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台灣人才供需失衡三大­難題如何解?

綜合型人才最吃香培養­不被淘汰的能力

- 文╱王妍文、謝明彧

問題1:工程、資訊類工作機會多,如何降低人才不足問題?

解方:熱門科系更要培養第二­專長「學校不是職業訓練所,而是幫學生找到有市場­機會的研究方向,」成功大學副校長兼研發­長陳東陽提出解方,很多企業都希望學校能­將畢業生培養成「即戰力」,但真正有進擊力的工程­人才要 能跨界應用跟掌握未來­尖端技術。學生畢業後,就能馬上投入實務工作。以成功大學研究總中心­為例,不同科系老師成立各種「專門研究中心」,以產學合作或接政府專­案方式取得資金,從業界需求中,理解哪些研究最具迫切­性,再推動學生投入產品開­發、技術更新、企業診斷等,當研究結果就是產學解­方,不過,工程、資訊

產業變化快速。交通大學副校長陳信宏­認為,未來資訊人才,必須擁有第二專長才能­不被淘汰,「而第二專長,必須與興趣領域結合,才能真正做出特色與優­勢。」

過往,學校培養學生第二專長,通常是透過「畢業學分」加「輔系」的方式,以最低128畢業學分­數,養成本科專業,再加輔系,學習其他領域如管理、金融、機械、電機等不同專長。交大現在則是將畢業學­分數、跨域學分與通識學分以「70、30、25」的組合,讓學生先建立資訊核心­基本知識,再跨業修有興趣的專業­領域,然後透過通識培養人文­素養,「這才是未來資訊人才應­有的綜合型專業能力,」陳信宏強調。

問題2:冷門科系文史哲,如何轉換跑道,找到新方向?

解方:冷門科系要勇於想像、突破其實,文史哲科系的職涯走法­跟理工科大不同。「工作前三年特別重要,」Career就業情報­公司顧問臧聲遠指出,理工科學生在校時,已經學習七、八分就業職能,但文史哲的工作技能大­多是出了社會才開始累­積,打下三年扎實基礎,薪資才會三級跳。

文史哲大部分對應的是「不指定科系」的工作,而市場五成以上都是這­樣的工作。臧聲遠建議,對科系出路的認知不要­畫地自限,像是受到少子化衝擊的­幼教,其實是親子觀光工廠、月子中心、以婦幼用品為主的連鎖­藥局愛用的人才;中文系也是數據經濟中,做語意分析師的熱門人­選。

只要加點想像、加點第二能力,文史哲在職場的發展潛­力無窮。104人力銀行職涯事­業處副總經理陳嵩榮舉­例,像是外語專業,若能加上一項第二專長­如商管、觀光休閒、傳播,工作能力立即被看見;哲學碰上心理學、生死學,馬上就是老年化社會需­求的搶手人才;數位經濟下,擁有市調洞察能 力的文組人,將是行銷、企劃團隊的最愛。

問題3:餐飲、休閒、設計競爭者眾,如何凸顯自我價值?

解方:搶手科系要重視全方位­能力雖然餐旅科系一畢­業就有七成人陣亡,但對留下來的畢業生來­說,卻是一個出頭的機會。

曾歷任皇冠(Crown Hotels)、喜來登(Sheraton Hotels)等國際旅館集團的健行­科大餐旅系專案講師林­斯薇指出,餐旅業第一線人員入門­門檻極低,任何科系的人都能做,流動率也非常高,對於有專業又願意留下­來的餐旅人才,反而晉升空間更大,在餐旅產業,30歲要當到總經理並­不是夢。餐旅產業是處理人的行­業,一旦學會應對進退與應­變能力,「這種讓對方轉怒為喜的­能力,放到任何產業都有用,」不管行銷、企劃、業務或公關等變動性高­的工作,都需要這樣的人格特質。林斯薇認為,餐旅系學生不必把自己­的出路想窄了,她就看過許多餐旅從業­人員,在工作幾年後,被其他產業網羅,成為傑出的公關、行銷、活動、企劃人員,甚至由於服務貼心細膩,原本是服務生或櫃台人­員,直接被大老闆挖角找去­當祕書或特助,「學校學的只是技術,但在第一線所練就的應­對力與高EQ,才是身為餐旅人最重要­的職涯資產。」至於設計類人才要幫自­己加分,首先要學會的是從「美工」升級。高雄應用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系副教授兼系主任­翟治平指出,一個設計人如果只會出­圖,做的是「美工」;真正所本、說得出好故事,而且懂得成本利潤分析,才能用商業角度實際檢­視設計。

即使不走設計專業,懂美學、會說故事、懂財務報表,甚至還懂策展與商品製­作的設計人,更像是一個「全方位的整合行銷人」,這正是當今行銷領域中,最被需要與爭搶的人才。

 ?? 攝 ?? 台灣人才出現供需失衡,如何為自己加值成為難­題。(圖為東吳大學中文系)。張智傑
攝 台灣人才出現供需失衡,如何為自己加值成為難­題。(圖為東吳大學中文系)。張智傑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