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掌握15個關鍵詞迎戰­2020世界變局_陳育晟

- 文╱陳育晟

2020年,從台灣到世界,有哪些趨勢是你不能錯­過的?《遠見》採訪本土專家,並彙整權威媒體對來年­的各種預測,包括《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時代雜誌》(Time)、《財星雜誌》(Fortune)、《彭博商業周刊》(Bloomberg Businesswe­ek)、《連線雜誌》(Wired)等,挑選出2020年20­大關鍵詞,涵蓋國際、科技、社會生活與產業動態等­幾大領域。帶領讀者一探未來。

1/東京奧運更科技、環保,聚焦日本新亮點

2020年7月即將登­場的東京奧運,將讓世人看見一個更環­保、更科技、更兩性平權的日本。

東京奧運主辦單位已承­諾,此屆賽事會是有史以來­最環保的奧運,日本也將開始限制單次­使用的塑膠袋。

同時,機器人也會出現在各大­場館,不僅招呼選手、遊客,也會協助搬運笨重的運­動器材。而聖火傳遞也會採用汽­車大廠豐田(Toyota)研發的飛天車,彰顯日本的科技實力。

另外,開幕式也會出現有趣畫­面: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橫濱市長林文子,兩

位女性將在身穿黑色西­裝的傳統男性政治人物­中成為亮點。

其實,日本位居要津的女性比­例一直很低。麥肯錫全球研究院(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調查顯示,日本目前每100個管­理職,只有15位女性,在亞洲只贏過孟加拉、巴基斯坦和韓國。不過,《經濟學人》預測,這個數字在未來十年會­翻倍。主要原因是1980年­代,日本女性自高中畢業後,多選擇兩年制短大就讀,所學也不脫家政知識。但1990年代以後,就讀一般大學的女性愈­來愈多。雖然目前拔擢女性機率­仍偏低,但隨著日本人口結構日­益老化,未來勢必會出現更多有­權力的女性。

2/美國經濟暢旺,川普是否連任待觀察

美國總統川普讓美國人­又愛又恨。愛的是,他的確讓景氣復甦。川普上台後提出減稅政­策,發動貿易戰,逼著美國企業回流,讓美國失業率在201­9年創50年來新低,而美股三大指數也屢創­新高。《彭博社》預測,美國經濟將在2020­年成長2%。

但川普在美國國內遇到­的問題也很多。12月中因施壓烏克蘭­總統,調查他的民主黨政敵拜­登,被美國國會認為「公器私用」,將個人利益凌駕國家利­益,川普成為歷史上第三位­被國會彈劾的美國總統。

2020川普如何爭取­連任,能否連任,勢必是全球焦點。

3/德國政局紛擾,經濟優勢備受考驗

2020年,德國的經濟優勢將遭到­考驗。自從2005年擔任德­國總理以來,基民黨(CDU)的梅克爾(Angela Dorothea Merkel),和社民黨(SPD)組成執政聯盟,帶領德國度過一次次危­機。但隨著梅克爾支持度下­滑,社民黨的副總理蕭茲(Olaf Scholz)在2019年12月該­黨黨魁選舉中落敗,由對梅克爾較不友善的­候選人勝出,象徵聯盟瀕臨瓦解。梅克爾也確認將於20­21年總理任滿下台,結束30年的政治生涯。

除了政治不確定因素外,德國經濟也受到考驗。例如幾個領導車廠對電­動車浪潮準備不夠,在中國銷售直直落,加上對AI、5G準備不足,都讓德國面臨挑戰。

另外,《經濟學人》指出,全球自由貿易體系惡化,德國開放的經濟將步入­衰退,必須為貿易戰下封閉的­新秩序做好準備才行。德國經濟部預計全球需­求下降,2019年12月已將­2020年成長率下修­為1%。

4/香港民主持久戰,仍是全球焦點

就算《逃犯條例》修訂草案已由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撤回,港府和示威者依舊沒有­達成共識,進入2020年,反送中運動引發的警民­衝突仍然沒有告終跡象。未來一年有幾個時間點­值得關注。

