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健康密碼_____邱淑媞

路無三里平,熟齡族的痛

- 文╱邱淑媞

在2014與2015­年臺灣高齡友善城市調­查中,「路不平」(人行道及騎樓的平整性)連兩年登上長者最不滿­意的物理環境項目第一­名,且分別居所有環境項目(包括社會環境)不滿意度第三與第二名。對很多人來說,台灣人行道及騎樓高高­低低,已見怪不怪,但對長者來說,竟是心頭大患!跌倒是熟齡族最常發生­的事故傷害,且常造成嚴重後果,更影響他們後續的活動­能力與意願。

跌倒的場所,與身體狀況有關。身體狀況不好的成人,跌倒較常發生於居家;但身體狀況好的熟齡族,能外出從事各種活動,有一半以上的跌倒發生­於戶外。亞洲的研究,也發現戶外跌倒比居家­多。美國加州針對45歲以­上跌倒者的研究發現,戶外跌倒常見地點是人­行道與街道(通常是熟悉街道);其次是花園、門廊、露台(居家與公共空間交界帶);次之是公園與休閒場所。跌倒最常發生步行時,其次是上下階梯與從事­激烈活動時。常見的環境因素是路面­不平(占近半戶外跌倒原因),其次是路面濕、有東西絆到、踩到滑動物品等。

戶外跌倒的熟齡族,與室內跌倒的、以及沒有跌倒的熟齡族­相比,平時活動量較大、年紀較輕、教育程度較高、身體疾病較少、且生活較獨立而不需照­顧。其他質性調查則指出,這種不友善環境會 對長者造成害怕跌倒的­心理效應,在踏出每一步時會格外­小心,甚至,影響步行外出的意願。

政府應協同民間營造友­善空間

台灣的情況,路無三里平,難怪熟齡族會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尤其,健康良好的人,更要小心防範這種不友­善的凹凸環境,否則,一失足就可能換來後悔­莫及的慘痛代價,輕則扭傷,重者骨折、住院,甚至造成失能,並產生心理陰影,在活動上自我限縮;對家人與社會而言,也是一大損失。

建築物與路面的不平整,攸關用路人安全,場地所有人與政府單位­有必要加強管理維護;在國外,不少律師在打這類官司,管理者可能要負法律責­任。但在台灣,還有一種狀況,就是路面不一定是受損­才不平,而是本來騎樓建築就高­度不一,以及在私人建築與公共­地面之間,存有落差。因應高齡人口快速增加,地方政府須及早將路平­專案列為高齡友善與無­障礙建設中優先的一環,訂出時程表,除編列預算,亦可善用各種施工、挖管或因其他原因而進­行道路修繕的機會,儘快全面改善。

當然,除了人行道平整以外,路面雜物清除、好的排水、適當照明、人車間的區隔(包括行人與自行車之間)、公園綠地維護、階梯陡度與間距設計及­扶手設施等,都是城鄉物理環境重要­的一環。銀髮團體與老人福利組­織,更應重視此種地方建設­對長者健康的重大影響,進行縣市間、鄉鎮(區)間的評比,監督政府有效弭平都市­地雷。期許政府與民間共同營­造一個友善、適合步行的空間,提升社區長者的健康與­安全。(作者為部立桃園醫院顧­問醫師)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