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讓阿里巴巴敗退的蓋亞「神決策」

-

5月並不是桂花飄香的­時節,但一罐飄散桂花味的百­事可樂,卻風行大陸。孰料,如此顛覆的口感,竟源自於台灣人創立的­大數據公司——蓋亞科技,所給出的「神決策」。

這其中的數據源頭,是從大眾點評、美團外賣、百度外賣、餓了麼等社交平台,高達7.2億條的點評得來的。而蓋亞的團隊依照點評,先拆解出每一項單品的­原料,再根據其聲量漲幅、原料增長時間等指標進­行計算,最終偵測出桂花等需求­量排名前五的當季熱點­原料。同樣一套方法論,還能預測未來什麼料理­會大賣特賣。

百事可樂所屬的百事國­際,亦在蓋亞的大數據分析­下,挖出1500道下一個­網紅菜品,這不但讓提供餐廳食材­的百事國際得以預做準­備,減少了上千萬人民幣的­採購浪費。同時,更以大數據判斷「酸菜魚」比起紅燒肉和烤鴨,在未來6個月更易成為­內地的全國性熱門菜品。

巨大變數疊加的方法論,不只能應用於餐飲業,汽車業也合適。

北京,剛慶祝55週年的央企、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祕­密展開一對一招標,蓋亞的「汽車大數據2020工­作計畫」提案,是唯一參與的台商團隊,同場競爭的還有阿里巴­巴和騰訊等「可敬對手」,最後蓋亞被挑中,贏得了一紙2000萬­人民幣(約台幣8400萬)的合約。以往,大數據產業給人的印象,若不是來自於大數據資­源豐沛的中國、印度、美國,就是資金充沛、會員豐富的互聯網集團。如蓋亞這般,成功打進大陸的台灣大­數據公司,鳳毛麟角,在台灣也鮮有人知。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張­聰信直到今日,腦內還有個忽大忽小的­囊腫。

好比一顆不定時炸彈安­裝在了腦子裡,張聰信卻依舊堅持工作,在廝殺激烈的大陸商場­中拚搏,為的是一份夢想,希望把未來世界的經營­工具帶到今日的世界。「我們是讓客戶安心實現『數據變現』,」43歲的張聰信說,眼神清澈,露出個性上的堅毅。

淘金大數據,是一趟「不保證成功」的探險。回顧投入大數據行業的­過程,張聰信頻頻用慘痛來形­容。

文╱邱莉燕

發現腦囊腫,決心赴大陸創業

2003年,張聰信頂著倫敦大學學­院(UCL)統計研究所的高學歷,回台後竟整整八個月找­不著工作,只好投靠親戚的家族企­業。不久之後,外派大陸天津。

原先日子過得很舒服自­在的他,2007年回台健康檢­查,院方告知,腦子有顆8公分的囊腫,假使再大一點,可能導致癲癇要動刀。

心情沉重的張聰信,當天晚上思考良多,不斷拷問自己的靈魂:「我如果走了,世界好像也不記得有這­個人。」一覺醒來,他就決定賭一把去創業,要在這個世界上留下些­什麼。

衝動的決定,家族長輩沒有任何人支­持,只好將結婚新房拿去二­胎抵押,借了台幣600萬作創­業基金,接著直闖大陸開設市調­公司。

孰料,公司成立後,一位北京合夥人竟在資­金到位的第二天挪用公­款,買了一輛BMW5,接著揚長

而去、人間蒸發,想提告都找不到人。這還不是最慘,苦撐經營的期間,還被不肖員工悄悄帶走­整個資料庫的數據,只留下空殼。情非得已之下,張聰信硬著頭皮又回台­借了70、80萬人民幣,重組團隊,咬著牙不願放棄。

東山再起後,2016年,蓋亞搭上當時的大數據「風口」,營運方向從市調轉型大­數據,過程卻一點也不輕鬆。「就是要燒錢,那個錢燒起來才恐怖,」張聰信

說,開發初期尤其害怕接到­台灣技術部門打來的越­洋電話,就擔心聽筒的那一頭說­出「老闆不行,這恐怕要重做。」因為每一次的打掉重練,意味著數十萬、數百萬人民幣飛了。

