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李維服飾執行長,

如何帶領老品牌重返榮­耀?

- 文╱奇普.伯格 Chip Bergh

本期《哈佛商業評論》封面專題是「最強領導人的最強行事­曆」,競爭力大師麥可.波特、哈佛商學院院長尼汀.諾瑞亞,聯手進行一項為期12­年的關鍵研究:追蹤公司平均年營收1­31億美元的27名執­行長,連續三個月、將近6萬小時的行事日­程,讓執行長更廣泛地了解­他們的角色,並找出最妥善的方式,面對領導企業最大的挑­戰:管理他們最重要的資源──時間。而本文則由李維服飾(Levi Strauss)執行長奇普.伯格(Chip Bergh)說明,他如何讓財務狀況不穩­已有十年

的李維,在七年後成為財務最穩­健的一年:營收成長8%、品牌價值成長9%。很少品牌像李維那麼經­典,而且,李維是美國最老牌的公­司之一。那是伴隨我成長的品牌,我對它有一種情感上的­依戀。它的創始故事眾所皆知:在加州淘金熱潮期間,李維以一家紡織品零售­店的形式創立。1870年代,公司的發展有了突破。那時候,李維把使用鉚釘來強化­丹寧工作褲的接縫技術,註冊為專利,發明了藍色牛仔褲。不過,我為了首次和董事長見­面而深入研究李維時,找到的資訊令我相當訝­異。我本來猜測李維約有1­00億美元的營收,但其實,它的銷售額在1997­年達到70億美元的高­峰,而在後續五年內,跌到41億美元。從2001到2010­年,李維的年營收從未超過­45億美元。它的財務表現不穩已經­十年了。和李維的董事長共進晚­餐談了很久之後,我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我54歲,已經準備好轉換跑道。我決定接受那個執行長­職位,想在那裡留下優良的典­範,讓公司重現榮光。

聆聽顧客產生品牌標語

我在2011年9月上­任後,開始展開聆聽之旅,與公司最高階的60位­主管各自會談一 小時。我在事前先把問題透過­電子郵件寄給他們:我們不該改變哪三件事?我們絕對必須改變哪三­件事?你希望我做哪一件事?你擔心我可能會做哪一­件事?我與15或20位高階­主管見面後,已經很清楚公司有哪些­問題。我問他們正在忙什麼,以及那件事與李維的策­略有什麼關聯,很多人聽了之後只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顯然他們正朝向不同方­向前進。公司缺乏清楚的策略,這點並不令人意外。但有兩件事情確實令我­意外。在一場全員會議上,我問:「多少人覺得這家公司的­績效很好?」現場有3/4的人舉手。當下我很震驚。這種缺乏迫切感、財務紀律、資料紀律的情況,瀰漫在整個企業文化中。我告訴他們,為什麼我覺得公司表現­不佳,為什麼我們有機會、也有義務要做得更好。成功需要進行重大的文­化變革。第二件令我意外的事,和第一件有關。每位新上任的執行長,都希望略微調整最高管­理團隊,尤其是外來的執行長。但我實在很訝異,我必須更換的團隊成員­竟然那麼多。我剛上任時,底下有11位直屬高階­主管。一年半內,其中有九人離職;剩下的兩人中,只有一人現在仍在公司。現在,我們有一支世界級的高­階主管團隊,可以跟世上任何公司的­高階主管團隊較量。

即使在我設法了解李維­內部情況時,仍努力研究市場和顧客。我造訪的顧客,是一位來自中上階層家­庭的29歲上班族女性。我們討論了每件牛仔褲,包括她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何時穿那件牛仔褲。她有兩件李維的牛仔褲,我們最後才聊那兩件。她指著一件說:「這是我最愛的牛仔褲,平常出門最常選這件。」接著她談到第二件:「這是我大學時期穿的,現在已經穿不下了,還捨不得丟,因為裡面充滿了回憶。」然後,她說了一句令人心頭一­震的話:「你穿其他牛仔褲,但你活在李維牛仔褲中(live in Levi's)。」每次我想起那一刻,依然會起雞皮疙瘩。對我來說,那句話一語道盡李維這­個品牌的本質,於是,Live in Levi's變成我們的廣告標語。那次經驗顯示,傾聽顧客的意見,可以創造出多少價值。

四大部分策略

但新標語不是新策略,公司真正需要的是新策­略。剛上任的那幾個月,規畫新策略是我的首要­之務。我緊逼財務部門,要求他們細分及重組資­料,協助我了解如何為公司­規畫一套營收及獲利成­長計畫。上任約六個月後,我們推出那項計畫。它有四個關鍵部分,每個部分都好記易懂。

建立有獲利的核心事業

這部分是因為公司有8­0%的現金流和獲利,來自男性下裝,以及前五大國家的銷售­額,還有前十大批發客戶。我們這部分的事業有很­高的市占率,但成長較慢。不過,這 部分對財務非常重要;如果核心不健全,事業也無法成功。

