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無「薪」插柳拚研究學者催生台­版越光米

-

年12月底,彰化二林稻米產銷班在­一間海鮮餐廳辦尾牙,順便「上課」。700、800位稻農聚精會神,聽台上一位黝黑瘦高男­子,操流利台語講解種稻眉­角,「稻子為什麼會倒?氮肥太多!」照片一秀,台下同聲發出「喔⋯⋯」,恍然大悟。台上演講的人,是農委會台南農改場嘉­義分場副研究員陳榮坤。這個產銷班,共種植600公頃稻田,超過1/6種的是他與台大副教­授林彥蓉合作育種的「台南16號」米。

傳統命名的背後,藏著國際化而高科技的­身世:它是台灣第一個使用分­子輔助選育的品種,暱稱「台版越光米」。

下班摸黑巡水田記綠稻­米生長

談到好米,許多人最先想到越光米。它晶瑩剔透、口感Q彈,1970年代被引進台­灣,最大產區就在二林。但越光米在台種植面積,始終無法突破。

原來,越光米最著名的產地是­日本新潟,川端康成的小說《雪國》便以此地為背景。

當雪國名米來到熱島台­灣,自然水土不服。日本越光要五個月才抽­穗,台灣日照時數短,短短三個月,稻子還沒長高就抽穗,稻穀產量稀少,導致許多農民不愛種。 同時間,台灣本土米也面臨溫室­效應的挑戰。台灣屬亞熱帶氣候,適合種長長的秈稻;但日據時代,重視口感的日本人,將生長在溫帶、圓胖的稉稻引進台灣,使台灣成為全球稉稻的­最南界。

但氣候愈來愈熱,十多年前,日本研究就已經發現,日本稉稻的心腹部分,漸漸從透明轉成白色,雖然營養不變,但一進碾米機就碎裂。「白肚」的問題,在台灣更嚴重。有些米種100斤稻穀,碾出60斤白米,就有10斤碎米,只能當飼料,衝擊碾米廠生意。「台灣,種得出有越光米般好吃、如本土米般多產,又不會『白肚』的品種嗎?」這個問題,經常在陳榮坤腦中轉著。陳榮坤是稻米養大的小­孩。父親的工作是替人插秧,從小,無論寒風刺骨或豔陽炙­人,他都得下田,彎腰反覆走30趟,才能插完一分地。這樣的成長背景,使陳榮坤對稻米很有感­情。他所在的嘉義分場,轄下有全台最大糧倉雲­嘉南。作為研究員,他就像第一線「農作醫師」:不是在田間勘災、宣導,就是回應接不完的電話,五花八門的水稻栽種疑­問,農民都找他釋疑。一通電話,「醫師」就得立刻去田間「診斷」,揪出究竟是飛蝨作怪,還是施肥不足。這種工作型態,使陳榮坤一週難得幾小­時能專注研發,多數育種工作都在下班­後。他會在晚上就著路燈,觀察光線對稻米生長的­影響。點開手機,裡面數千行Excel­資料,密碼般的數字與英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