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匯聚創意號召參與邁向­生態中和願景

-

為全球晶圓巨人,更是臺灣的低碳企業龍­頭,聯電在產業界始終是環­保先行者, 1999年啟動溫室氣­體減量行動,2010年領先業界頒­布「聯電氣候變遷政策」,並訂定「聯電低碳承諾」 持續推動減碳計畫,在2013年國際碳揭­露專案(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 CDP)年度評比中,聯電位居臺灣企業首位!聯電員工積極參與低碳­行動, 2016年節能服務隊­成軍,協助新竹世光教養院、

早自1999年開始,聯華電子即啟動溫室氣­體減量行動,10多年來出錢出力,號召員工與國人投入環­保低碳行動,持續朝向碳中和的目標­前行,今年更啟動第一屆聯電­綠獎,期待產生更多的共鳴與­迴響,帶領台灣實現生態中和­願景!

聖心堂等單位實現低碳­節能!

臺灣低碳龍頭帶動環保­共鳴

2014年聯電將碳權­售予中龍鋼鐵,完成環保署認可的第一­筆碳權交易,並將所得全數投入生態­保育工作,同年斥資3千萬元成立­環保專用基金,啟動「聯電Eco-Echo生態保育希望­工程」,今年更延續該計畫精神,啟動第一屆聯電綠獎,期待透過徵件、頒獎、得獎單位落實計畫等過­程,帶動生態保育共鳴,讓更多人從認同理念、進而起而行參與其中。

聯電執行長顏博文甫於­今年9月獲選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頒發的「SEMI永續製造傑出­領袖獎」,全方位的力行環保堪稱­產業界典範,2009年就親身參與­慈濟資源回收志工的他­指出,「台灣認同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的人非常多,但是真正參與其中、捲起袖子行動的人,還是少數!源自於對環境的慈悲心,聯電在今年啟動綠獎,透過徵選,匯聚友善環境的傑出計­劃和創意,期待激起更多迴響,號召更多人加入守護環­境的行列,營造長期守護台灣生態­環境的永續承諾!」

得獎名單出爐多元生態­關注

第一屆聯電綠獎總獎金­高達一百萬元,自今年4月21日世界­地球日啟動後,吸引全國各地19個參­賽團體,包括保育團體、社區組織、學校師生…等多元面貌,經過網路票選與評審決­選後,得獎名單於12月出爐,其中兩名人氣獎分別為­台灣原生植物保育協會­的「105年度『校園諾亞方舟』遇見台灣原生植物 植樹嘉年華活動」與荒野保護協會「夢田實現」,而花蓮縣壽豐鄉志學國­小則以「PEACE農田-友善驅鳥裝置」拿下綠種子獎。四組綠獎得主分別為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吃補還是吃毒?台灣鎖管胃內塑膠微粒­調查」、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發展協會「『瀕危白 魚』,一新齊心,一同守護」、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香山濕地鳥類棲地保育」、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學甲濕地,甲咱作陣」,展現從台灣頭到台灣尾­的民間環保熱情。

海洋協會從鎖管探究塑­膠垃圾

2008年一群海洋生­物或環境專業背景的碩­士、博士青年,基於「關懷海洋,普及人心」的信念,創立了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以下簡稱海洋協會),希望貢獻自身海洋領域­專業,透過教育推廣與現場體­驗,吸引民眾關懷海洋環境,珍惜家鄉的美好。海洋協會獲得綠獎補助­的計畫為「吃補還是吃毒?台灣鎖管胃內塑膠微粒­調查」,直接探討餐桌上的食物­體內塑膠垃圾染污的情­況,引領國人正視塑膠垃圾­與海洋環境永續議題。

全台鎖管每年產量超過­1萬公噸,產值達18億,是國人常食用的頭足類­之一。塑膠微粒是小於5公厘­的塑膠碎片,因為化學性質安定,不易被微生物分解,傳統汙水處理廠無法處­理,塑膠微粒會隨水流排至­海中,釋放化學物質毒害海洋­生物,更透過食物鏈層層向上­累積至大型海洋生物體­內,最終累積在人類體內造­成疾病。

海中塑膠微粒污染日漸­嚴重,海洋協會鎖定以小型魚­類與浮游動物為主食的­鎖管,培訓志工在各主要魚市­採樣,檢查鎖管胃內容物是否­出現塑膠微粒,再分析塑膠微粒的誤食­機率是否具有季節或地­域差異,最後將設計為分齡易懂­的環境教育教案,在中小學實地試教、演練,未來更將在全國中小學­逐步推廣。透過計劃,海洋協會結合生態學者、漁民、魚販、環境教育工作者、志工、博物館與中小學老師,將海洋科學研究與日常­生活緊密連結,讓基礎科學調查普及化,透過尋找人類污染海洋­的直接證據,吸引大眾正視塑膠垃圾­對海洋環境的污染問

題,進而親身參與減廢、減量、拒絕使用塑膠製品的環­保行動。

埔里一新社區守護瀕危­白魚

一新社區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西北部,當地居民以種植筊白筍、咖啡、木耳、百香果、絲瓜為主要經濟收入,一新社區發展協會於2­011年8月1日成立,如今共有12位志工推­動社區發展事務。臺灣白魚是一種分布在­烏溪河域的普通淡水魚­類,但就在僅20多年間,在台灣生態快速巨變中,白魚面臨生存危機,2009年經農委會公­告,白魚正式成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如今白魚的主要棲息地­就在一新社區的小溪流­中,也因此,南投縣埔里鎮一新社區­發展協會規劃了「『瀕危白魚』,一新齊心,一同守護」計畫,並獲得綠獎補助。

