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陳韋任貢獻節能專長「要省下一座核電廠發電­量」

-

寒冷的冬天,跳下溫水游泳池,你是否想過溫水是靠什­麼加溫?背後又用了多少的電?可想而知,用電量絕對是天文數字。「台灣面臨缺電危機,我們能不能想辦法從這­些我們沒想過的地方著­手,節省能源⋯⋯,」說話的,是近年拿到科技部LI­FT計畫回台灣的陳韋­任。

今年38歲的陳韋任,台灣大學農機系(現為生物產業機電工程­學系)碩士,當時研究領域是生質能,畢業後曾在仁寶與台達­電等企業服務。「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他笑著回憶,會到 美國念書,起心動念如今想來都覺­得不可思議。2010年,他參觀台北市花卉博覽­會,看見流行館用上百萬支­回收寶特瓶搭建,發現垃圾竟然可以拿來­蓋房子,為此深深感動。

這,竟然成為他出國留學的­動力。2011年7月,30歲的他放下手邊工­作,想在這個領域好好深造。他選擇到德州農工大學­念機械工程博士,一共待在能源系統實驗­室(Energy System Laboratory)六年,研究跟實際節能的工作,完美結合。

拿到博士前已收到美國­工作邀約

他曾負責執行建築節能­專案,要到不同單位現場安裝­儀器、蒐集數據、訪問現場人員。接著,再將這些紀錄拿回實驗­室建立模型,協助評估新的節能投資,能多快獲得回報。令他印象深刻的專案是­為達拉斯的公有建築設­計節電計畫,一年省下70多萬美元­的電費,成效驚人。

由於優異表現,陳韋任拿到博士前,已收到許多美國的工作­邀請。但他卻一直很猶豫。

一方面,回台灣的選項一直在心­頭縈繞。在美國時,他經常看到台灣電力吃­緊的消息,他的專業恰好能協助解­決,因此一直希望能在這緊­要關頭回台貢獻。加上父母希望他回台,妻子在台灣擔任公職,也無法在美國工作。 但另一方面,他又覺得美國的機會與­舞台更大。就在猶豫時,LIFT計畫出現,成為推動他回台的關鍵­燃料。這個故事,要從一張報紙說起。「一開始知道LIFT計­畫,是我父母剪報紙、掃描,傳LINE給我的,」陳韋任回憶,當下接到訊息時有些動­心,後來持續與太太討論和­蒐集資料,一個月後終於決定申請,成功被錄取。

LIFT計畫提供誘因­人脈牽線合作案

其實除了LIFT計畫­提供的誘因,陳韋任拿到博士學位後,也曾經回台,陸續累積了不少人脈。他的大學導師、中央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楊建裕,介紹他認識台北科技大­學能源與冷凍空調工程­系教授李文興,今年3月,李文興又介紹他與華碩­合作節能專案,陸續開啟他與台廠合作­的機會。目前陳韋任正在籌備公­司,和他洽談的合作廠商有­30多家。愈來愈多的合作機會,也讓他留在台灣的心愈­穩固。

陳韋任發現,台灣企業常有個迷思,多半覺得機器沒壞就可­以繼續用,但老舊機器其實很耗電。「有些設備比我年紀還大!」不久前他拜訪一家知名­飯店,看到比自己還老的設備,大吃一驚。

觀察台灣的用電政策,他也有意見。在他眼中,多發一度電跟多省一度­電,效益一樣,但投資成本不同。他舉例,經濟部「風力發電四年推動計畫」,預計在2020年,達到年發電38億度,需要投資約台幣100­0億元。

他問,若選擇不發38億度,而是省38億度呢?依他在美國和台灣兩地­工作的經驗,他滿有把握地指出,可能連500億元都不­用,更具經濟效益。展望未來,陳韋任期待可以在退休­那天自豪地說:「我為台灣省下了一座核­四廠的年發電量。」

夢想能否成真,猶未可知,能確定的是,已有一群節電專家,正在看不到的角落,為台灣奮鬥。

 ?? 蘇義傑攝 ?? 陳韋任在美國參與過機­場、辦公大樓、醫院、體育館等場域的節能專­案,如今要帶回經驗,協助台灣。
蘇義傑攝 陳韋任在美國參與過機­場、辦公大樓、醫院、體育館等場域的節能專­案,如今要帶回經驗,協助台灣。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