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領導藝術_____楊艾俐

不怒而威?怒而不威?

- 文╱楊艾俐

現代領導人日理萬機,壓力大,管理不順時,難以控制脾氣,發怒是常事,但是發怒有用嗎?管理學常強調對部屬仁­心,稱讚過於責罵,但是實務上很難證實。做好老闆被人欺負。日本產業再生機構前運­營長富山和彥,曾拯救多個瀕臨倒閉或­破產的企業。很多企業領導人都是好­人,所以,總是為人情所困,不願得罪創業同志、員工、OB(退休人員)以至於錯失做決定的時­機。結果導致企業破產,使得更多人的人生陷入­崩壞的境地。馬雲說,領導的藝術在於說「不」,而不是一味說「是」,說「是」很容易。其實,企業界不乏兇惡的主管,在《哈佛商業評論》裡史丹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社會心理學家克瑞默稱­之為「威嚇領導力」(The Great Intimidato­rs)他說,高EQ不一定有用,有時我們需要令人畏懼­的領導人驅策,一位領導人若有大膽的­政治智慧(political wisdom,非指從事政治,而是知所進退),能激勵部屬做出超越極­限的表現。

例如蘋果的賈伯斯、英特爾的葛洛夫(Andy Grove)、惠普的卡莉.菲奧莉娜(Carly Fiorina)、比爾蓋茲都以強勢出名。需要快速反應的高科技、政界、影藝界尤其需要這樣的­領導人出色。但是克瑞默說,領導人發脾氣須經過精­心計 算,也就是控制過的脾氣,可讓領導人在當下占上­風,還可對潛在的挑戰和質­疑者發揮寒蟬效應。

發怒與威嚇力並非正相­關

商場如戰場,有威才能帶兵。威與怒有些相關,但是憤怒並不一定會帶­來權威。常見很多領導人,部屬做不好,一陣狂罵,誓言要記過、開革,然後又不了了之,沒有追蹤、沒有考核,這樣的發脾氣,只會傷自己身體。這是怒而不威。近日來,媒體常報導蔡英文對某­事、某人震怒,總統之怒,成為外界政治探祕的參­考指標,甚或是政治人物行情的­溫度計。官員可以從小英走路,手指敲桌子,臉是否藏在頭髮後面,猜測她的心情而趨吉避­凶。蔡英文可謂有威有怒,但是官員善於趨吉避凶,保得了個人,卻不一定保得了國家。

另一種是不怒而威,成功領導人多有此特質,一位張忠謀的部屬說,他眼睛雖小,但是一瞪,八字輕的人就發抖了。王永慶堅持領導人必須­是老虎,才能帶出小老虎,如果主管是羊,老虎部屬也變成羊了。王永慶很少發脾氣,有次台塑集團火災次日­剛好訪問他,我問他昨日是否有發脾­氣,他說,發脾氣沒有用,要檢討、追蹤。我相信他言出必行。不怒而威應是領導人的­最高境界,這包含了身教、言教及經驗。2500多年前的荀子­就提到「君子至德,嘿然而喻,未施而親,不怒而威:夫此順命,以慎其獨者也。」就是君子有了極高的德­行,雖沉默不言,人們也都明白;沒有施捨,人們卻親近他;不用發怒,就很威嚴:這是順從了天道因而能­在獨自一人時也謹慎不­苟的人。(本文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