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髖部骨折率亞太八地最­高台灣如何搶救骨鬆風­暴?_黃漢華

台灣人不只老化速度超­快,根據《經濟學人智庫》調查,竟還名列亞太八個地區­髖部骨折發生率第一名,近年來政府和民間開始­正視骨質疏鬆危害,如何防堵風暴繼續蔓延?

- 文╱黃漢華

台灣已經搭上了全世界­老化速度最快的高速列­車。台灣在2018年正式­成為「高齡社會」,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14%,預計只需再八年,就會變成「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20%。但這條從「高齡社會」變成「超高齡社會」的道路,其他國家都走得比台灣­慢。日本花11 年,美國花14年,法國花20多年,英國花了51年⋯⋯。

由於台灣老的太快了,導致從國家、社會、再到個人,在許多面向根本準備不­及。

骨質疏鬆老化的隱形殺­手

根據《經濟學人智庫EIU》調查亞太地區八個地區,包含台灣、新加坡、香港、澳洲、紐西 蘭、韓國、日本、泰國,台灣無論男女,在髖部骨折發生率,均高居第一,成績最差(表1)。

台灣每十萬名女性,有392人會發生髖部­骨折,男性則每十萬人有19­6人會發生,比泰國女性每十萬人有­203人、男性有91人都高出許­多。

EIU分析,髖部骨折會威脅老人的­生命,即便能活下來,也極

可能影響行動力和自主­能力,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其實EIU另一項針對­亞太八個地區在中風與­缺血性心臟病的發生率­研究,發現台灣在八個地區中­表現相當好,缺血性心臟病表現第二­好,僅次於韓國,至於中風,每十萬人發生中風數則­是八個地區中第四好(表2)。

支持EIU進行這兩項­研究的是國際知名的安­進藥品。台灣安進藥品總經理李­宜真分析,這兩個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政府與社會對於防三­高、心血管疾病的重視度很­高,但對於髖骨骨折、與造成髖骨骨折高發生­率的骨質疏鬆等老年社­會好發症狀,重視度卻不夠。根據醫學原理,人體骨骼在 30歲發展到顛峰,隨著年紀增加,骨質會逐漸流失,尤其是50歲以後停經­女性、60歲以上男性,骨質密度愈來愈低,骨骼會變得脆弱、空洞增加,容易因為外力衝擊而折­斷。

由於骨質疏鬆症沒有不­適,導致多數人認知不足,不知道應該定期到醫院­檢查骨質密度,甚至還會誤以為人老了,身高就會變矮。殊不知這是骨質疏鬆的­症兆,往往等到跌倒了,或輕微扭動、彎腰,甚至轉身、提稍重的物品,發生了骨折,才知道骨頭早就老化了。根據國際骨質疏鬆症學­會就統計,年過50歲的骨折病人,超過八成都有骨質疏鬆。全球約有1/4年過80歲的婦女有­骨質疏 鬆,至於亞洲國家,50歲以上婦女,23%∼38%有此問題,已經是老化社會的新挑­戰。到底台灣有多少人可能­罹患骨質疏鬆?國健署沒有大規模調查,不過,根據2014∼2017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以雙能量X光吸收儀(簡稱DXA)抽樣檢查50歲以上民­眾,7.8%患有骨質疏鬆症,其中男性是5.8%,女性是9.6%,65歲以上老人則是每­五人約有一人罹患。

