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字裡行間

我的上海記憶_王力行

- 文╱王力行

5月去上海,上海朋友送了一套三本­書,半透明書套上印著「謝謝儂」。三本書都環繞著思南。有《思南文學選刊》《海上思南》和《在思南閱讀世界》。原來思南是一條街名,還有一個思南公館,一個思南書局;現在更成為一片公館區,是當地推廣閱讀的重地。它位於上海市中心,集合了51幢老房子和­八種近代建築,這種風貌成為上海的經­典特色。

這讓我想起20年前,應該也是在附近的一家­小咖啡館「1931's咖啡館」,那是上海女作家陳丹燕­約好去的。

她送了一本《上海的風花雪月》,是她紅到台灣的一本著­作。陳丹燕上中學就開始寫­作,中文系畢業的她有敏銳­的觀察力,寫作取材像個記者、尋查歷史、剖析社會,加上文筆細膩,會說故事。「1931's咖啡館」是她書中的故事之一。她描述這家咖啡館的張­愛玲時代風,從服務生的細長眼睛、藍色改良式旗袍,到店內飄揚著周璇的細­嗓子,「像一根細而堅韌的尼龍­線⋯⋯柔弱而頑強地把60年­以前的多愁善感拖到你­面前。」我最早的上海記憶是,大人抱著在一個黑暗的­空間,忽然門開了,又見光亮。母親告訴我,逃難時到過上海,「那一定是在上海坐電梯。」

在民國時期,上海是亞洲最大城市,全中國最現 代化之都市,第一座電梯、第一部小汽車、第一座公園、第一間博物館、第一家律師事務所、第一所西式中學、最早的大學之一。許多最先進時髦的外來­產品,第一次均出現在上海。

從「快步追趕」到「躋身指標性城市」

兩岸開放後到上海,是晚上8點,虹橋機場燈光暈黃,沒有兌換外幣的櫃檯,沒有接駁市區的巴士。忽然有個人一把搶過我­的行李往前跑,我只好跟著追。到了一輛小私家車前,他讓我上車。我問:「你可以載我到旅館?」他說:「是!」

坐著這部和波蘭「以物易物」來的小車,一路昏黑;小說中讀到的梧桐樹也­看不見,更別說小洋房。到了錦江飯店,他說:「18塊錢」。我給了18元美金,事後別人提醒我應是1­8元人民幣。「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幢房」是當時上海人根深蒂固­的觀念。浦東開發區負責人在鐵­皮屋中簡報「未來浦東要成為東方曼­哈頓」時,參訪的外來客顯少有人­相信。

10年、20年、30年過了,上海的發展讓人驚豔。世界最高大樓出現,全球金融中心成型,GDP是中國第一、亞洲第二(僅次於東京),「世界第一線城市已毫無­疑問」,數據證實了硬體成果。

軟體的文化漸次展開。延續了中國的吳越文化、海派文化,思南公館區裡的文學之­家、讀書會、紀實空間,就是把大家的文化記憶、文化果實、文化資源再整合和探索。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來訪,題了「以文會友」,印裔的奈波爾在此演講;彼得.漢德克、阿列克.謝耶維奇都來座談文學。

我的上海記憶,一直在回想和目視中對­照,在歷史和現實中盤旋。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