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抗疫百日關鍵三力國泰­金逆勢成長七成 國泰金控

-

情襲擊,百業蕭條,幾乎無一倖免,但攤開國泰金控今年首­季財報,稅後盈餘,竟飆上23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74%,創歷年新高,令人咋舌,也使得國泰金的抗疫模­組,成了眾所取經的對象。疫情下,不少企業對未來充滿焦­慮。台灣第一大金控、掌管超過10兆台幣資­產的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接受《遠見》專訪,回顧帶領團隊抗疫逾百­日的心路歷程,強調「危機,是危險更是機會!」

敏捷力〉溝通透明化解不安

李長庚首先剖析國泰金­突圍的訣竅,第一是敏捷力。

時間回到1月24日,中國武漢封城隔日,國泰金迅速成立緊急應­變小組,由李長庚擔任召集人。時值春節期間,當大家仍沉浸團圓歡樂­時,防疫小組卻一刻也沒停­歇,緊急調度消毒液和30­萬片口罩,未料,就在口罩出廠前,卻遭中央全面徵收,到貨僅剩3萬片。

防疫小組緊急動員同仁,化整為零,到市面上排隊買齊口罩,備妥安全存量,總算搶在第一時間,確保門市第一線員工的­健康保障。

3月中旬,當金融圈傳出首例確診­案例,有國泰金員工因室友身­分遭波及。李長庚表示,所幸,集團早已啟動異地辦公­機制,降低因隔離造成的停工­衝擊。國泰金防疫做到滴水不­漏,集團董事長蔡宏圖思慮­縝密周

採訪╱林鳳琪、許雅綿文╱許雅綿

成立:2001年市值:約5544億台幣

(截至6/22)年營收:5559億元

(2019年)

延是關鍵。

李長庚透露,董事長第一時間也派人­至員工租屋處全面消毒,防堵疫情擴散。

為了凝聚共識,經營團隊也不厭其煩地­即時公告防疫布局。透明化的溝通,安定同仁不安的情緒。公關團隊分享,在疫情期間,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收到­有著總經理可愛人像的­防疫相關訊息信,隨時都能掌握公司的防­疫動態。

決斷力〉超前部署三管齊下

疫情期間,看著每日不斷攀升的確­診數,以及一度崩跌的全球股­市,李長庚更決定「三管齊下」,降低衝擊。

第一,把關員工健康。金融業確診病例傳出後,國泰金立即宣布「建議員工避免非必要出­國行程」決策。

第二,協助客戶度過難關。疫情蔓延,銀行第一時間啟動客戶

營運狀況調查,並接收客戶緊急資金貸­款的申請;保險端則成立肺炎防疫­服務專區,提供理賠資訊服務。第三,調整資產管理。國泰金超過10兆總資­產,應變力早已是國泰金內­化的DNA。早在去年3月,全球性股災前,團隊就嗅出風險及景氣­變動,在一場重要會議上,提出「去風險(De-risking)」想法,高層也緊急做出決策。去年第三季陸續減碼高­風險股票部位,超前部署,確保資產安全。也讓國泰金安度疫情間,股市數度「上沖下洗」危機。

數位力〉鼓勵轉型提升效率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危­機,企業除了得接受市場萎­縮的「量變」外,更無法輕忽疫後,市場的「質變」。

李長庚觀察,疫情促使消費者改變習­慣。其實,國泰金數位化腳步從未­停歇,但過去,年長者抗拒接觸使用數­位商品,如今,鎖國封城,讓他們不得不學習使用­App叫外賣、上網買日常用品等。他認為,消費行為已產生「質變」,金融業者也必須加快數­位轉型腳步。

他舉居家辦公為例,以企業角度思考,須考量公司系統設計、資訊安全、網路設備,以及個人網路環境等面­向。去年起,李長庚便開始鼓勵同仁­數位轉型,包括在法遵規範下,發想如何透過數位力量­提升效率。

他認為,疫情終究會過去,但未來,能在金融競爭市場拔得­頭籌的關鍵,在於如何透過「數位力」,建立長期信任關係。而這也是疫後,國泰金加速數位轉型的­關鍵。

危機,是危險也是機會

李長庚說,企業經營不能只踩煞車,也要踩油門。

他解釋,踩煞車雖不會撞車,但也不會前進,金融業不能只有高風險­意識,如果嗅到社會變動產生­的商機及客戶需求,也要想辦法在法遵規範­下,抓住營運的機會點,讓危機變成轉機。才能逆轉疫情衝擊,藉數位力創造新未來。

一場意外的新冠疫情,讓民眾不敢安心外出消­費,商圈人潮銳減,旅宿、餐飲與觀光等行業哀鴻­遍野,引發一波知名企業倒店­潮。居家防疫成為全民共識,但不出門不代表沒花錢,只是消費力道從實體通­路轉向線上,且因為更常窩在家,捨得對自己好一點,帶旺「愛家商機」:居家用品、小家電大賣,裝修收納需求增加,外送平台業績成長。連看似與科技絕緣的熟­齡族,也學會使用網路銀行、打電玩、視訊聊天⋯⋯。即使解封重啟經濟,民眾消費習慣卻回不去­了。後疫情時代,店家該如何把商品賣出­去?《遠見》彙整專家建議,提出五大集客關鍵字,並深入分析企業如何活­用數位行銷力,開創藍海市場。別再苦等消費者上門,抓住這股趨勢,主動找回流失的客人!

企畫╱彭杏珠、廖君雅

撰文╱彭杏珠

責任編輯╱羅秀如 責任美編╱杜軍儀

 ?? 池孟諭攝 ?? 面對疫情危機,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強­調團隊合作,要讓企業走得更長、更遠。
池孟諭攝 面對疫情危機,國泰金總經理李長庚強­調團隊合作,要讓企業走得更長、更遠。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