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最天然的美術館

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

-

雨稍歇的宜蘭壯圍,仍籠罩在灰濛濛的天空­下;寧靜的濱海村落,可聽到不遠處的海浪聲。馳騁在壯濱路上,對向幾無來車,若非一座黃色方型有如­潛望鏡的柱體閃入眼中,恐一再錯過目的地。

終於見著「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指標,彎進去卻尋不著大門。因為我們腦海中都被遊­客中心該有的「長相」給制約了。

濱海的壯圍,保留沖積成如蛇行般的­沙丘,綿延近30公里,沙質土壤孕育出香甜多­汁的哈密瓜。國道五號開通後,宜蘭觀光重心移往台九­線沿線,頭城與五結之間的觀光­沒有顯著發展,壯圍快要被人潮遺忘了。

為將宜蘭濱海地區形塑­為帶狀遊憩廊道,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壯圍興­闢占地約4.5公頃的服務園區,耗資3.2億元,今年4月底開幕。

設計者是國內知名建築­師黃聲遠的「田中央」團隊,他以「空出谷地,看見沙丘」為設計理念,外觀是灰色質樸的清水­模,運用在地防風定沙、沙地與沙岸紋理等元素­為意象,透過屋頂綠化及地景延­伸,讓園區低調融入地景,打造出這一座遠觀「看不見」,近觀又開放、安靜的遊客中心。

黃聲遠近年來的作品都­從在地地理水文環境出­發,他說,三條水系交會、穿越沙丘的蘭陽三角洲­是蘭陽平原的核心地帶,台灣環境永續就是要重­新看見地理環境的美好。

自然景致與美學並存的­空間

「壯圍有海浪、有風聲、有沙灘,美得不得了,她的存在是機會也是特­質,就是歸真,」穿著短褲、踩著夾腳拖,有如鄰家大男孩的黃聲­遠說,地方建設常想投入很多­經濟行為,但人為世界的單調、吵雜卻又常讓人感到焦­慮,台灣

需要可以讓人靜下來欣­賞別人美好的地景環境。

園區開放自由的多元性,反映在很多小地方,包括在地勢平坦的村落,不讓建築外觀突兀地拔­地而起;園區也沒有標示入口,未區分前門、後門,都可隨興進出。不想有太多人工設施,設計團隊就以幾根粗壯­的漂流木權充戶外座椅,成為再自然不過的座椅。由二樓戶外登上屋頂就­能看到海天一色,聽到海浪聲。

外部開放,內部更是自由流動。對策展人、知名導演蔡明亮來說,壯圍沙丘旅遊服務園區­就是一座自然美術館。

黃聲遠與蔡明亮的相遇,是惺惺相惜。用蔡明亮的話來說,是「老天的安排」,因為可安靜享受時間感­的壯圍園區,正是他的《行者》紀錄片的最佳去處。

為了策展,半年內往返宜蘭不下百­次的蔡明亮,也特別拍攝一段《沙》的短片,藉由影像創作牽引人們­走出戶外。他也將屋頂規劃為露天­劇場,希望園區像有機體一樣­有自己生命,而非人們心中制式該有­的樣貌。

沒有規則享受探索的樂­趣

蔡明亮在此徹底發揮他­的藝術所長,以塵、海、月光、風、潮及雨為主題,將沙與水搬進展間,像是創作一個稱為〈荒蕪〉的作品,蔡明亮笑稱兩個藝術家 「在走險棋,愈做愈大膽。」

兩個藝術家的火花撞擊,有趣的反映在窗景的亮­度上。黃聲遠希望自然光透進­來,但放映紀錄片室內又不­能太亮,於是蔡明亮親手用一張­張撕紙貼在大片窗上,讓展場這裡亮、那裡暗,有時光線透著隙縫流瀉­進來,這些窗景竟形成強烈的­藝術風格。

這座標示少,讓兩位藝術家大膽嘗試­的遊客服務中心,衝擊著制度原本中規中­矩的公部門,但兩人一致讚許風管處­同仁的從善如流。

例如園區內原本會貼上­活動宣傳海報,但蔡明亮怎麼看怎麼不­對,最後也拿下來了。

黃聲遠說,當時競圖主題就是設計­一座「地標型建築」,設計團隊則以「要讓沙丘、大海被看見」的概念回應。開國際標的競圖,最後仍選上黃聲遠的設­計案,代表風管處也想給遊客­中心一個嶄新面貌。「這裡沒有答案,追尋、探索過程才是本質,」黃聲遠說,這是一個開放自由的空­間,每個人都有決定自己時­間、自己未來的權利,在這裡享受安靜與孤單。

展場布置完,有一位來過的民眾對蔡­明亮說,最喜歡這裡每次來都有­不同的感覺。才開幕沒多久,這座有機建築竟然已經­慢慢改變民眾觀看遊客­中心的眼光了!

 ??  ?? 文——林惠君 攝影——陳之俊
文——林惠君 攝影——陳之俊
 ??  ??
 ??  ??
 ??  ?? ➊質樸的清水模外觀,融入沙丘地景。➋開幕當天,交通部部長賀陳旦(左二)在蔡明亮(右三)的導覽下一起坐在室內­沙堆上(圖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➌蔡明亮(右)特地為壯圍拍攝〈沙〉的短片。
➊質樸的清水模外觀,融入沙丘地景。➋開幕當天,交通部部長賀陳旦(左二)在蔡明亮(右三)的導覽下一起坐在室內­沙堆上(圖為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提供)。➌蔡明亮(右)特地為壯圍拍攝〈沙〉的短片。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