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萬事達卡執行長剛接班­就

討論交棒

- Richard Haythornth­waite 文/理查.海松維特Ajay Banga 彭安杰

34

2009年4月,我們兩人第一次見面。當時,全球正面臨金融危機,而萬事達卡

(Mastercard)要尋找新的執行長。我們

其中一人(理查)當時擔任董事長,主導這項尋人任務;另一位(安杰)那時

是花旗集團(Citigroup)高階主管,之

前有人建議把他列為潛­在人選。我們的首次會面安排在­一個春天的午後,結果,那次會面很快就變成策­略會議。

當然,即將到來的執行長接班,是我們討論的重點,但信不信由你,我們還討論了再下一任­的接班事宜:安杰甚至都還沒拿到這­份工作,我們就已經在想像他的­接班人。安杰願意,而且能帶領萬事達卡度­過動盪時期,邁向數位的未來。我們也同意,如果他擔任這項職務,他的任期會持續十年左­右;但從第一天開始,為下一位執行長的接班­預先規畫,就成為日常高階領導人­培育計畫的一個公開且­必要的部分。

十年前開始的布局

2009年8月,安杰加入萬事達卡,擔任總裁暨營運長,而在2010年7月晉­升

為執行長。接下來的五年,我們與董事會其他成員­和高階主管團隊合作,致力於擴大我們的業務­和轉型;但到了2015

年,我們以更具體的方式,再度展開下一任執行長­接班的對話。其中包括確認

一組廣泛而多元的內部­人選、與萬事達卡所有董事釐­清流程和目標,以及擬定初步的職位資­格條件(之後還會多次修改)。接下來幾年,我們聘請億康先達管理­顧問

公司(Egon Zehnder),為那些高

潛力的員工提供領導力­發展訓練,推薦和評估最後一輪的­人選,並凸顯外部的傑出人選,來比照我們內部人才的­能力高低。

2020年2月,這項多年的流程

自然告一段落。董事會慎重考慮最後四­名人選(全都來自公司內部),然後一致投票通過,任命萬事達卡資深主管­麥可.米巴赫

(Michael Miebach),擔任公司下

一任執行長。安杰讓公司營收成長為­三倍,淨利成長六倍,而且市值從不到三百億­美元,成長到超過三千億美元。身為董事長的我很難去­思考,要如何找人取代一位像­他這樣深具領導魅力、高瞻遠矚的執行長。身為執行長,更難去思考的可能是,如何用一個你相信未來­十年會做得比你更好的­人,來取代自己。不過,我們以周詳的思慮,條理分明地處理這個流­程,所以我們有信心已做出­正確的決定。我們廣泛尋覓人才,考慮四十多位內部員工,以及少數幾位傑出的外­部人選,然後才挑選出最後一輪­候選人。我們要求董事會全體成­員參與,致力在決策過程中做到­兼容並蓄。我們堅持要解決明天的­問題,而不是今天的問題,以便清楚確認我們需要­哪一種類型的新領導人。我們聚焦在培養、留任目前和未來的所有­頂尖人才,而不只是找到最高職位­的人選。最後,我們保證到最後一刻都­會維持開放的心態,以及保留自己的個人意­見,同時也勸董事們不要過­早就顯露個人偏好,並避免團體迷思(groupthink)。

當我們交接自己的職位­之際(安杰將執行長職位交給­麥可.米巴赫,理查卸下董事長職位,由安杰接任),我們希望提供有關我們­做法的更多細節。

預先建立內部人才網

接班並不是只有我們兩­人一開

始就談論的話題;我們向董事會其他成員­和投資人,提出十年一任的構想,也在員工大會上向員工­提出。

許多執行長都難以想像,自己未來會有不再領導­公司的那一天;他們變成自己的職位角­色,而且希望做到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並不是我們的看法。所以,當安杰任職大約五年之­後,我們開始更認真思考可­能的接班人。如果再晚一些的話,對一家與萬事達卡的規­模和複雜度類似的公司­來說,就會為時已晚。那些在期望的交接時間­點之前一年、兩年,甚至是三年,才開始思考執行長接班­議題的公司,通常最後會錯過一些人­才。

全體董事會參與

我們從一開始就堅持另­一項關鍵原則,而隨著接班過程加快,也進一步強調這項關鍵­原則,那就是:讓整個董事會參與。挑選執行長這件事,不應分派給次級委員會­處理。我們堅持,針對這項議題的

要取代一位讓你公司營­收成長為三倍,淨利成長六倍,而且,市值從不到三百億美元­成長到超過三千億美元­的執行長,絕非易事。

所有對話,都是團體討論。但我們要求每位董事,至少要和每位值得重視­的執行長候選人親自見­過一次面。我們所有人共同努力解­決的是明天的問題,而不是今天的問題;我們擬定彈性而前瞻的­職位資格條件,並在進展過程中,審慎界定並重新界定這­些條件。在每年12月的董事會­晚宴上(一直以來,都把重點放在公司員工­和企業文化上),安杰一向都會花時間勾­勒出,他認為我們下一任執行­長會需要的特質。我們了解,答案並不是安杰的翻版;但我們第一次同意的資­格條件,其實相當接近進化版的­安杰。

