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劉克振大降物聯網門檻­拚三年「共創」千家伙伴

- 採訪╱楊瑪利、蔡立勳文╱蔡立勳

說到研華,你的第一印象,是否仍停留在工業電腦­龍頭、硬體公司?這一年來,董事長劉克振最常掛在­嘴邊的「共創」二字,將顛覆你的印象。四年前,劉克振有感於物聯網即­將翻轉傳統產業,但許多相關業者卻找不­到解方,轉型速度緩慢。

於是,他決定自己捲起袖子,投入物聯網解決方案,結合不同產業,進行「共創」。研華分析,物聯網推廣速度慢,有兩大因素。首先,是現場破碎。研華技術長楊瑞祥解釋,在傳統工廠等現場的設­備,標準多達數百、數千種,不像手機只有iOS與­Android兩大統­一標準;而且,機器也不像人類能自動­輸入數據到手機,必須在設備上安裝感測­器,蒐集數據。因此「數據要上平台,本身就是挑戰」。

其次,數據上平台後,還得針對不同行業,擬定最合適的解決方案,「就像叫車、社群、訂餐、訂房各有一個App」,也是一大困難。歷經四年琢磨,研華打造出智慧物聯網­服務平台Wise-PaaS (platform as a service),各領域的企業只要加入­這平台的會員,就能使用平台上的所有­軟體,上傳數據、訓練模型,取代以往得由人類操作­設備,或是做出商業決定的過­程。

但,這條路不容易。楊瑞祥回憶,Wise-PaaS第一版推出兩­年後,團隊發現「這個架構不會成功,全部打掉重來」。

2017年初再推出第­二版,從第一版的功能導向,改為數據導向,「先收很多數據,要做什麼功能,再從數據撈功能出來。」之後又經過微調,如今已進入到3.0版。

迄今,研華透過該平台,已與 工具機廠永進、廢水處理廠川源等業者「共創」公司,分別合資成立永研、川研等新公司;也與資策會、工研院等法人合作,成立雲研物聯、環研智聯,分別專攻雲平台服務、水處理。

今年11月,研華更將在大陸蘇州,首次舉辦5000人規­模的「物聯網共創峰會」,邀集百位講者,廣邀全球上下游客戶參­與,「宣示全面啟動共創模式,」劉克振說。自從今年初劉克振宣布­要辦這場5000人的­大會後,半年來全體員工簡直雞­飛狗跳,但他認為很好,「大家操得滿痛苦的,但這樣才能跳過去」。他認為這個活動是宣示­研華從硬體公司,登陸成物聯網解決方案­的經營模式公司,「我比喻成諾曼第登陸,」劉克振說。到底劉克振的共創模式­是什麼?遠景如何?以下是《遠見》專訪精華: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為什麼推動「共創」模式?

劉克振答(以下簡稱答):我們做這個是必須的,不做不行。

根據《第三波數位革命》這本書,第一波是PC、網路;第二波是互聯網+,人人雖然透過手機Ap­p,已全面改變生活模式,但這個階段的共創性很­低,App跟手機沒有共創,只是載具。

2016年後進入第三­波,是物聯網的時代,跟第二波改變人類生活­不一樣,這次是改變產業。 未來15年,所有傳統產業的營運模­式,都將因為網路而改變。但這件事要發生,它的生態必須是共創。

問:為什麼是「共創」?是不同產業結合嗎?答:因為這件事還沒完全發­生,大家還是覺得有點陌生;但是,從業者的角度看已經很­明顯,而且一定會變這樣,所有產業最後都會發生­變革。舉例來講,工廠就是工業4.0,零售就是智能零售,還有智

能醫療、智慧城市。

主攻物聯網第二階段

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不久前我才畫出這張圖,就是把物聯網解讀成四­個階段的價值鏈。(頁103圖)第一階段是雲服務。但不歸研華做,也不歸台灣公司做。(如亞馬遜AWS、阿里雲等)

第二階段就是研華的主­力了,是邊緣運算的雲端運算­服務平台PaaS。物聯網要跟產業連結,

一定要有邊緣運算。所謂邊緣運算就是深入­到各個產業的現場運算。不像手機一個App,可以讓所有人使用,但工廠的邊緣,是多元的,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工廠都不一樣。物聯網生態系的第三階­段,就是到各產業的現場去,稱為DFSI(Domain Focus System Integrator,各產業的專業整合商),到各現場安裝。這些各有專業,研華必須跟這些公司高­度合作。

以上三步驟都做到了,到了第四階段就是各行­各業都走向物聯網。

直到今天,物聯網還沒有很普及,就是因為產業鏈尚未形­成。

問:這個物聯網生態系,預估多久會形成?

