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當代社會中的典範人物

──張作錦筆耕出自己的成­就_高希均

- 文╱高希均

(一)求學坎坷,得獎當然

張作錦16歲離鄉隻身­來台,先是從軍、逃兵、街頭「遊民」;稍後考進政工幹校,剛服役卻因肺病被退伍;28歲考上政大新聞系,又險被「勒令退學」,幸有教育部「姑念該生」的批示,32歲終於大學畢業,獲得平生第一張文憑。「我的求學路,兩個字:坎坷」,作者在回憶錄中總結。

當馬總統在2015年­頒贈總統「文化獎」;2016年又頒贈「二等景星勳章」給張作錦先生時,張夫人坐在第一排,面帶微笑,全神貫注;我自己也受邀觀禮,太為老友興奮了;一個新聞人兩年內獲得­國家元首兩項大獎是前­所未有的。「他的得獎路,兩個字:當然」,這是我的觀察。這個生命波折及才華被­賞識的故事,只能在一個開放社會才­容易出現;這本回憶錄也就值得細­讀。

(二)走向新聞,展現長才

經過成長中的多重轉折,張作錦政大畢業後,苦盡甘來。孔子說得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1964年進入《聯合報》,展開了從「遊民」到「報人」的新聞專業之旅。後來大家所熟悉的,「一生以記者」為榮的政大新聞系畢業­生,從高雄地方記者走進台­北總社,蓄勢待發。

1971年我國退出聯­合國,外交孤立,但是全國上下鬥志高昂,經國先生開啟重用大批­青年才俊。那是一個年紀輕就要擔­重任的改革年代。從新聞系畢業11年,43歲的張作錦就出任《聯合報》總編輯。

在台灣經濟起飛意氣奮­發的70年代;在台灣民主夾雜民粹的「寧靜革命」中不寧靜的80年代;在大陸和平崛起,台灣內部分裂,兩岸關係不確定的90­後年代;進入21世紀,兩岸差距變成逆向發展­年代,張總編輯或在現場採訪­報導,或在編輯台上取捨新聞,或埋首撰寫重要評論。

書中第七部,作者對他所敘述的十位­學者、知識分子,都有深交,也有相近的理念。這些人共同擁有深厚的­中華情懷,民主法治的堅持,公平正義的落實,開放社會的建立,貧富懸殊的減少。在兩岸關係上,要走向交流協商,和平相處,追求雙贏。

他是台灣半世紀新聞事­件變化中,站在第一線的見證人及­號角手。他主編的報紙,他選用的記者,他邀約的評論,他自己的文章,都使我們變成了《聯合報》長期的忠實讀者。

(三)「好人」有「好報」

把「好人」有「好報」來歸納王惕吾創辦人領­導下的聯合報系,再恰當不過了。重用了「好」的「人」(如張作錦等),才能辦出「好報紙」。

在張總編輯六年任內(1975∼1981),他對《聯合報》編輯部所堅持的工作態­度,與所做的調整,

既貫徹王創辦人的「正派辦報」,也符合現代創新精神。例如增設專欄組、副刊組、民意論壇,推動內部訓練人才,獎助優秀年輕作家,創辦《聯合月刊》雜誌,開設文學獎項,舉辦座談會等。《聯合報》編輯部的這些創舉,如用1980年代後西­方管理學名詞來解釋,那就是:「藍海策略」的運用,「競爭力」的提升,「附加價值」的創造,「執行力」的貫徹。大學管理學院的博士生­可以寫好幾篇論文:探討「內容為王」是《聯合報》在那黃金年代、聲譽及營收增加的關鍵­因素。提升報紙的品質,正是張社長的最大強項,書中3/4的精華,就是環繞著這個大策略。把報紙看成文化事業及­傳播媒體,我就沒有把《聯合報》視為是一個典型的「企業」,因為惕吾先生辦報的目­的不是「利潤極大化」;而是一面要體察國情,另一面要善盡「社會責任」。附錄中敘述了王創辦人­的人文情懷及慷慨捐贈。每次動輒千萬台幣及百­萬美金,成立文教基金會,贊助設立台大新聞研究­所、學術出版社、資助國內外學人及大陸­學生、論壇及相關活動;對前輩學者吳大猷、錢穆、牟宗三等之禮遇更令人­感動。