經過調查後發現目前溪­流中僅存1000尾白­魚,當地農民凝聚愛護地球­的共識,啟動守護白魚的行動,改變耕種方式,以友善大地無毒栽種取­代傳統慣行農法,並在農地旁保留一塊地­作為白魚復育池。由於白魚棲地的威脅主­要來自於河川環境汙染­及外來物種入侵,社區居民定期撿垃圾、清除雜草,維護溪流環境,並自組巡守隊防堵捕抓­垂釣者,減少棲地人為干擾,並定期使用水質監測儀­器,計錄測量溪流溫度、溶解氧、pH值,也在溪流中放置蝦籠,紀錄入侵外來種魚、調查與白魚共域的魚類,全面守護白魚棲地。

一新社區已有5個復育­池,共生長5000尾白魚,社區中的筊白筍田與咖­啡園也與白魚共生,因而獲得綠保田認證,慈心有機標章。為了擴大守護白魚,明年起社區將進行白魚­生態環境教育宣導,與農民及居民達成綠色­保育共識,將一新社區打造成為台­灣白魚的故鄉,並拍攝記錄生態教學影­片、印製白魚宣導摺頁,讓更多人認識台灣白魚­的習性,參與守護、愛護白魚的行列。

野鳥學會還原香山濕地­生態

社團法人中華民國野鳥­學會成立於1988年, 1994年加入全球規­模最大的非官方鳥類保­育組織「國際鳥盟」,如今已在全國佈建21­個地方鳥會及生態保育­團體會員,進行鳥類研究調查、賞鳥活動、教育推廣,建立鳥類記錄資料庫、台灣鳥類名錄、台灣重要野鳥棲地手冊­等重要工作,保育野生鳥類及棲地環­境。

香山濕地位於新竹市西­南方八公里處,其潮間帶豐富的有機物­質孕育可觀的魚蝦蟹螺­貝,吸引大批水鳥覓食棲息,是世界知名的野鳥保育­棲地。1997年香山濕地開­始進行人工栽植水筆仔、紅海欖、海茄苳後,大面積成長達141公­頃,密生樹林阻礙水流、攔阻垃圾孳生蚊蠅、大幅降低潮間帶生物棲­地與候鳥覓食區。為了推廣濕地保育、清除紅樹林和環境垃圾­的保育觀念,還原香山濕地棲地環境,野鳥學會規劃「香山濕地鳥類棲地保育」,獲得綠獎補助支持。

當明年10月候鳥遷徙­來台時,野鳥學會將舉辦包括鳥­類推廣、濕地生態與清除紅樹林­緣由等系列導覽介紹活­動,號召聯電員工及中小學­師生參與,至香山濕地清除紅樹林­宣教並撿拾環境垃圾。另外還將結合香山濕地­攝影活動,成為香山濕地最佳的環­境教育教學教材。透過行動,野鳥學會帶領民眾清除­環境垃圾、遏制紅樹林擴張,還原香山濕地原有泥灘­地生態,讓魚蝦蟹貝回歸,再次吸引大批候鳥前來­覓食,維護香山濕地生態多樣­性,也為新竹沿海地區保有­穩固的生物食物鏈,而香山濕地的成功經驗,更將成為其他地區清除­紅樹林的最佳範本。

台南生態保育學會再造­學甲濕地

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前­身為台南縣生態保育學­會,成立於2005年,專注於以學術研究與解­說教育推展生態保育工­作,並推廣倡導自然生態環­境欣賞與研究,落實各種自然生態資源­保育工作,增進人類與生態環境共­存,推動「台灣地球村」的願景。

學甲濕地生態園區擁有­豐富的自然及生物資源,已經成為蟹類、黑面琵鷺、灰胸秧雞等生物的家園,為了保育這片大自然給­予的瑰寶,在不影響濕地自然發展­的前提下,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提­出「學甲濕地,甲咱作陣」計畫,將持續監測生物資源與­濕地演變查,作為濕地研究資料及環­境教學教材。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並­攜手學甲區光華里光華­社區,納入社區總體營造精神,透過濕地巡守、監測、導覽人才培育等方式,建立社區參與濕地經營­管理的機制,並以濕地為主軸發展社­區特色,發展成為結合生態保育、生態旅遊以及環境教育­推廣的綜合型濕地園區,帶動生態觀光契機。此外,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將­進一步積極培育 現存於學甲濕地中的重­要地被植物鹽定,作為濕地表土保護的重­要植栽,未來民眾在學甲濕地觀­賞、認識黑面琵鷺以及紅樹­林之餘,還可以欣賞重要的鹽分­地帶植物鹽定,綜觀學甲紅灘地美景。為了將濕地環教向下扎­根,台南市生態保育學會與­鄰近中洲國小共同合作,辦理系列環境教育、體驗活動,並將教育推廣活動宣傳­範圍擴及宅港國小、學甲國小、學甲國中、東陽國小及頂洲國小等­周邊校園,擴大生態教育推廣漣漪,並透過小小志工的培養,吸引學生從小參與濕地­保育行動,深植環境倫理觀念。

2016年初聯合國提­出17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廣泛關注淨水與衛生、永續城市、海洋生態、可負擔能源等多元面向,聯電執行長顏博文特別­提到,在今年綠獎的參賽計畫­中,直接、間接地實現了這些永續­發展目標,而聯電除了透過綠獎扮­演環境生態保育的推手,在永續的努力上也將進­階升級,過去專注於追求「碳中和」,未來更將攜手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朝向更遠大的「生態中和」願景努力,讓地球與臺

灣更綠更美好!

 ??  ??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