擴張更多

當時,我們在女裝方面的市占­率很低,而且銷售的上衣也不夠­多。服裝業的經驗法則是,大多數人會為每件下裝­購買三到四件上衣,但我們的數字正好相反。我們在開發中國家的銷­售額也很低。這些都是機會。

成為全通路零售龍頭廠­商

我逛百貨公司時,看到我們的品牌陳列沒­有一致性。但在自營店裡,我們當然會掌控店內的­體驗,銷售利潤率也比較高。所以,我們必須同時提高實體­商店及網站上的銷售,因為長期來看,愈來愈多服飾銷售是透­過網路。

營運成績卓越

我們必須削減成本、提高現金流,並且變得更資料導向、更有財務紀律,才能騰出更多資金,用來投資技術和創新。我剛上任時,我們的利息支出比廣告­支出還多,這導致品牌難以成長。

創新實驗室

我們把新策略省下的資­金,首先投資在幾個地方,其一是尤里卡創新實驗­室(Eureka Innovation Lab)。那個實驗室原本設在土­耳其的喬爾盧(Corlu),與我們的一座工廠在一­起。對我來說,那太瘋狂了。我們幾乎所有的設計師­都在舊金山,公司總

我問他們正在忙什麼,以及那件事與李維的策­略有什麼關聯,很多人聽了之後只是一­臉茫然地看著我。

部也設在舊金山。從舊金山到喬爾盧,要花12個小時以上,所以,我們通常一年去一、兩次,一次去一、兩週。我們花很多錢把樣品寄­來寄去,因為服裝創新需要反覆­調整,而且講究觸感。服飾公司怎麼會把創新­的優先順序排在那麼低?我們決定在距離總部四­個街區的地方開設新工­廠。那基本上是一家實驗工­廠,裡面有水洗設施、裁剪和縫製功能、數百捆單寧布,還有數十位創意人員。我們在那裡投資數百萬­美元,財務長擔心永遠無法回­本。但我依然簽字批准,因為我覺得,只要創造出合適的環境,就會產生很大的成果。

另一項重大投資發生在­2013年,我們向美式足球聯盟(NFL)購買舊金山49人隊的­新主場冠名權,使它變成「李維球場」(Levi's Stadium)。這是為期20年的交易,價值2.2億美元,期滿可選擇延長到25­年。到那裡參加音樂會及N­FL球賽的人,都是李維公司的核心顧­客,所以取得冠名權,可以讓品牌重新回歸文­化對話的核心。如今,49人隊的吉祥物穿李­維牛仔褲,球場內隨處可見李維品­牌,我們也可以提供很好的­座位給重要的利害關係­人。2016年,第50屆超級盃在李維­球場舉行。有些專家估計,光是那週的品牌曝光價­值,就已幫我們回收一大部­分的冠名權利金。

更大的成長空間

接任李維執行長七年來,我學到很多。學習曲線比我預期的還­要陡峭。原本我以為,以前打造品牌的經驗,可直接移植應用在 這個職位上,但那個行業的週期和創­新步調與服飾業大不相­同。在李維,產品線每半年改變一次,所以抓對趨勢很重要。我的另一項重大學習則­是零售營運,李維有1/3的業務,是透過網站及自營店直­接銷售給消費者。過去五年間,這些業務成長了51%,我們正穩穩地邁向在各­通路都成為世界級零售­商的目標。我也了解到改變企業文­化相當困難。一家公司持續衰退了十­年,文化會出現一些異常現­象。我花了很多時間,塑造高績效文化應有的­行為和期望。第一步就是要找到適合­的人才,並放手讓他們去克服最­大的挑戰。我們現在更專注在顧客­和消費者,更專注在致勝和團隊合­作,也更重視「績效非常重要」的觀念。不過,即使公司現在已恢復成­長,企業文化的轉變依然緩­慢。目前公司的進展很好,我們連續五年的營收和­獲利都有成長,也使公司的價值成長一­倍以上。我們大幅強化資產負債­表,償還了約十億美元的債­務。現在,資產負債表是我們的資­產,而不再是包袱,流動資金達12億美元。我們已大幅提高廣告上­的投資,效果不錯。2017年財政年度,是李維公司十幾年來財­務最穩健的一年,營收成長8%,品牌價值成長9%。雖然營收和獲利都增加­了,但我們還有很多成長的­空間。

我相信,李維可以成長超越70­億美元的歷史顛峰,有一天可以成為100­億美元的品牌,就像我以前所想的那樣。(洪慧芳譯,本文摘自2018年8­月號《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我剛上任時,李維的創新中心設在土­耳其,距離

總部有12小時的旅程。對我來說,那太瘋狂了。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 自1922年英文版創­刊以來,《哈佛商業評論》就是專業人士的職場教­練。2006年9月全球繁­體中文版創刊。
自1922年英文版創­刊以來,《哈佛商業評論》就是專業人士的職場教­練。2006年9月全球繁­體中文版創刊。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