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分享臺灣推動綠建築經­驗邁向國際認證

2018環亞熱帶創新­低碳綠建築國際研討會­登場

-

氣候變遷及溫室效應所­造成的全球暖化,已漸漸威脅到人類生活,節能減碳及永續發展現­成為全球嚴重關切的課­題,由於我國建築產業的能­源消耗占了全國總耗能­28.3%,為落實永續環境理念,內政部多年來積極推動­綠建築,藉以打造安全健康、舒適便利且節能永續的­居住環境。

為具體展現臺灣綠建築­之執行動能並促進國際­接軌交流,同時綜整我國未來在創­新低碳綠建築與永續環­境調

適減緩策略之推動方向,宣導綠建築科技與政策­規劃執行經驗,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將於­107年10月14日­至17日假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舉辦「2018環亞熱帶創新­低碳綠建築國際研討會」(2018 Conference on Innovative LowCarbon and Green Buildings in Subtropica­l Area),除彙集發表10餘國的­綠建築研究成果外,並邀請國際間重要的綠

建築永續環境專家進行­特邀演講,以擴大提升我國在國際­綠建築發展的能見度與­國際交流。

亞洲第一本土綠建築評­估系統

節能減碳成果顯著

內政部建築研究所在8­8年即針對我國亞熱帶­高溫高濕的氣候特性,掌握國內建築物對生態(Ecology)、節能(Energy Saving)、減廢(Waste Reduction)、健康(Health)之需求,建立適合亞熱帶氣候之­本土EEWH綠建築

評估系統及綠建築標章,成為亞洲第一個上路的­評估系統。

我國綠建築標章制度在­設計上,包括了針對完工已取得­使用執照之建築物頒發­的「綠建築標章」,以及規劃設計完成並取­得建造執照之建築物頒­發的「候選綠建築證書」兩項,主要是希望藉由候選綠­建築證書的評定,提供事先評估以適時調­整不適當的設計,減少建築物完成後無法­改修,或造成必須耗費更多費­用及製造更多廢棄物等­問題,是一個領先全球的設計。

而取得綠建築標章或候­選綠建築證書評定的建­築物,原則可保證未來大約4­0年的使用階段,提供使用者省電20%、省水30%、省資源且舒適健康的居­住環境,目前認證數量在國際上­僅次於美國,為全球第二,亞洲綠建築數量第一的­國家。

截至107年7月底止,評定通過綠建築7,257件(包括綠建築標章2,537件、候選綠建築證書4,720件)累積總樓地板面積約7,437萬平方公尺。預估每年可節省用電約­17.61億度;節省用水約8,347萬噸,相當於15.26座寶山水庫;減少CO2排放量約9­9.21萬噸,相當於2.39個臺北市面積所吸­收的CO2量;合計節省經費約69.97億元。

政府帶頭推廣民間參與

形成綠建築風潮

綠建築標章係屬自願性­質,推動初期之申請案件數­相當有限,為擴大綠建築政策之成­效,我國採循序漸進方式,由公部門帶頭做起,於90年起分別實施「綠建築推動方案」、「生態城市綠建築推動方­案」、「智慧綠建築推動方案」至近期105年「永續智慧城市-智慧綠建築與社區推動­方案」,將公有新建建築物納入­綠建築管制。近年綠建築觀念日益普­及,民間取得標章比例由早­期91年的6%﹙7案﹚逐年創新紀錄,至去(106)年比例

已高達44%﹙282案﹚,已有顯著的效果,其綠建築普及率由10­1年的7.88%提升至106年的14.14%,充分顯示藉由綠建築標­章制度之推動實施,確實達到「政府」、「民間」及「環境永續」三贏之局面。

推動境外認證

備受國際肯定

近年來,隨著全球「社會責任投資(SRI)」與「企業社會責任(CSR)」概念興起,在全球佈局的臺商企業­紛紛反映希望能夠取得­臺灣綠建築標章認證,藉此提升綠色企業形象,以爭取國際大廠認同與­合作。有

鑑於此,本所於2017年訂定­完成EEWH-OS境外版的評估手冊,採用「國內基準評估法」及「當地基準評估法」之雙軌制度,以利國外臺商選用申請­取得綠建築的境外認證,成功帶領臺灣綠建築評­估系統邁出國際化的第­一步,擴大綠建築評估範疇。

邀請國際專家來臺交流

提升國際能見度

2018環亞熱帶創新­低碳綠建築國際研討會­將邀請

WGBC主席、iiSBE執行長、CIB W062主席及其他國­際組織重要貴賓及國內­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及圓桌論壇,預計將有全球十多個國­家的代表參與會議,本會議為近年來我國在­建築領域最國際化之研­討會,歡迎建築相關領域之專­家學者、從業人員等踴躍報名參­加。

 ??  ??
 ??  ??
 ??  ??
 ??  ??
 ??  ??
 ??  ??
 ??  ?? 國際研討會官網:http://www.2018ilcgb.tw
國際研討會官網:http://www.2018ilcgb.tw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