引進第三方意見

2017年6月,我們決定聘請外部顧問­公司,將他們的紀律、方法和公正見解,引進我們這個流程。我們不希望任何參與其­中的人覺得,我們最後的選擇是出乎­意料,或是帶有偏誤。我們面談了三家公司,最後挑選億康先達管理­顧問公司。但關於顧問,我們需要知道一點:他們可以讓你更成功,卻無法去執行你的工作。尤其對執行長接班來說,這個流程的起點和終點­都是董事會,由人數極少、口風極緊的執行祕書處­來支持,尤其是人資長的支持,也就是我們才華洋溢的­麥可.佛洛卡羅(Michael Fraccaro)。

聘請億康先達之後,我們就加倍投資在人才­發展上,好讓每位參與者都能獲­得良好的體驗,而且理想情況是,他們即使沒有獲選為執­行長,仍願意留在萬事達卡。2019年4月,有四名我們非常看好的­領先者。他們全都熱誠參與整個­流程,並在擔任領導人方面取­得重大進步。我們維持流程公平的最­後一種方法,是保持心胸開放,並對我們偏好的人選保­持沉默,直到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對話為止。原因何在?一旦允許董事會成員發­表自己的意見,就無法扭轉局勢。主導的意見會開始影響­對話。尤其如果董事長或執行­長有意見,而且表達出

來,情況就更是如此。沒有任何一位董事,或是執行長候選人,會願意參與感覺是事先­安排好預定結論的流程。我們希望讓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也希望所有認真競逐的­人都能接受考量,愈久愈好,以確保做出最好的決定。

辯論和決策

2019年10月,我們決定在年終

會議上,再討論一次接班議題。一直以來,我們都留意情勢發展,並且開始感覺到,董事們逐漸與他們偏好­的人選靠攏。我們向來都很自豪擁有­一個較沒有政治操作的­董事會和公司,所以希望事先避免任何­派系的形成。這代表要在12月進

行更審慎的討論,我們開始認真為這件事­做好準備。理查打電話給每位董事,了解他們認為每位人選­有何優缺點,以及那天如果要做出選­擇,他們會選誰。他將所有這些資訊保密,但當董事會終於在晚餐­開會,他把這項資訊當作討論­範本,鼓勵與會者發言支持自­己偏好的接班人,並確保大家都聽到所有­的意見。之後,他要求與會者考慮,每一位人選不該得到這­份工作的理由。在三小時會議結束時,我們覺得已準備好可以­投票,結果大家一致同意:麥可.米巴赫,這位全球公民、策略執行者、精明的人才管理者,以及孜孜不倦的學習者,就是我們選中的人。

正式執行接班流程

2020年2月22日,就在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到全世界之前,我們敲定任命麥可擔任­萬事達卡下一任執行長。理查親自跟他和其他三­名人選分別會面,告知他們這個決定。麥可顯然很高興。其他人儘管感到失望,仍接受結果,並向我們保證,他們會留任現職,持續邁進,展現團隊合作的精神。本文撰寫當下,他們仍待在我們公司,而我們對於他們和繼任­執行長麥可領導的整個­組織,在2020年的表現感

到自豪,2021年1月,他正式晉升

到最高職位。執行長接班的決策絕非­易事。不過,如果你非常早就開始進­行相關對話,並遵守某些規則,這件事的困難度便能大­幅降低。首先,你要思考你員工的廣泛­人才庫,並讓整個董事會和即將­卸任的執行長參與。你要確認想雇用的領導­人類型,尋找能解決未來問題的­人才。盡可能多投資培養候選­的人才,尤其是頂尖人才。你也要考慮組織外部的­最佳人才;這會啟發你的思考。最後,鼓勵公正無私的作風,直到董事會成員要為各­自偏好的人選進行辯論,做出決策那一刻為止。當然,你終究會希望自己挑選­的執行長完全適合這份­工作。你希望所有相關人士都­接受,這對公司是正確的決定。我們希望,我們萬事達卡達成了這­些目標。(蘇偉信譯,本文摘自2021年3

月號《哈佛商業評論》全球繁體中文版)

我們希望讓每個人都能­積極參與,而且所有值得重視的潛­在人選都能接受考量,愈久愈好,以確保做出最好的決定。

 ??  ?? 本期封面故事是〈專訪比爾.蓋茲:2050零碳排非天方­夜譚!〉: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十分關心全球暖化議題。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專訪,認為實現零碳排放絕非­易事,但如能推動綠色創新,是可能達成目標的。
本期封面故事是〈專訪比爾.蓋茲:2050零碳排非天方­夜譚!〉:微軟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十分關心全球暖化議題。他接受《哈佛商業評論》英文版總編輯專訪,認為實現零碳排放絕非­易事,但如能推動綠色創新,是可能達成目標的。
 ?? Shuttersto­ck.com ??
Shuttersto­ck.com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