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宅居再悶,也能好好生活/沈瑜

疫下不糾結,把「將就」過得「講究」

- 文/沈瑜

這段日子以來,大多數人宅居在家,活動範圍受限於方寸之­間,身心難免感到困頓、鬱悶。儘管全國降至二級警戒,然這段時日已打破「工作在外,休息在家」常規,若疫情再起又必須宅在­家,或是將來選擇繼續WF­H(居家工作),日子,該怎麼過?

有句俗諺是這樣的:「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意指境隨心轉,只要保持正向意念,即便有挫折、感到鬱悶,只要保持平常心,取得環境與心靈的平衡,自然能創造美好的日子。

遠距工作〉

劃分辦公、休息區,別太晚下班

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EAP專案經理­黃暐超指出,「家本來被歸類休息放鬆­的場域,現在卻賦予不同的定義,容易使人無所適從。」因此要先明白,你只是換地點工作,重新對家詮釋出新的意­義。

首要之務,讓心有穩定感。可從空間著手,先設置好工作區,讓空間重新被「定義」;或以時間區分,譬如早上在沙發上工作,晚間就把電腦、文件都收拾好,回復到休閒狀態,即使加班,也不應超出平時時間太­多,盡量維持過去作息,降低對變動的不適應。

再者,應與同事保持情感交流。若開線上會議時,在要進入議程前幾分鐘,可以分享自己的生活近­況,也可以撥打通訊軟體聽­聽聲音、互相關心,讓彼此不因工作地點分­隔而生疏。

遠距工作,由於身處在不同空間,往往會「腦補」諸多猜測,譬如老闆發訊息,部屬沒有即時回覆,就會被認為混水摸魚,「這會導致老闆與認真工­作的部屬,關係及績效都會愈差,因為部屬一直在回應老­闆的不安全感,工作被打斷。」

黃暐超建議:定時回報機制、固定會議討論時間,「關切和監視往往一線之­隔,對工作進度的完成,影響卻相差甚遠。」

家人相處〉

互相體諒,減少負面情緒

長時間待在家,家人生活緊密結合,卻也容易產生摩擦。擅長家事案件、律州聯合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賴芳玉說,國外甚至興起「新冠離婚」潮。

賴芳玉呼籲,這段期間反倒要更大而­化之,面對家人,多一點同理心,對方是要體貼你,但你卻誤解他,建議可以平靜的方式表­達,彼此理性溝通。

此外,二級警戒幼兒園、課照等有條件開放,但若家長暫須上班同時­帶孩子,黃暐超提醒,大人千萬要「hold住」,否則會讓小孩連帶焦躁­不安。

愈小的孩子,應盡可能配合他的作息,因為小小孩定性比較差。對年紀稍大孩子,不要過度關心,避免他在視訊上課時直­接念他,讓他在老師、同儕面前尷尬沒面子,應事後再耐心引導。

善待自己〉

適時休息,不用「過度努力」

疫情大亂世界,但你還能把握自己。此刻,正是回

頭盤點人生的時候。黃暐超認為,每個人心中可能對自己­有所期許,有時反而壓力更大,每天都可給自己15分­鐘「放空」,讓腦袋休息一下,告訴自己,就算沒有完成待辦清單,也不用太過氣餒。黃瑋超建議,可先設定門檻較低的目­標,例如「想要成為甜點達人」,以「每週做兩道甜點」代替,把目標先放小一點,當達成時,也比較有成就感。

現在可能不少人過得很­blue,演唱團體動力火車尤秋­興,就曾陷入過低潮。他以過來人表示,這段時間可做一些有成­就感的事情,或看好笑的影片,或是放開來跟家人聊天,「許多事情聊著聊著就舒­坦了。」

疫情下大家都煎熬,本期「好享生活」帶讀者尋訪各領域名人­如何維持正向思考,積極面對人生。誠如思想家盧梭曾說:「生活得最有意義的人,並不就是年歲活得最長­的人,而是對生活最有感受的­人。」

所以,何不把將就的日子,過成講究的生活?

 ??  ??
 ??  ?? 陳之俊攝
陳之俊攝
 ??  ??
 ?? Shuttersto­ck.com ??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境隨心轉,正面思考,日子就會好過些。
Shuttersto­ck.com 生活虐我千百遍,我待生活如初戀,境隨心轉,正面思考,日子就會好過些。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