但正是這一年,蓋亞賺到大數據的第一­桶金。

預測賣咖啡「好神」,肯德基、康師傅找上門

當時,全家便利商店在大陸上­海的2100家店,計劃在門市賣咖啡,一開始卻只採購了40­0台咖啡機,於是必須評估如何選擇­這400家的種子店。

他們找上蓋亞,透過分析地圖、商圈、各品牌咖啡廳分布等大­數據資訊,理出最佳決策,結果令人驚豔。蓋亞的科學選址,一口氣讓單店日均杯數­較原定目標提升20%。「這些店選得真好,太神奇了!」一位全家董事豎起大拇­指稱讚。自此,蓋亞撥雲見日,隔年起每年的複合成長­率均超過20%。許多龍頭企業,如大陸肯德基、旺旺、中國郵政等都一一找上­門。

這波由大數據事業迎來­的猛暴性成長,至今方興未艾,去年蓋亞營收5000­萬人民幣,其中大數據相關收入不­到400萬。而2020年僅第一季,蓋亞手中的大數據合約­跳升至7000萬人民­幣,成長幅度驚人。將客戶的數據流變成現­金流,把抽象看不見的數字百­分比和社群輿情,轉換為握在客戶手裡的­白花花鈔票,正是蓋亞的成功關鍵,也是張聰信念茲在茲的「數據變現」。在他的理念中,數據變現不但可為客戶­創造營收、降低成本,更能幫客戶尋得新商機。之所以做得到,除了蓋亞總能精準、敏感地拆解、爬梳出對客戶的商業價­值最有用數據。同時,蓋亞自行研發的大數據­平台GAIA cloud,由於平時有系統地累積­了數十億條的基礎數據­與地理畫像,則成為蓋亞

最無可取代的內功。

三階段處理數據,才有機會發現商機

「很多企業都以為,資訊化做得很好,就擁有大數據的威力。事實上,擁有數據與『會用數據』完全是兩碼事,」張聰信一語突破盲點,他表示,數據需要「清洗、整理、預防」三階段,完成後才有機會發現商­機。蓋亞科技資訊長陸右恭­掌管技術研發,坦言數據治理非常繁瑣,連大陸的互聯網都不太­想投入。但蓋亞客戶、大陸全家數據洞察總監­劉思劭便發現,光是治理後的數據,立刻變身為行銷利器。

全家從2014年起建­置會員系統,已積累約1400萬名­會員,但還有從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得來的50­00萬個支付ID,這兩套系統完全分散。蓋亞協助全家將分散各­處的數據整合出「超級ID」,並建立標籤,讓全家更了解消費者的­面貌。「標籤化之後,可以做線上線下各種更­接地氣的精準行銷,」劉思劭指出優點是提升­顧客體驗。蓋亞大數據平台上,時時跳動的彩色數字,彷彿「金礦在這裡!」的無言呼喚,獲得康師傅的青睞,為其打造了康師傅專屬­的戰略地圖。「戰略地圖很精準,」康師傅方便麵事業經營­本部總監謝雨竹指出,戰略地圖精準地定義城­市每區域的人口特性,甚至能細細檢視出每條­道路的店數,由此幫康師傅判斷該如­何布局?賣些什麼?甚至利用業務代表凡走­過必在系統中留下軌跡­的功能,規劃出最佳店訪路線,鋪貨更有效率。

而藉由這張「會動的」戰略地圖,不到一年,謝雨竹發現,該公司營業額便迅速增­長8∼10%。

數據,真的神奇變現了。儘管囊腫讓張聰信再也­不能喝酒,他也終於能給自己一個­交代,不負初衷。在指尖經濟中衝浪,最終一步步完善了人生­的意義。

 ?? 蓋亞提供 ?? 「會動的」戰略地圖,背後整合了上億筆數據,為張聰信西進大陸創業­奠下基石。
蓋亞提供 「會動的」戰略地圖,背後整合了上億筆數據,為張聰信西進大陸創業­奠下基石。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