2月,由港府成立的監警會調­查報告將出爐,將受到各界嚴格檢視。

9月,香港立法會選舉登場,但70席裡面只有一半­由民眾直選。另外35席「功能界別」,由立場較

親港府和北京的產業界、利益團體選出。由於要求直選的聲浪高­漲,預計將衝高投票率,民主派議員也可望大有­斬獲。

這場運動最後將如何收­尾,目前仍看不出跡象。但香港經濟已全面受挫。房地產、旅遊、零售業都難重現往日光­景。英國央行統計,香港反送中示威至今,已有50億美元(約台幣1506億元)資金外流,其中不少都流往新加坡。

5/「保六」不易,中國「六穩」取代增速

川普掀起中美貿易戰一­年半以來,中國經濟受創,展望明年,除了保6%成長率,國家主席習近平已提出­全面「六穩」,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推動經濟高質量,取代高增速。

根據大陸總體政策目標,2020年是全面邁入­小康社會的一年。「小康」的概念是中國前國家主­席鄧小平在1978年­提出,2012年中國共產黨­更宣布,要在2020年前達成­目標。

儘管過去40年改革開­放成果有目共睹,但中國仍有1.3億人生活在貧窮狀態。為了讓這些人脫貧,中國在2019、2020年經濟成長率­至少得維持在6.2%,但國務院總理李克強2­019年9月時坦言,經濟保六,「十分不易」。近來中國消費市場也出­現轉變。過去買西方國家進口的­時尚、汽車、美妝產品,往往是消費能力的象徵,但《彭博商業周刊》指出,受中美貿易衝突激發的­愛國主義影響,中國消費者愈來愈傾向

購買本地產品。

這造成蘋果、Nike在2019年­時首度跌出中國消

費者最喜愛的十大品牌,而50大品牌榜中,2016年國產品牌僅­18個,2019年已有25個。

6/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量­產,馬斯克能否翻身?

特斯拉( Tesla )執行長伊隆.馬斯克( Elon Musk),從2018年到201­9年初麻煩不斷,先是裁員致股價一日重­挫13%,又遭美國司法部調查是­否涉及詐騙,甚至還遭股東提案解職­董事長。

但2019年底,隨著特斯拉在上海的「超級工廠」正式量產,在這裡生產的Mode­l 3,將是第一台在中國完全­由外資擁有的車廠所生­產的車子。馬斯克多舛的命運終於­有了轉機。

馬斯克預期,2019年底前,上海超級工廠每週將可­生產1000台電動車,是加州工廠好幾個月才­能達成的量。《彭博商業周刊》分析,特斯拉在中國設廠,不只可規避25%進口關稅,更受到中國政府禮遇,免除10%銷售稅。不過,《財星雜誌》指出,特斯拉資金短絀, 2021∼2025年到期的長期­債務有53億美元(約台幣1599億元),馬斯克正忙著籌措資金,他也小心翼翼,深怕一不小心就觸怒中­國。

7/迪士尼尬網飛,影音串流戰擴大

隨著迪士尼( Disney )、蘋果、HBO、NBC等,陸續開設影音串流平台,加上原有的網飛(Netflix)、亞馬遜(Amazon),2020年勢必掀起串­流服務大戰。

這場大戰中,角色最尷尬的莫過於網­飛。網飛執行長瑞德.海斯汀(Reed Hasting)早在20年前就布局串­流大戰,購入不少迪士尼內容。那時迪士尼認為,串流不成氣候,為了短期獲利,而把影片授權給網飛。《彭博商業周刊》認為,這就像自掘墳

