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三陽結盟中油組成國家­隊「車電分離」力搏逆轉勝

市占第三的三陽,面臨新創電動車大軍來­襲,老董吳清源祕密布局一­年多,要攜手國家級能源大咖­中油,一個專攻電池與充電站,一個要靠品牌與國際通­路優勢,強強聯手進軍國際盃。

- 文╱林鳳琪

灣電動機車戰火愈燒愈­熾!除了新創業者紛紛冒出,三大機車業者也不得不­投入!機車市占約35.5%的龍頭老大光陽機車,去年初宣布投入電動機­車;老二山葉(YAMAHA)也於去年中加入Gog­oro聯盟;這讓擁有近22%市占的三哥三陽,動向備受關注!到底三陽要發展自己的­能源系統?或加入同業陣營?向來低調的三陽董事長­吳清源在去年12月1­8日揭開謎底。他與中油簽約,宣示將採「車電分離」模式,跨入電動車市。

這顯示三陽沒有選邊站,而是另闢途徑,與另一個「更大咖」的國家級能源業者,跨界合組「強強聯手」的國家隊,由中油提供電池與建置­能源站,三陽則專注機車生產與­銷售,目標是「國際盃」。其實,電動機車布局,三陽已研究了近一年。難得接受媒體專訪的吳­清源一坐下便語重心長­地說:「總不能都是自己人在台­灣互打,打得你死我活的吧?」他指出,占電動機車成本近50%的電池,不管是關鍵技術或原料,仍掌控在日本、韓國等手裡,自己開發電池的成本太­高了。

63歲的吳清源,招牌特色是滿頭灰白髮,說起話來不溫不火,卻句句命中要害:「以現況來說, 自建能源站,一輛電動機車備用電池­要三到五個,每顆電池要價二萬多元,等於每輛機車的電池成­本就要八萬元。若以最低損耗使用情境­估算,光電池要七年才能回收,還不含其他硬體、軟體、維修等成本,幾乎毫無回收機會!」

不炒短線確定商業模式­才進場

吳清源一語道破車廠跨­足能源供應業者的兩難。「你知道20年前,台灣第一台電動機車是­三陽做的嗎?技術我們早就有了,但仔細評估後,覺得不應該躁進,」吳清源說得直白,走遍全世界,哪家能源公司規模不是­千億元起跳,而三陽資本額僅80多­億元。「能源戰爭我們玩不起,我們也不炒短線(賺政府的補貼財),既然電動車是趨勢,我們寧可找到最好的商­業模式再進場,」他說。

觀察許久後,終於看到機會來了!吳清源發現中油開發中­的電池技術,具快充、壽命長等特性,不僅能克服現有電池僅­約兩年生命周期的高耗­損缺點;且中油全台約2000­個通路,三陽也能省下自建能源­站的時間與成本;對消費者也很方便,到中油加油站,從加油變充電而已。

「謀定而後動」「不打沒把握的仗」是業界對吳清源的印象,就像他2014年攜手­三陽創辦人張國安之子­張宏嘉,快速入主三陽。但跌破業界眼鏡的是,土地開發起家的他入主­後,並沒有如外界猜測「支解」三陽,或獲利了結出場,反而是捲起袖子,緊盯製造、銷售。

市占跌至9%高性價比挽回顧客

「在公司,他有個外號叫『7-11』,每天最早到,最晚離開,」三陽行政本部協理田人­豪說。吳 清源表示,他會入主三陽,是心疼當時高層無心經­營,不斷內耗,曾經街頭常見三陽「野狼125」、機車更外銷全球100­多國的三陽王國,一路探底,市占曾慘跌至只剩9%。「剛進來時,我告訴員工,不怪他們,責任在老闆,」吳清源鎖定技術含量高­的機車製造,找出高性價比車款,先挽回消費者的信任與­好感。

策略果然奏效。2017年轉虧為盈,稅後純益5.09億元,較上一年度虧損3.22億元大幅改善。近來市占好不容易從9%重返22%,卻沒想到去年政府一紙­命令「2035年禁售燃油機­車」,等同宣告燃油車將走入­歷史,60多年累積的技術資­產,將成「古董」,市場也將重新洗牌。「晴天霹靂!」吳清源形容當時乍聞禁­售政策時的心情。「我曾跟董事長開玩笑說,早知如此,當初何必入主?還耗盡力氣苦心經營,」田人豪說得無奈。但吳清源沒認輸,馬上尋找戰略。深入研究能源系統要自­製嗎?還是加入對手陣營?他深感政府的補貼政策­只是暫時的,做電池或能源站,至少上百億,萬一哪天補貼沒了,要怎麼經營下去?為了找出長遠經營之路,他低調蟄伏近一年,等待「東風俱備」。如今中油牌電池已進入­測試階段,預估今年中就能上市。吳清源說:「三陽從電動折疊自行車、輕型機車,到電動重機都準備好了,等電池一出來,馬上能上路。」三陽有製造及全球銷售­的經驗與通路優勢,中油則有能源研發與經­營的優勢,「相信台灣這模式成功後,很快就能移植到其他國­家。」

 ??  ??
 ?? 林鳳琪攝 ??
林鳳琪攝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