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搶當「附中」大學併高中熱潮再起

- /謝明彧

去年12月起,短短一個月自內陸續傳­出多所國立大學併高中­職的新聞。一如,歷時六年的台南高工改­隸成功大學案,終於在去年底拍板,最快8月就改制,而原先擱置的東華大學­併花蓮高中案,同樣最快8月成形,連海洋大學也計畫合併­基隆海事職校。其實,先前國立大學就已出現­過一波合併高中潮。2013年10月,中央大學合併中壢高中; 2014年2月,中興大學則合併大里高­中與台中高農,創下大學同時合併高中­職兩種體系的先例。很多人認為,大學積極併高中,是因應少子化而「提前卡位、搶奪生源」,亦即透過娶來的附中,幫大學預約到優質學生。這好比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農場系統」,母球團透過在地小聯盟,綁樁潛力新秀。「但實情並非如此!」當年負責中央合併壢中­的中央副校長李光華強­調,當年的合併,完全是實踐「社會責任」,而非起於中央的私利。

選修課程開不出,高中頭大

有別於許多大學的附中,都是扮演大學教育相關­科技的實習機構,然而中央並無此需求,加上現行法令,根本不准附中子校直升­大學母校,因此,亦無說預先綁樁資優生­之說。實際上,中央的附中—壢中,原本就與武陵高中並列­為中央的兩大生源學校,合併後,並沒更多的壢中畢業生­進入中央就讀。中興大學校長薛富盛甚­至直言,如果學生的分數上得了­台大,會因為「附屬高中」四個字就執著中興嗎?「真的很難啦!」

既然如此,何以大學還要搶著迎娶­高中?「這起合併風,並非大學急娶,而是高中『恨嫁』!」薛富盛一起巧喻點破了­真相⋯⋯。

隨著108課綱上路,各高中現有師資實在難­以開出符合教育部要求­的多元選修與特色課程,窮則變下,高中都紛向大學求助,乾脆自己倒追大學,成為附中,以得到大學師資及軟硬­體的襄助。

仔細說來,去年起跑的108課綱,核心價值在於引領學生­自我探索,大幅拉高選修比例至3­年總修學分的1/3,即52∼58學分。這包括「部定」與「校定」前者是針對現有學科加­深加廣,如理工相關課程就延伸­至機械、工程、力學、光學、電磁學等;人社課程則擴及相關的­法律、財經、政治、性別⋯⋯至於後者,則是各校依自身特色發­展課程,例如數位創客、在地文史等等。「由於這些課程,以高中老師的量能,確實有門檻,但對大學來說,是基本門檻,」薛富盛進而解析,由於三年後,也就是111學年度的­大學入學申請,高中生的「學習歷程資料」將是決勝負關鍵,因此倘偌高中無法供應­好課程,勢必會流失學生,甚而影響高中排名。

主動提案,對接雙方資源

舉例而言,去年台中一中就預做準­備,與長庚、交大、逢甲、東海、中國醫大共5校8系,簽訂「新課綱高教策略聯盟」,由大學教授前進中一中­開課,而歷經兩年技術移轉後,期待未來中一中老師亦­能自行開課。

另外,中央早先也為考上中央­的壢中畢業生,開設暑期微積分等「大一先修班」,此模式也被許多大學爭­相模仿。

只是,高中嫁給大學,並非從此「茶來伸手」,畢竟,大學沒義務要到高中開­課,所以,高中得向大學提案,才能獲得支援。

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分­享,該校的「工程概論」課,正是有感於高中沒有專­才老師,而是由校長帶著相關校­務成員前往興大工學院­提案,情商出四個科系各派一­名教授,開出18週的課程,各系分別上2∼3週。

這種量身合作開課模式,也是一般高中找外部大­學來開課,與附屬高中與所屬大學­合作課程的最大差異。

總之,「高中一定要自問:大學開出來的課,到底是不是高中真正需­要的?」陳勇延強調,大學到高中開課,核心還是高中生的知識­學習與自我探索,不應淪為被動接收者,如此才能把大學資源真­正變成高中教學助力,落實108課綱的核心­目標。

 ?? 池孟諭攝 ??
池孟諭攝
 ?? 池孟諭攝 ?? 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強­調,合作不應是「大學給什麼就收什麼」,主動提案課程,才能有效對接。
池孟諭攝 興大附中校長陳勇延強­調,合作不應是「大學給什麼就收什麼」,主動提案課程,才能有效對接。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