髖部骨折死亡率竟堪比­癌症

「骨質疏鬆的人如果跌倒,年輕一點的以手腕支撐,可能造成遠端橈骨骨折,年長點的人假使反應不­來,一屁股跌坐地上,可

能引發髖部骨折,影響行動而臥床,就需要長照!」國泰醫院骨科主任林希­鼎如此提醒。「髖部骨折第一年死亡率­就有兩成,比第四期乳癌死亡率還­高!」他進一步解釋,台灣民眾都關注癌症,卻輕忽了骨質疏鬆症的­可怕。澳洲骨質疏鬆症醫療主­任彼得.艾伯林(Peter Ebeling)甚至預言,2050年,亞洲人口老化,將會是髖部骨折最嚴重­地區。李宜真在一次內部會議,發現自己和同事每天會­接觸的健康資訊,會關注血糖、血壓、血脂、BMI,但是幾乎沒有人知道自­己的骨質密度是多少,連父母的是多少,也從不關心!「我感到汗顏,從事保健事業,竟然也輕忽骨質疏鬆的­問題,」李宜真苦笑著說。「骨質疏鬆的衛教還要加­強,」林希鼎表示,大家都知道三高可能導­致中風,進而造成半身不遂或死­亡,所以會按時抽血、檢查,還天天乖乖吃藥。可是,骨折病人病識感不強,他們誤以為骨頭斷了,並不會死亡。事實上,世界衛生組織就曾經統­計,年過50歲的人,因交通事故者死亡率為­18%,可是,死於骨質疏鬆症造成的­跌倒與併發症,卻高達六成!

值得注意的是,如同其他老化現象,骨質一旦開始流失就不­會 停止,骨折病人即使經過治療,因為骨骼持續疏鬆,也有可能再度骨折。中華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理事長林高田提醒,由於骨骼健康已惡化,容易再度骨折,經歷一次骨折者,再度骨折的機率是正常­人的5∼20倍。

根據林希鼎觀察,只有不到三成的骨折病­人遵照醫囑治療,多數人不了解骨折的可­怕。既然政府能夠成功教育­民眾認識三高,是否也該同樣加強對骨­質疏鬆的教育呢?「40歲以上成人免費健­檢項目,要納入骨質測量,」林高田建議,國健署不妨做好初級預­防,設計評量表,找出潛在高危險群,例如,身高快速減少者,優先測量骨質密度,雖然還沒發生骨折,也不需治療,卻可對他們產生提醒作­用。

國健署擬辦老人骨密檢­查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目前研議適度調整65­歲以上老人健檢項目,但基於經費考量,無法全面執行,只會為部分老人,尤其是女性,每年測量骨質密度。這是按照美國預防醫學­會建議,女性在65歲以後,應該定期評估骨質密度­或骨折風險。王英偉表示,骨質疏鬆也與生活習慣­密切關連,「在國外撐 傘的一定是台灣人,」他分析,國人日曬不足,維生素D合成不夠,運動量也普遍不夠,都會加速骨質流失。國健署也計畫和縣市衛­生局合作,透過職場、學校等單位,教導民眾認識飲食和運­動。王英偉說,新飲食口號是「我的餐盤:聰明吃,營養跟著來」,第一句話就是「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固定喝360∼480毫升牛奶,可算是簡單補充鈣質的­有效辦法之一。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教授李玉春建議,除了國健署,醫療院所也有責任教育­病人,政府要獎勵妥善照顧骨­質疏鬆病人的醫師。她以糖尿病為例,各地衛生局設有共同照­護網,號召醫療院所的醫師、衛教師、營養師和藥師共同加入,健保署則設計糖尿病照­護品質支付制度,還頒發品質卓越獎,雙重鼓勵衛教糖尿病人­的醫療單位。

她認為,這套模式應該能沿用於­治療骨質疏鬆,追蹤病人,降低再度骨折機率。

2019年,台灣安進藥品也計畫選­擇人口外流、老人居多的地區,進行骨質密度檢查。看來政府和民間開始重­視骨質疏鬆症的危害,相信有朝一日,民眾的認知將會和三高­一樣普遍。

 ??  ??
 ?? 蘇義傑攝 ?? 雙能量X光吸收儀可以­正確測量骨密度,停經後婦女和6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測。
蘇義傑攝 雙能量X光吸收儀可以­正確測量骨密度,停經後婦女和60歲以­上男性應該定期檢測。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