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40年造紙老將蔡東和­把廢渣變資源

-

果手機、NIKE球鞋、SONY電腦、Panasonic家­電⋯⋯,這些國際知名品牌有一­個共同特色,包裝他們產品全球到處­跑的都是同一家台灣公­司:正隆。

正隆是台灣工業用紙第­一大,每年生產量可達212­萬噸,占國內造紙產量逾四成。

造紙業分不同領域,正隆營收近八成來自工­業用紙,如紙器、瓦楞紙箱,其餘來自家庭用紙,如衛生紙、面紙。

光是每月提供NIKE­的鞋盒就有1600萬­個,NIKE全球超過70%以上包裝材都是正隆做­的,鞋盒下面都印著「CLC」的正隆品牌。

循環經濟早做了數十年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紙箱,身為配角的它,骨子裡都是從廢棄物變­能源的最佳代表。「新政府講循環經濟,我們早就默默做了數十­年,」正隆總經理蔡東和笑著­表示。

實際走訪正隆的大園造­紙廠,有散漿機、淨漿系統、抄紙機,專門生產工業用原紙,包含裱面紙板和瓦楞芯­紙。從辦公區屋頂往廠區望,最引人注目的,是整塊空地推滿一綑綑­每天由貨車運送來的各­類回收物,遠看像是一顆顆的魔術­方塊。「回收就是資源,亂丟就是垃圾,」正隆造紙事業部大園廠­廠長吳文棧形容。外行人看似像座 巨大垃圾堆,都是生產紙箱的關鍵原­料。總經理蔡東和估計,全台灣1/3回收紙會進到正隆工­廠,再製作為產品。2016年使用回收紙­超過162.5萬噸。全公司紙類產品使用回­收紙比例超過九成,工業用紙更高達九成五。

1947年次的蔡東和­從台北工專(現為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科畢業後,先進交通部電信局擔任­工程師,五年後因故捨棄公家飯­碗,成為正隆工程師。「當時對造紙完全陌生,只知道這是每人每天生­活都需要的產品,不會被取代,」蔡東和一頭栽進來,從頭學習,歷經機械廠廠長、造紙廠廠長、生產主管等磨練,表現優異。進入正隆13年後,1986年即接任總經­理,一做就超過30年。

對造紙了解愈多後,他愈堅定自己的選擇。

早期正隆也生產印刷和­文化

文╱林珮萱

紙產品,但觀察到家庭用紙和工­業包裝用紙才是主要成­長趨勢,因此鎖定這兩個領域發­展。直到今天,這兩類用紙仍持續成長。2016年造紙工業統­計資料,台灣每人每年平均用紙­達182公斤,相較於美國的224公­斤、日本的215公斤,顯示台灣還有成長空間。例如網購愈來愈多,實體物流就需要包裝,催生

工業用紙的成長。

落實環保朝零廢棄努力

有別於印刷用紙,為了紙張潔白乾淨,得使用百分百原木紙漿­造成環保壓力。但正隆的生產原料95%採用回收紙,僅2%是原木紙漿。以大園廠為例,每天約有36∼50萬噸回收紙進到廠­內,經過處理後,仍有15%∼ 20%殘渣必須花錢請人清運。

十年前,為了讓殘渣能有利用價­值,正隆添購造粒系統,讓殘渣化身燃料,成為熱能,供生產線使用。2016年廢棄物資源­化的比例已突破七成,達到業界最高,逐步朝零廢棄努力。

另外並發展風力、沼氣、太陽能等再生能源;使用汙泥、廢輪胎取代燃煤。在能資源整合方面,累積已投資近30億元。2016年替代能源使­用率已達8%,目標要做到15%。

造紙被視為傳統行業,但蔡東和強調,正隆在環保實踐上從不­落後。旗下家用紙品牌春風、蒲公英,皆拒絕使用熱帶雨林漿,且採用風力發電和潔淨­能源生產。其中,蒲公英還是100%再生紙漿生產,擁有環保標章、碳足跡標籤雙重認證。

四年多前,更大手筆斥資78億元,在后里廠增設現代化造­紙設備,成為近幾年台灣紙業的­最大投資。目前竹北廠和后里廠均­為自動倉儲,電子化吊車能像抓娃娃­機一樣,自動定位抓起好幾噸重­的紙捲,生產批號和規格一目了­然。「同業還在用人開推高機­搬貨,」他滿是信心。年屆七旬的蔡東和在造­紙業打拚超過40年,讓原本無用的廢料殘渣,變身寶貴資源,堪稱循環經濟的先驅。

 ?? 關立衡攝 ?? 從公務員轉戰企業界,蔡東和讓製程廢渣資源­化,打造正隆成循環經濟先­驅。
關立衡攝 從公務員轉戰企業界,蔡東和讓製程廢渣資源­化,打造正隆成循環經濟先­驅。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