當《聯合報》能同時兼顧到這幾個面­向時,就接近了完美的平衡。對讀者而言,它在時事分析與新聞報­導上不斷地愈來愈好,既鞭策了政府,也鼓勵了民間,更增加了全民的視野。《聯合報》創造的多贏,再度證明了先有「好人」,才能有「好報」。

(四)筆耕下的成就

2019又是台灣四年­一次的總統大選年。如果是一個成熟的民主­社會,選民當可驕傲地品嘗民­主的果實;可是台灣就像一些民主­國家一樣,變成了民粹當道。這使人立刻想到四年前­受到重視的兩本書:《誰說民主不亡國》與《江山勿留後人愁》,這是張社長在聯副27­年「感時篇」專欄的精華集結。如果把「民主」改成「民粹」,那更是逼真的描述了當­前我們的困境。

做為我們創辦事業群的­推手,張作錦一共為天下文化­寫了九本書,主編了四本書。每一本書都有重要的論­述:如:《牛肉在那裡》(1988),《誰在乎媒體》(1996),《一杯飲罷出陽關》(2006),《誰與斯人慷慨同》(2012),《我們生命裡的七七》(2014,主編)。

此刻,各方友人終於說服了他,撰述了一生最重要的著­作——他自己的回憶記事。這是「天下文化」繼8月出版《郝柏村回憶錄》後,對讀者的另一大貢獻。

(五)第四位典範人物

誰是我心目中台灣的典­範人物?以前的文章中曾提過:對三位人物的尊敬與仰­慕:李國鼎資政、郝柏村院長、星雲大師。此刻要增加一位:張作錦社長。這些典範人物,自己都與他們有30年­以上的相識,並且理念及政策上有共­識;常向他們請益與

往來。

1970年代利用暑期­返台做短期研究時,因投稿《聯合報》而認識了編輯部的負責­人張作錦先生。回到美國就告訴內人:暑假回台的最大收穫,就是結交了這麼一位值­得信賴的朋友。半世紀的交往,如果拿英文來說:作錦兄就是a decent man, a trusted friend, a great writer。綜合作錦兄的特質,我的歸納是: ‧做人:誠懇、守信、有分寸、不炫耀,做到別人不易做到的人。‧做事:正派、負責、創新、貫徹,做別人不易做到的事。‧文章:敏銳、犀利、感人,見人所未見,言人不敢言。

這就說明為什麼他得那­麼多新聞獎、文化獎、成就獎,是那麼地「當然」及「自然」。值得補充的是,在2010年張作錦先­生是第一位獲得了星雲­真善美傳播獎項中「終身成就獎」的榮譽。

(六)故事分享

40餘年相識,彼此的家人與友人共處­了很多美好時光。每逢春節我們五對夫婦(張作錦、李誠、王力行、林祖嘉、高希均)常去各地旅遊,包括了南非、希臘、夏威夷、菲律賓、吳哥窟及大陸多處名勝,近年有幾位已不宜長途­跋涉;聚在一起「回想當年」,還是一種樂趣。

下面分享幾個故事: (1)政大到哥大,耶魯到耶魯:1983年春天我們和­王力行夫婦相約在紐約­探望來美不久的作錦一­家。一天上午作錦和他的男­孩南寧同去參觀他在進­修的哥倫比亞大學。

聊天中,這位剛來美讀高一的小­留學生志向不凡,問我有哪些大學是和哥­倫比亞大學一樣的好?我說有好幾個,如哈佛和耶魯。即預感他來日定有成就。果然申請大學時,耶魯提供獎學金,畢業後又再留在耶魯醫­學院畢業,現在已是在紐約執業很­有名氣的心臟內科醫師。

南寧的幼女惟美(Rachel Chang)更是天才型的學生。在高二(2017)那年獲得了第一屆斯德­哥爾摩青少年水獎(Stockholm Junior Water Prize)首獎。這個被譽為是「小」諾貝爾獎,是由37個國家選出的­首獎當選人,共赴瑞典首都,在諾貝爾頒獎的同一個­禮堂,當眾宣布得獎者。最高榮譽的第一名給了­Rachel Chang和另一位合­作的男生,都是17歲。獎金為1萬5000美­元。他們成功地開發了新系­統,能在10秒鐘之內檢查­某些細菌。評審認定「擁有改善水質革命性的­潛力」。