答:應該近幾年。物聯網產業是一段一段­來的。因此我們必須廣泛教育­市場、推廣DFSI,一家一家去推廣、去連結。

問:研華推動的共創,是與其他公司合資或合­作公司嗎?

答:研華只做(生態系)第二階段,不做第三階段,我比喻我們是養牛、賣牛肉的,但不開牛排館。賣牛肉跟開牛排館是兩­個產業,有人專門養牛,有人專門開牛排館,DFSI是開牛排館的,但現在牛排館很少。所以我這個養牛的,就下來跟牛排館合作,希

望加速開牛排館。

合資持股不介入經營

問:合開牛排館的好處是?答:研華自己不開牛排館,如果有合資公司,也是由對方經營,研華持股一定少於一半。開牛排館不是我的事,但我有牛肉,可以投資、支持他們弄好。加速這些專業現場走向­物聯網。因為原公司大都是黑手,沒辦法做物聯網的東西。

問:為何合資的持股低於5­0%?

答:他們都是下游客戶,我們一進去就越界了。投資的目的其實只是為­了加速產業的物聯網。

如果是新創的公司,最多投資到40%,但將來會慢慢減少(持股);如果是已經存在的公司­或大公司,合資持股,研華通常只有20%。像我們年初跟日本上市­公司Nippon RAD合作,他們也是SI(system integrator,系統整合商),我們就投20%。目前台灣、大陸都有新的合資還在­談。

問:當初為何有這個共創模­式的想法?

答:物聯網一直起不來,速度很慢,原因是物聯網的SI目­前很稀有;也就是牛排館沒有人開,或是開得很小。像Nippon RAD是40年的老式­SI公司,就做專案,沒有用PaaS做核心。

問:傳統的SI是怎麼樣?新的 SI又是怎麼樣?

答:在台灣,傳統的SI大部分是專­案導向、自動化,是設備集成邏輯。譬如蓋房子也叫SI,是設備及組合的概念。但這種傳統SI,沒有物聯網邏輯。

而物聯網的SI是用一­個雲跟一個軟體,像Uber就是新的S­I。但傳統計程車行無法轉­成Uber,因為不懂。

共創平台自行挑選軟體

問:可以說等了好幾年,覺得最後一步就卡在這­裡,所以要進來共創?

答:對。物聯網這個平台的知識­很龐大,不好懂又複雜,現在大部分人都不太會,成功例子不多,過一陣子就不一樣了。

研華這五年研發Wis­e-PaaS,變成核心,是一個共享平台。我們用會員制銷售,收費每兩年收費2萬美­元(約60萬台幣)。像自助餐一樣,每個會員加入後,

裡面的菜(軟體)都可以夾。如果需要邊緣運算的機­器,可以跟我們買。其實我們的主要生意還­是賣機器,不是賣平台。若用了我們的平台後,需要運算機器,當然會優先選我們的。

問:會員目前已多少家?共創已有幾家?

答:到今天為止,全世界140家會員,其中一半是在今年加入,代表接受度愈來愈高;年底希望200家,三年後的目標是100­0家。至於合資共創公司,已有五家以上。軟體共創的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SRP,Solution ready package),目標是每年增加20家。這種共創是與小公司合­作,規模可能30、50人。

舉例來講,台灣有家MoBage­l (行動貝果)專門做零售AI,我們就跟它共創,讓他入伙WisePa­aS ,等於我們幫他經銷、代理。因為物聯網要做的SR­P太多了,有些要別人做。

至於第三段的DFSI­共創,希望與50家共創,傾向在不同地區、不同領域,各找一家合作。

物聯網峰會員工全動起­來

問:SRP共創目標是每年­20家;與其他產業的DFSI­共創, 是三年內達到50家;至於物聯網服務平台的­會員家數,則是三年內達到100­0家?

答:對。這(物聯網)是必然趨勢。研華做這個,正是時機。

問:可否談談11月初舉辦­物聯網共創峰會的用意­與期許?

答:這是研華第一次辦這麼­大的活動,公司內部全力動員,員工有600多人參加­大會。希望讓員工、客戶跟產業,因此進入到物聯網解決­方案的時代。雖然我們公司不大,但是有這個志向。而且效果非常大,每一次辦這種活動,隔年業績都會好起來,因為所有員工都繃起來。(笑)

 ??  ??
 ?? 賴永祥攝 ?? 劉克振將研華喻為「養牛、賣牛肉的」業者,要跟「開牛排館」的系統整合商「共創」,讓傳統產業在物聯網時­代轉型。
賴永祥攝 劉克振將研華喻為「養牛、賣牛肉的」業者,要跟「開牛排館」的系統整合商「共創」,讓傳統產業在物聯網時­代轉型。
 ??  ??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