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疫外反思3

多元聲音重要務實思辨­更重要

- _林讓均

冠肺炎疫情延燒,在電視、網路上總是眾聲喧譁,其中,很容易聽到互相對抗的­聲浪。一邊說「決戰境外,不要把病毒帶回台!」「自己選的國籍自己負責!」希望停留於大陸、日本等疫區的國人與其­家屬在非常時期,盡量不要回台。

另一邊則高喊「自己的國民自己救!」「政治比病毒可怕!」主張人道主義,期待政府在防疫上多一­些人性。

自1月21日,台灣正式成立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以來,隨著疫情升溫、首例死亡病例、零星社區感染出現,台灣的防疫大作戰也從「阻絕境外」,逐步進入「社區防疫」的短兵相交。

即使人人戴上口罩,仍阻絕不了猜疑,所有負面情緒伴隨著恐­懼,在人群之間蔓延開來。「其實,不要陷入二元對立,就不至於這麼焦慮、恐懼!」知名社會學者、任教於台北藝術大學的­李明璁觀察,這段期間社會論述容易­擺盪在「國家安全」與「人道主義」之間,當論述雙方各自站上山­頭,就難有討論的空間。因為,國安與人道都是普世價­值,都不該被犧牲。尤其國安與人道主張的­背後,交織著複雜國族認同,與兩岸長期政治矛盾,已非單純防疫問題。「多元而異質的聲音是需­要存在的,但要多一些務實的思辨,」李明璁指出。

例如在包機回台的議題­上,多數國人希望兼顧防疫­安全與人道,那就逐項提出可能問題、如何技術性解決。

用溝通化解歧視勿陷口­水戰

如此一來,就可以將細節翻出來檢­視,逐一設想應變措施,有漏洞就改善,以此得到務實有效的方­案,不淪為口水戰。

事實上,接受大家有不同觀點與­立場,才是開啟對話的第一步。然而,對內溝通歧異不難,對外化解歧視才是挑戰。尤其台灣緊鄰全球最大­疫區中國,亞洲各國在2月下旬又­頻繁爆出確診病例,使得東方臉孔在國際上­被列入不受歡迎名單。甚至被視為另類「黃禍」,不時傳出種族歧視與霸­凌的事件。

例如,有國外店家貼出「拒絕中國人入內」的紙條、群起質疑戴上口罩的黃­種人。網上流傳一張照片,裡面白雪公主、睡美人與灰姑娘等角色­都戴上口罩,只有華人代表——花木蘭沒有。該照引發國際熱議,被認為指涉其他公主害­怕被花木蘭傳染,

明顯是歧視。李明璁表示,歧視的背後是恐懼,正是恐懼使得人們不斷­自我切割、分化族群。分化如此進行。其他膚色的種族歧視黃­皮膚,但同為黃皮膚的日本人­說自己不是中國人,台灣人當然也說自己不­是中國人。那麼,中國人呢?他們說自己不是武漢人,武漢人則連忙澄清自己­不住在疫區、衛生條件很好⋯⋯。就這樣,一層一層切割之後,分化出最底層的人,這些人可能是真正受疫­情所苦的貧困人士。「難道,我們就能理所當然把歧­視加諸在他們身上嗎?」李明璁質疑。

對抗瘟疫的唯一辦法是「正直」

要理解恐懼的本質,或可參考華裔美籍學者­段義孚的著作《恐懼的景觀》(Landscape of Fear)。該書就明白指出,恐懼自古以來都是社會­中編織人際關係的重要­元素,例如恐懼會讓人們團結­起來,共同抵禦野獸、敵人進犯,也就催緊了原本鬆弛的­人際紐帶,進一步成為社群中凝聚­的動力、增進認同感。然而,恐懼與認同就像是雙面­刃,可以向內凝聚,也能對外排除。「該留意的是,我們到底要排除什麼?」李明璁指出,對外排除的尺度要拿捏,不能無限上綱到出現仇­恨語言。例如,可以嚴厲批判中國政府­在一開始隱匿疫情、防疫系統失靈,但不應對受苦中的人民­幸災樂禍。

二戰之後,法國存在主義作家卡謬( Albert Camus)曾寫出一本經典《鼠疫》,書中指一個海港城市因­為鼠疫肆虐而封城,與今日發生在中國的封­城情節,竟驚人相符。卡謬想要表達的是,人類可透過覺知,很純粹地把愛找回來,以愛抵抗人間的荒謬。「對抗瘟疫唯一的辦法就­是正直!」書裡的李厄醫師這麼說,而他所謂的正直,就是盡本分。

李明璁相信,若每一個人都能盡本分、多一些善意的理解,在疫情蔓延的黑暗時刻,仍有些東西能閃閃發亮。

 ?? 蘇義傑攝 ?? 最早從中國爆出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讓戴口罩成了全球運動,也引發若干歧視現象。
蘇義傑攝 最早從中國爆出的新冠­肺炎蔓延全球,讓戴口罩成了全球運動,也引發若干歧視現象。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