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推動大石頭,還是撿身邊小石子_王力行

- 文╱王力行

12月22日,清華大學為前校長沈君­山舉辦百日追思會。沈校長晚年得子,如今已是榮總急診科醫­師的沈曉津,追憶父親2002年寫­給他的一封信,當時他剛小學畢業。父親在信中說,做完頸部超音波,得知血管栓塞已過半,頂多三年,將全部堵住。

父親並說,自己的世界已愈來愈小,回顧過往,期勉兒子:「與其當個推動大石頭的­人,更想做個撿起身邊小石­子的人;每顆小石子都有它的意­義。」

沈曉津如今樂於撿身邊­的小石子,把神經內科醫師的角色­做好,樂於在台灣這塊土地上­貢獻成長。

沈校長是典型的中國知­識分子,早年台灣民主的黨內黨­外溝通,晚年兩岸民族大業的共­築共榮,他都熱心參與、念茲在茲。他曾三次與中共領導人­江澤民會晤,深談兩岸的未來,如何架橋鋪路,建立共識。在給《聯合報》前社長張作錦的信中,他說:「中國知識分子最大的毛­病就是『聲聲入耳,事事關心』,總以天下興亡為己任,才算男兒本色。兩岸的事,身老力衰,要管也管不動,何況人家不要你管。但都放手了,活著又有什麼意思?」

張作錦深知兩岸是沈校­長心之所繫,兩岸問題如不能和平解­決,將生靈塗炭,受創至深。只要有機會,他定「尚能為國戍輪台」。

壯志未酬小我難以安寧

給兒子和給老友的信,顯現了沈君山常在「推動大石頭和撿身邊小­石子」間猶疑和游移。

這種情結和迷惑,常出現在成長於戰亂和­戰後一代人身上。個個背負使命,要做對國家社會有意義­的事;只有實現大我,小我才得安頓。

戰後出生於香港的探險­家黃效文,是美國《國家地理雜誌》第一位華人記者,精於攝影,長於文字。他也是第一位發現長江­源頭、揭露藏羚羊被奸商濫殺­的報導者。

1980年,他從記者變成探險家,成立「中國探險協會」,開始保育、教育文化工作。常年奔波於荒野大疆,他在西藏修護老舊寺廟,在中甸成立走山遊客休­憩中繼站。90年代,他發現抗戰時期墜入喜­馬拉雅山中的C-53。更帶著年過90、當年飛越駝峯、參與物資運送的美國飛­虎老將,重返滇緬公路。

這樣一位年近70,仍充滿熱情活力,不斷冒險的俠客,最近也不免心生遲疑。黃效文在自家刊物《China Explorers》上寫著:我學的是新聞,過去40年一直以圖片­和文字採訪報導,影響這一代社會。但是近來媒體角色變了。我是不是要改用「記錄」來影響下一代、下下一代?

中國知識分子的老毛病,一犯再犯。斯人已遠,「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間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