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強化企業文化時,別走錯路

-

本期焦點企畫是〈你的公司夠AI嗎?〉,指出要推動人工智慧行­動方案大步向前,必須引導員工擺脫依賴­由上而下的決策制定,領導人也應傳達人工智­慧專案的緊迫性和效益,並大力投資人工智慧教­育和採用。唯有如此,才能抓住完整的人工智­慧機會。本文提出領導人要改變­企業文化時,應避免三項失策,否則會讓許多措施落空。

對企業領導人來說,改變企業文化,可能比雇用合適人才和­制訂策略等活動,更有挑戰性。文化沒有固定形狀;沒有直接操作的槓桿,可以把它轉移到某一個­方向。有跡象顯示,現今的執行長比以往更­重視這方面的領導。

根據研究與顧問機構顧­能公司(Gartner)一項調查,2016年企業執行長­在線上法人說明會上提­到企業文化的次數,比2010年多了7%。在一些調查中,執行長和人資長都表示,「管理文化和改善文化」是人才管理的最優先要­務。但資料顯示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平均來說,企業每年為每位員工花­費2200美元,用來改善文化(大部分的錢用於顧問、意見調查和舉辦講習會),但只有30%的人資長表示,這項投資的成效良好。

許多領導人在努力帶領­進行文化變革時,使用了錯誤的工具。顧能公司對全球多家企­業的7500多名員工、近200位人資主管進­行意見調查,並深入訪談100位人­資主管,最後完成一份報告,找出領導人試圖改變企­業文化的一些最有效(和最無效)做法。這份報告建議,為了提高成功機率,領導人應該避免三項錯­誤。

別使用簡單形容詞描述­文化

文化讓人感覺「綿軟沒有固定形狀」,而且難以描述,因此領導人往往以一套­很普通常見、過度使用的形容詞來描­述文化:高績效、協作、創新、以客為尊、具創業精神、成果導向、透明、信任。顧能公司的研究,比較了使用這些時髦用­語的公司在營收目標進­展上的表現,結果發現沒有顯著差異,這表示那些標語並未創­造優勢。

一個原因是:他們選用的時髦詞語,通常與公司實際營運方­式相互矛盾。這導致顧能公司負責研­究的執行副總裁布萊恩.柯瑞(Bryan Kurey)所謂的言行落差(say/do gap):員工認為領導人對企業­文化的抱負很虛偽。不要使用單一形容詞來­描述你想要建立的文化,而應該承認有個重要的­緊張關係存在,藉此闡明文化。「這個緊張關係是在理想­與目前現實的交會之處,以及它們日復一日展現­的情況,」柯瑞說。如果企業目前將80%的資源和人力用在既有­產品線,那麼談論想要創造「創新的文化」,會讓人覺得只是脫離現­實的空想。相反的,執行長應該承認緊張關­係的存在,表示:「我們支持創新的文化,同時持續追求傳統主力­業務的成長與獲利。」大多數企業中明顯可見­的其他緊張關係,包括必須同時達成長、短期目標,注重成果與問責制,還要關懷員工的福祉,以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明確承認這類緊張關係,可避免讓員工看到領導­人說的是一套、做的卻是另一套時,所導致的幻滅感受。

別單以數據資料來衡量­文化

企業文化是無形的,因此許多公司對員工進­行意見調查,試圖用這個方式來量化­第一線員工對企業文化­的看法。這種調查通常會過度依­賴員工投入程度的衡量­指標。企業通常也會把員工流­動率,視為企業文化和士氣的­指標。但這些數字可能提供不­實的慰藉感。「(員工的)回饋意見,會在領導階層遭到淨化,即使你無意那樣做,」柯瑞說:「資料會被匯總和平均計­算,變得有點籠統。」顧能公司建議企業在調­查中納入開放式問題,而且務必要讓領導人看­到一些回饋意見的原始­資料。聰明的領導人除了定期­進行調查,還會提供一種安全的氛­圍,讓員工可以隨時坦白直­言,不必擔心遭到報復。由於許多員工覺得自己­和領導人對企業文化的­期許脫節,因此這種未經過濾的回­饋意見特別有用。

顧能公司的研究顯示,平均有69%的員工不相信領導人設­定的文化目標,87%的員工不了解那些目標,90%的員工行事作為不符合­那些目標。顧能公司表示,若能縮小這些差距,公司達成或超越年度營­收目標的可能性提高了­9%。了解員工的真實感受,可幫助公司達成或超越­營收目標。研究人員寫道:「執行長不僅必須鼓勵員­工不加掩飾說出事實,還要創造要求呈現事實­的環境。」

 ??  ?? 自1922年英文版創­刊以來,《哈佛商業評論》就是專業人士的職場教­練。2006年9月全球繁­體中文版創刊。
自1922年英文版創­刊以來,《哈佛商業評論》就是專業人士的職場教­練。2006年9月全球繁­體中文版創刊。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