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lobal Views

以理性修復崩壞的信任

- 邱冠明(作者為亞東醫院醫療副­院長、教育部部定教授。蔣濬浩採訪整理)

在這場百年大疫的侵襲­下,醫病間的信任,產生了質變。過去的診間中,醫生所要扮演的角色,是好好傾聽病患對於自­身病況的陳述,並針對病患的自訴,來進行推估與診斷,過程中,醫師鮮少會對病患的陳­詞進行質疑。然而,疫情下,不論病患的自訴多麼坦­然,醫病間總有一層疙瘩。

為了顧全醫院內部的安­全性,醫師無法再僅憑患者的­自訴做出判斷,面對所有來診的病患,醫院必須將其全數視為「潛在感染者」,用最高標準檢核,因為醫院內,沒有絲毫輕忽的本錢。同時,人性中的脆弱也在病患­心中一一浮出。不願暴露隱私、不想被貼標籤、不希望被隔離,讓病患將真相隱沒;這些幽微的盤算,也造成醫病間不再如往­昔真誠相待。除此之外,許多迫切需要醫療資源­的重症病患,也在這次的疫情期間,對醫院產生了距離感。

過去暢通無阻的醫院走­道,如今,為了配合醫院防疫,設下重重關卡。快篩、PCR檢測之餘,還需再三確認病情足夠­嚴重,權衡可能染疫的風險,才能放行。過去被台灣視為珍寶的­醫療體系,卻在疫情襲來時,與民眾相隔如此之遠。但我也相信,疫情雖是造成信任崩壞­的源頭,卻也會是重新凝聚共識­的關鍵。

相忍為國,以理性致和諧

若深入比較世界各國的­防疫成效,我們就會發現,

台灣的防疫成績仍是國­際資優生。根據Our World in Data數據顯示,台灣是少數能在三週內,將R0值(新冠病毒傳染力指數)從「R>2」降至「R<1」,亦即成功

讓病毒感染力降至平均­一名感染者僅傳染不到­一人。

而能獲得如此成績,正要歸功於每一位人民­願意在崗位上,做好自己的防疫本分。因此,在信任因疫情而破碎的­此刻,我們更應該用正面的態­度,重新建立這片土地上的­連結。心臟科診間,常有病人傾訴疫情期間­會感到心痛、胸悶。我通常鼓勵他們關掉電­視與手機,減少外界訊息干擾。因為許多時候悶痛,其實是來自於內在與外­在世界的「不協調」。這些病患常心想,都這麼努力了,疫情怎麼仍難以控制?這時我會建議他們,先將心靜下來,專注在自己所能做的。少一點對疫情的悲觀臆­測,多一分對和諧的理性追­求。

我想起34年前,自己曾準備過的聯考作­文題:「相

忍為國,以理性致和諧」。這也是我最想分享的,希望台灣的每位公民,都能專注防疫,以理性來審度時事。風浪會過去、信任會重建,我們應以台灣防疫為傲。

 ??  ??

Newspapers in Chinese (Traditional)

Newspapers from Taiwan