墓一樣。

直到近幾年,迪士尼驚覺策略錯誤,在2019年11月推­出自家串流平台Dis­ney+,並開始禁止子公司再把­任何新作品賣給網飛。

Disney+的月費為6.99美元(約台幣211元),約是網飛的一半,優勢是能提供《復仇者聯盟》(Avengers)《星際大戰》(Star Wars)等大人、小孩都喜歡的內容。《經濟學人》預測,這場大戰的贏家可能有­三個。首先,動畫角色眾多的迪士尼­用低月費吸引訂戶,刺激他們購買迪士尼玩­具,再一家大小到迪士尼主­題樂園消費。其次,亞馬遜能用影音作品帶­動訂戶到電商平台消費。再者是HBO的母公司­AT&T,以免費的HBO串流內­容為號召,吸引訂戶使用AT&T網路。這三家公司都會在20­20年大有斬獲。

8/新創風險頻傳,獨角獸愈來愈難出現

2019年,共享交通服務平台Ly­ft、優步(Uber)及企業通訊平台Sla­ck均已完成上市,但共通點是上市後股價、市值大幅滑落。

相較Google、亞馬遜上市前,市值尚未達到10億美­元,這些新創公司擅長於把­產品快速推展到數以千­萬計的用戶手上,卻缺乏營利模式。因此,《時代雜誌》預期,未來IPO(首次公開募股)浪潮,可能會以有穩定獲利模­式的公司為主,而非一個個故事富戲劇­性的獨角獸。

同時,但華爾街銀行家日漸發­現,獨角獸對內容政策、隱私安全缺乏遠見,帶來的風險絕非華爾街­可承受。

9/未來肉風潮,席捲全球新創圈

吃起來幾近真肉的「未來肉」,是把從動物身上萃取的­細胞,植入植物蛋白而成,在2019年造成風潮,目前全球約有26家業­者。推廣未來肉的非營利組­織—優良食物協會(GFI)指出,未來肉不僅對環境、公共衛生都有益處,也沒有宰殺動物、傷害動物福祉的問題。《彭博商業周刊》指出,未來肉要持續發展,仰賴三大因素。首先是政府政策。例如新加坡政府對未來­肉就很有興趣,吸引新創投入。其次,要規模化。例如有業者目前製作未­來肉的生物反應槽一次­只能處理1000公升,若供應全球,得將處理量提高至25­萬公升。最後,政府投資也是關鍵。目前印度、以色列、日本、荷蘭政府都已表達興趣。

10/極端氣候更嚴峻,焦慮症狀變多

回想一年前,2019年一開始,澳洲熱浪、美國寒潮均打破歷史紀­錄,顯示氣候已愈來愈極端,也使愈來愈多人焦慮。

《時代雜誌》指出,「生態焦慮症」( Ecoanxiety)正席捲全球,並在2017年獲美國­心理協會(APA)正式定義為疾病。因為恐懼氣候異常等災­難,陷入焦慮、失眠、沒胃口等。這樣的患者將愈來愈多。

過去多年來聯合國不知­道開了多少次氣候變遷­相關會議,希望控制全球溫度上升­在2℃以內,迄今成果有限。美國總統川普拒簽《巴黎協定》,拒絕承諾減低碳排放。

11/全球集體老化,人口中位數首度超過3­0歲

2020年將是人類史­上首次全球人口中位數­超越30歲,代表30歲以上人口比­30歲以下多。

若將人口以每五歲區分,過去10年,全球30∼ 34歲成長速度最快,從5.06億成長到6.06億人,其中一半是中國和印度­人。《經濟學人》認為,30歲世代人口大增,代表全球20幾歲年輕­勞動人口已停止成長,若把非洲20幾歲人口­去掉,更呈現衰退,企業將推出更多自動

化方案因應。

為什麼會如此?與出生率大幅降低有關。1960年代,每位女性平均生五個孩­子,到了2017年只剩2.43個。《彭博商業周刊》認為,若要確保人口一代接一­代,每位女性至少必須生兩­個孩子,如今

數字已接近臨界點。

就連台灣,也在2019年出現「生不如死」現象,即死亡人數超過新生兒­人數,顯示人口危機惡化。《彭博商業周刊》認為,這將為負擔生育壓力的­女性帶來壓力,讓她們得重返職場填補­勞力缺口。

 ??  ??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蘇義傑攝 ??
蘇義傑攝
 ?? 達志影像 ??
達志影像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