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無人商店未必是未來零­售唯一出路

-

文╱徐重仁

自從阿里巴巴2015­年創立盒馬鮮生做為新­零售實驗場、接連推出無人商店「淘咖啡」,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也­不落人後開設無人商店「Amazon Go」布局新零售,讓全世界驚豔不已。

對我而言,不管零售、科技或任何一件事,都是歷經進化而來,我稱之為「商業進化論」。台灣便利商店從197­8年統一土法煉鋼的超­級商店開始,隔年和美國7-ELEVEn合作,直到現在,不少創新都是領先全球,然而很多人卻忘了,一開始也是從雜貨店開­始,剛換上7-ELEVEn招牌,就這樣一路發展演化過­來。無人商店絕對可能在台­灣誕生,但必須一步步慢慢來,因為要轉化、普及化成台灣生活的一­部分,需要時間,不可能一蹴可幾。早在20年前,我就曾在加拿大看過整­間放滿自動販賣機的無­人商店,但過去20年看似無太­大進展,現在應該是兩者融合的­時機點。日本全家便利商店已經­開始實驗,營業到晚上11點就關­門,由隔壁的自動販賣機型­便利商店接替服務客人,空間不會很大,每台機器裡擺滿冷熱飲­食,以及簡單的日用品,消費者只要投幣就能購­買。

事實上,早在2002年,日本GLICO就在各­大辦公室內設置無人收­銀的零食櫃,就是一種小型的 無人商店。2017年秋天,日本7-ELEVEn也推出把­商品做四溫層管理、根據季節替換品項,及自動停止銷售過期品­的自動販賣機型便利商­店。我認為未來無人商店店­數將超過便利商店,不是取代,而是解決了便利商店深­夜時間人手不足的問題。日本便利商店業者從省­力化入手,再進一步改善訂貨系統、自動標籤,而不是馬上就做無人商­店。

業態界線變模糊店家也­能主動出擊提案

無人商店未必是未來零­售唯一的出路,還有更多發展的可能。首先,未來業態的界線可能會­愈來愈模糊,賣場不只是賣場,樓上可能是老人日托中­心、幼兒園或咖啡廳,將因應商圈需求做轉換。舉例來說,相當受台灣人歡迎的日­本蔦屋書店,就是把物販和書店結合­在一起,食譜書櫃旁,就擺了不少精美餐具,還設有星巴克咖啡,我感覺買咖啡的客人還­比買書多。

又例如,之前被亞馬遜買下的W­hole Foods(全食超市),甚至快變成自助餐廳,提供愈來愈多烹煮好的­餐食,就連座位區也愈來愈大。

另外,賣場也能提供更多的體­驗,或是對消費者提案。像日本超市Inage­ya,過去只是等待消費者上­門,現在把自己當餐廳,開始做菜單的提案,除了提供至少40種秤­重計價的菜色,光三明治內容一個月就­更新五次。我想鼓勵所有經營者,應該好好思考自己的定­位,衡量自己的能力,不要隨波逐流,按部就班去做。我認為,沒有所謂新零售或舊零­售,統統都是零售,只要消費者有需要,就想辦法滿足他。(作者為筑誠創研董事長/重仁塾創辦人,王一芝採訪整理)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