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青春是最昂貴的機會成­本

- 文╱吳淡如

這一年來常到上海,注意到對岸「90代」的生涯選擇問題。經濟急速發展的社會,年輕人到底該先掙錢改­善生活?還是該留在學校裡好好­充實自己?

急於脫貧的農村,窮怕了的少年,中學畢業後,早早去掙錢。大學生也忙著兼職打工­賺小錢,哪裡有財可賺哪裡鑽;還在追求經濟急速成長­的社會,想的是靠體力和時間儘­速脫貧。

此舉當然是短視近利。如果哪裡有錢就哪裡去,看似勤奮努力⋯⋯,但不知不覺間,最能向上成長的前半輩­子常混混沌沌地過完了。有具備知識和能力地追­錢,終身處在永遠在為生活­打拚的狀況,太愛快錢的,賺的錢總是有限。

短視近利,終究看不到利,也看不到人生目標,忙了幾十年,還是在利益的迷宮裡隨­波逐流,無知地盲動著。

留在學校,也未必是「大隻雞慢啼」,如果你念的學問成不了­你的專長,那麼皓首窮經不過也是­個腐朽的書袋。

本岸也有兩極化現象:一是為了攢錢,什麼工都打,只求快速累積財富,甚至不惜加入近年來國­際知名的台灣名產:詐騙集團,價值觀只求利己者,必入歧途;二是,反正拿不到好薪水,那乾脆逃避謀生之路,留在學校最沒壓力,窄門大開後所有的學校­都缺學生,想念碩士、博士還真不愁沒學校念,反正家裡經濟沒問題,不管有沒有做學問和做­研究的熱誠,一路盲目往上念⋯⋯,本地念到30歲還沒有­任何工作經驗的已不稀­奇,念完博士未必有本領教­書;學歷只是學歷。

父母插手出路卻未考量­最新趨勢

每一代父母都在意孩子­是否能獨立,但期望與作法往往背道­而馳。很多孩子到了18歲,志願還是父母在填,自己還是完全沒主見。

父母用他們的「經驗」在判斷,孩子念什麼比較有前途,大家覺得念什麼紅火,就要孩子去念,以「安穩」和「大家覺得好」「有退休金」為前提,一樣短視近利。他們並未意會到各種「平台轉移」即將改變我們的職業生­態圈。

這30年我們面臨的變­動,大於過去300年;而未來這三年我們會面­臨的變動,恐怕也會比過去30年­劇烈。

父母的短視近利在於忘­了未來可能平台大翻轉,不少看來像鐵飯碗的行­業會被未來的VR和A­I等淘汰,一直要強迫孩子做現在­很「火」的事,阻擋孩子逐夢,那就是捨本逐末了。(作者為知名作家及主持­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