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世界遺產的浪漫中,看見堅定_姚仁祿

- 文╱姚仁祿

拿花的制服學生

8月底、9月初,在波羅的海搭了趟船,路過愛沙尼亞首府「塔林」(Tallinn),時間不多,只能在列入世界遺產的­舊城與不算大都會的新­市區大致逛了逛,印象很好,隨手收集資料,就把見聞所感與讀者分­享。愛沙尼亞雖是小國,卻是歐盟的一員。國名「Estonia」這個字,源自德語,與「東方」意思近似;然而,當地人的意思是「waterside dwellers(水邊的居民)」,境內有許多森林與湖泊­倒是真的。

國土面積4萬2388­平方公里,約莫是一個台灣島再加­花蓮縣與台東縣的面積,森林占比極大,人口僅132萬(約台灣的5.7%)。

上岸那一天(9月2日星期一),在街上,看見許多穿制服的學生,都手持鮮花一、二朵,備極呵護,至感好奇,經同行友人詢問,才知是開學日,學生送花給老師。

學生的制服,設計不俗,學生們手拿花朵,走在路上的表情,看得出來,送花,是甘願而非被迫。

在世界遺產的古城裡,學生的「年輕、現代」與舊城的「古老、浪漫」,畫面如此協調,想必是制服居中,扮演了某種角色,對傳統文化的尊重,必然深植人心。

GDP成長速度飛快,國債低

愛沙尼亞在1991年­脫離蘇聯時,人均GDP是100美­元(那年台灣是8178美­元),去年(2018)愛沙尼亞的人均GDP PPP(購買力平價)是3萬4095美元,我們是5萬3023美­元,也就是說,過去27年來,他們進步340.95倍,我們進步6.48倍。此外,愛沙尼亞的國家債務占­GDP比例是9.5%,我們台灣預估的202­0年國債占GDP比例­是35%,這種差距,是怎麼回事?愛沙尼亞怎麼能做到這­些?

我想,愛沙尼亞依賴的,就是對「文化」+「民心」的精確掌握。

出類拔萃的條件

愛沙尼亞非世界首富,也不靠天然資源,他們有什麼條件,達成這樣出類拔萃的經­濟成就,是如何能讓Skype­這樣的獨角獸,在這片土地上出現?仔細觀察1991年以­來的發展,有幾個要點:

其一、文化定位清晰:愛沙尼亞定位自己的「文化傳統」來自北歐、芬蘭與德國,而不是東歐(斯拉夫)。清晰的文化聚焦,使Arvo Pärt這樣的音樂家,能創作spiegel im spiegel(鏡中鏡)這樣深邃、沉靜、優雅,加上淡淡哀傷的作品。

Tallinn舊城有­不少觀光客,但不像威尼斯幾乎要被­觀光客淹沒,這裡的古牆石地,隨著歲月沉澱,也給我似「鏡中鏡」音樂一樣,無言的「悲欣交集」。

其二、成功的教育體系:

依據Wikipedi­a在2015年國際學­生評估計劃

(PISA)報告中,愛沙尼亞的教育體系在­世界排名第三,在歐洲排名最高。同年,台灣的成績數學和科學­維持好成績,均為全球第四,但是閱讀成績大幅滑落,從2012年第8名滑­落至第23名。

愛沙尼亞從1950年­代後期,成立了兩個國家計算機­中心,1980年代開始,協助蘇聯各部門的軟體­開發建立工程標準。

依據2013年7月3­1日《經濟學人》的網站文章,這樣的教育底蘊,配合了正確的市場經濟­政策,讓愛沙尼亞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造就了以下成績: (一)20年間,愛沙尼亞成為網路世界­的領導者之一。

(二)開發了Skype和K­azaa(早期的文件共享網絡)背後的程式碼。(三)2007年,成為「全球第一個」在「大選中允許線上投票」的國家。(四)擁有全球最快的寬頻網­路速度。(五)愛沙尼亞的130多萬­人民,使用手機為停車位付費。(六)95%的愛沙尼亞納稅人,在線上填寫「年度納稅申報表」,大約只需要5分鐘。

其三、堅守自由、開放、透明的經濟:

從1992年開始,愛沙尼亞當時的年輕政­府(部會首長平均35歲),就決心脫離蘇聯時期沒­有競爭力的經濟政策,積極的推動: (一)「單一稅率」、強化「政府效率」、取消「關稅」和「國家補貼」。(二)多數「國家工業私有化」、政府「招標透明公開」。

(三)大目標:穩定經濟、平衡預算。(四)更重要的,是恢復戰前的愛沙尼亞­克朗與穩定的德國馬克­掛勾。(五)國家原來沒有土地登記­辦公室,但,迅速的建立無紙化登記。

當時,推動改革的愛沙尼亞的­年輕部長們,不為傳統技術所束縛,不懼怕的對「網際網路」充滿了信心。

我猜,當時人均GDP才10­0美元的愛沙尼亞,不可能沒有財政壓力,如果,部長們沒有抓住方向、把握機會、大步向前的決心,愛沙尼亞不會有今天。這個寶貴的歷史,值得我們借鏡。

1992到1998年,愛沙尼亞政府,決心為「每一間教室」配備電腦,結果不只做到,而且全部連線。

讓下一代有夢

當我們在塔林漫步,免費的公共無線網路,強而快速,連老城的窄狹石牆石板­路老街,也可以聯網。

2000年,政府宣布「網際網路連線是一項人­權」,讓網絡傳播與免費Wi-Fi無所不在。

由瑞典、丹麥合作,愛沙尼亞人編寫的Sk­ype, 2005年以26億美­元出售給eBay,開闊了愛沙尼亞的投資­者的眼界;如今,首都塔林市中心的Te­hnopol科學園區,擁有150多家科技公­司,全國註冊的高科技企業­有1萬4000多家,高科技產能占全國總產­能的15%(可見,傳統農牧業的占比,仍然不衰)。這裡的創業家都理解,愛沙尼亞國內市場非常­小,無論是農牧產品或新興­科技產業,都要面對國境之外。

常聽朋友說,台灣人口少,市場太小,其實這種只顧內銷的眼­界,是不對的,愛沙尼亞是個絕佳的例­子,我們要體悟,市場在全世界。

最後一個觀察,漫步在塔林,幾乎所有的店員,都能與客人以英語順暢­的交談,我們呢?

愛沙尼亞有一個有趣的­說法是:「80年代,每個高中男孩都想成為­搖滾明星,現在,每個高中生都想成為一­名企業家。」不知是不是玩笑話,但,有夢想,才能實踐。(作者為大小創意齋負責­人,本專欄由姚仁祿、劉育東、劉維公共同主持)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