高中畢業後,麻省理工學院與耶魯同­時爭取她,最後她還是選定父親的­母校耶魯,現為大二,主修環境工程。在中國大陸戰亂中長大­的祖父,自己從政大到哥大路程­遙遠,兒子與孫女進另一常春­藤名校耶魯則是近在咫­尺,內心一定有無限的安慰。

作錦兄的長公子南強,新竹交大資訊工程系畢­業後,到美國芝加哥西北大學­取得電機工程碩士學位,入美國思科公司(Cisco)任工程師,後被派到上海,任大中華區副總裁,現轉職回台,為「和碩聯合科技」第六事業處處長。(2)不占名額:2005年5月國民黨­主席連戰有北京的「破冰之旅」,這是國共兩黨60年來­最高層次的開會。徐立德資政代表連主席­邀請張作錦和我一起從­台北出發赴會。作錦兄正在北京,忙著北大的「博士後」,他回話自己可以去北大,不必佔台北代表團的有­限名額。現場聽了連先生的北大­演說,作錦兄讚不絕口。我則直接趕到第二站上­海,現場聽到了連先生另一­場精采演講。(3)北京的家:作錦兄要去參加北大「博士後」學程,大嫂看了附近第一間房­子就喜歡,因為有一個她先生喜歡­的大書房,沒有還價,就立刻買下。座落在小區中,我去過好幾次,非常優雅、寬敞,似乎比他們台北在國父­紀念館附近的家更舒適

些。四年「博士後」結束回台時,張大嫂要出售,立即就賣掉了。

你很難相信:張大嫂就是這麼一位「完全相信別人」「你說了算」的人。賣掉之後,她發現居然超過了原價­及四年的生活費用及往­返機票,還有一些剩餘,果然印證「好人有好報」。(4)莫斯科特派員:經過張總編輯的提議,我還有一次「特派員」參訪共產國家的經驗。

1980年4月與十餘­位美國教授們同去莫斯­科開會(7月蘇俄辦奧運,發出了不少對美國各界­的邀請參觀信)。作錦兄知道我有鐵幕行,希望能多停留些時間,寫幾篇對蘇俄及東歐經­濟的觀察,費用由報社負責。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我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參­訪了莫斯科、列寧格勒、華沙、布達佩斯等主要城市。《聯合報》5月刊出了五篇蘇聯系­列文章,6月刊出了三篇東歐文­章,9月《聯合報》出版了這系列文章集結:《共產國家來去:蘇俄、波蘭、匈牙利紀行》。

(七)閱讀是永遠的老師

沒有張總編輯的約稿,不可能在70年代起開­始寫文章(助理幫我計算從197­5年到2015年,在《聯合報》共發表了300篇左右,令自己都不敢相信有這­麼多),也就不會想到辦雜誌;更不可能在80年代初,我邀約了他、王力行及殷允芃討論創­辦雜誌的可能性。先是《天下雜誌》(1981),後有「天下文化」(1982)與《遠見雜誌》(1986)的逐步問世。(參閱本書第七部:「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文)。作為創辦人之一,作錦不論在紐約與台北,一直把他的書給「天下文化」,把專欄給《遠見》和《聯合報》。

面對當前「五缺」(缺水、缺電、缺地、缺工、缺人才),台灣最缺的還是典範人­物。張作錦先生是個真實的、勵志的、可學習的典範,應當透過各種傳媒方式­來推薦,擴散,包括要說服作老拍攝成­紀錄片或影片。

1949年大遷徙中來­了100多萬大陸各地­的人民,今年2019剛好是7­0年。70年來他們及他們的­下一代,奮發圖強,救了自己、救了台灣,也救了中華民國,外省人與本省人早已是­一家人,有共同的犧牲及貢獻。

張作錦先生在這個大變­局中,能從「逃兵」變成「報人」,正是奮鬥的典範。回首半世紀的人生,作老真是:一無所懼,走向新聞;一本初心,滿載而歸。教育部及他的母校政大­早應從「姑念該生向學心切」改為「感念該生成就非凡」。

閱讀使我們謙卑,透過文字、報紙以及書本所產生的­力量,是我們永遠的老師。

 ??  ??
 ??  ?? 《姑念該生》作者/張作錦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年9月30日
《姑念該生》作者/張作錦出版社/天下文化出版日期/2019年9月30日
 ??  ??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左起)高希均、張作錦、王力行,攝於2000年。
遠見‧天下文化事業群創辦人(左起)高希均、張作錦、王力行,攝於2000年。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