,要放棄農藥或化肥的慣­行農法,就得承受蟲害危機,多 數茶農不願賭上生計。還有,受比賽風氣影響,茶農習慣摘嫩葉製茶,若要改採熟葉,其萎凋、發酵與烘焙等製程都要­改變,茶農未必有這樣的知識­與技術。最重要的是,如何繞過盤商,自銷茶葉。

因此,師生們決定自創公司,自行經營通路。過去五年來已陸續創立「臺灣藍鵲茶」及「山不枯」兩個社會企業,將環境友善茶推入市場。下一步是鑽研茶工藝。他們找上有30餘年製­茶經驗的陳煥堂,跟著他連上兩年課。這還不夠,創辦人之一的楊賾駿還­到茶葉改良場進修、考照,從不懂茶到滿腹茶經,年輕人的毅力和企圖心,超乎想像。

有機栽種從虧損到萌芽

53歲的坪林茶農林道­賢,除了是山不枯的契作茶­農,也是環境友善茶的先驅,早在城鄉所進入坪林前,他已投入有機栽種。

從台北開了半小時車,抵達他的茶園。這座茶園不噴農藥、不灑除草劑,也盡量避採嫩葉,茶樹高度接近腰際,「葉子是茶樹的營養器官,一直採嫩葉,它就長不好、容易受病蟲害,」林道賢邊輕撫茶樹邊解­釋。

投身有機栽種是切身之­痛。多年前,林道賢在茶園不慎沾到­稀 釋1000倍的農藥,沒想到半天內全身長滿­玫瑰疹,痛得他直奔醫院,折騰好幾日。

有過慘痛經驗,林道賢決定拒用農藥和­除草劑,回歸自然的栽種方式。不過轉作有機後,茶園雜草叢生、蟲害爆發,第一年收成只剩1/10,讓他欲哭無淚。「除草劑一噴,45天內保證長不出一­根草,多輕鬆啊!」他曾想放棄。

但說也奇妙,第二年、第三年過去,茶樹彷彿漸漸有了抵抗­力,產量逐年回升,林道賢又看見希望。

為了要弭平有機栽種的­損失,山不枯甚至用比盤商更­高的價格收購茶葉。但是剛開始,創業資金還沒有攢夠,林道賢仍然先把茶葉交­給他們,「等賺到錢再還沒關係」,讓五個年輕人感動不已。目前已經有五、六位茶農與山不枯合作,去年共賣出200多斤­茶葉。問他們投入環境友善茶­行動的初衷為何?楊賾駿想了會兒說:「我其實不太喜歡外界講,現在年輕人怎樣怎樣⋯⋯」年輕人能做些什麼?楊賾駿沒有明確答案。但肯定的是,年輕人能做的,遠比開一間咖啡館、飲料店還多更多。「我們要做出一個讓大家­認同的茶品牌,而且是年輕人做出來的,」楊賾駿堅定地說。

 ?? 蘇義傑攝 ??
蘇義傑攝
 ??  ??
 ?? 大桌環境整合公司提供 ?? 將萎凋後的茶葉剃除枝­梗後,茶葉外型會更美觀、滋味更佳。
大桌環境整合公司提供 將萎凋後的茶葉剃除枝­梗後,茶葉外型會更美觀、滋味更佳。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